全 部
标 题
作 者
内 容
来 源
首页
新闻综合
党建
│
政策
企业动态
研发生产
安全环保
质量管理
价格行情
植保资讯
经济运行
数据统计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TAG
站点导航
Navigation
首页
新闻综合
党建|政策
企业动态
研发生产
安全环保
质量管理
价格行情
植保资讯
经济运行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江苏省2025年玉米田杂草防控技术意见
近年来,随着少耕免耕等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机械跨区作业、杂草抗药性上升、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等导致玉米田杂草种群越来越复杂、恶性杂草种类越来越多、田间出草密度越来越大、杂草竞争力越来越强,我省玉米田杂草防控面临挑战,严重威胁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有效防控玉米田杂草发生危害,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特制定2025年江苏省玉米田杂草防控技术
2025年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控技术意见
为切实做好2025年我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控工作,保障大豆和玉米兼容发展、丰产丰收,特制定2025年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防控技术意见。1 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应用健康栽培、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抓住病虫发生窗
2025年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防控技术意见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稳定并扩种大豆面积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为规范除草剂使用技术,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效果,保障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特制定本指导意见。1 防控策略 坚持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发挥翻耕旋耕除草、地膜覆盖除草等农业、物理措施的作用,降低杂
二嗪磷首次在我国玉米上正式登记
日前,山东万豪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申请的0.13%二嗪磷·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产品(二嗪磷0.1%+氯虫苯甲酰胺0.03%)获批在我国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玉米金针虫,推荐于玉米播种时,以20~25千克/亩剂量沟施处理,施药后应立即覆土并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以利于有效成分释放,每季最多使用1次。这是二嗪磷首次在我国玉米上
2025年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
西南地区是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最集中的产区,当前气温回升,即将进入播种期,为进一步提高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标准化应用水平,全国农技中心会同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提出2025年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1 选配适宜品种 根据各区域气候生态特点,大
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植株紧密、病虫害种类多样,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点蜂缘蝽、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等病虫害在局部地区有加重发生的风险,为做好2025年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国农技中心特制定本方案。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主要病虫害协同
虫螨腈或可开发为玉米种子处理剂
防控草地贪夜蛾最直接且迅速有效的措施是植株茎叶喷雾,但由于药液很难均匀达到玉米心叶,从而减少了草地贪夜蛾幼虫接触到药液的概率,使得玉米苗期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效果不佳。为探索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新方法,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评价了虫螨腈种子包膜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出苗率的影响及对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国产玉米种子首次“扎根”阿根廷
近日,经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检疫合格的20千克玉米种子顺利出发运往阿根廷,实现了我国向阿根廷出口玉米种子的“零突破”。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当前,国产良种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在代表中国走向世界。针对企业将“玉米种子出口
2938个农药获准登记,我国玉米登记农药分析和展望
原标题:我国玉米登记农药现状与评析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社会对其需求不断增加,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随着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玉米病虫害发生也逐步加重。我国玉米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模式,生长期包括苗期、三叶期、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开花期、吐丝期、灌浆
2025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植保机构专家,依据玉米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全国玉米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1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7.6亿亩次,病害发生3.5亿亩次。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等穗期害虫偏重发生,玉米南方锈病、大斑病、穗腐病、北方炭疽病重发流行风险高。
共216条记录
首页
1
2
3
4
5
6
末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