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标 题
作 者
内 容
来 源
首页
新闻综合
党建
│
政策
企业动态
研发生产
安全环保
质量管理
价格行情
植保资讯
经济运行
数据统计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TAG
站点导航
Navigation
首页
新闻综合
党建|政策
企业动态
研发生产
安全环保
质量管理
价格行情
植保资讯
经济运行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苯醚菌酯在小麦上首获登记,防治赤霉病和锈病
3月16日,江苏省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申请的37%苯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产品(苯醚菌酯3.7%+戊唑醇33.3%)获批在我国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小麦赤霉病和锈病。这是苯醚菌酯首次在我国小麦上登记。 防治小麦赤霉病,推荐以15~25毫升/亩剂量,兑水40~5
小麦病害早知道:赤霉病秆腐的预防关键期
问:小麦赤霉病秆腐怎么预防? 谭立云:小麦赤霉病由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主要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期到穗期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穗腐,我们通常说的赤霉病也就是指赤霉病穗腐。而赤霉病秆腐有点像稻瘟病的穗颈瘟,一旦发生通常会造成整穗枯死。赤霉病菌在小麦抽穗前和抽穗后侵
贝莱斯芽孢杆菌首次在小麦赤霉病上取得针对性登记
近日,浙江赛瑞可细胞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最新成果“贝莱斯芽孢杆菌C17271微生物菌剂”获得国家农药登记。 “贝莱斯芽孢杆菌C17271微生物菌剂”是一种天然微生物农药,具有高效、无毒、无残留的特点,可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减少化学
赤霉病预计发生2亿亩,2025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5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5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5.8亿亩次,虫害发生3.7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至大流行风险高,条锈病在汉水流域和西北麦区局部偏重发生,茎基腐病和纹枯病在黄淮麦区偏重发生,蚜虫在黄淮海大部麦区偏重发
南农大取得重要进展,事关赤霉病控病降毒机制
由禾谷镰孢菌复合种群(FGSC)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不仅导致产量损失,而且病原菌在感病麦粒中分泌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与人畜健康。 南京农业大学杀菌剂生物学研究团队段亚冰教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可
南农大科研团队攻坚20余载,破解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
风吹麦浪,金穗飘香。在南京农业大学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为了解决小麦“癌症”赤霉病的世界性难题,围绕抗赤霉病育种中“选什么基因、用什么亲本、怎么选”的瓶颈问题持续攻关20余载。 “小麦抗赤霉病研究一直是全球研究热点。&rdq
安道麦创新专利产品,小麦赤霉病防治利器
含有丙硫菌唑的纳米化制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调查
小麦赤霉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小麦种植区多发,因其具有暴发流行、防治适期短、病原菌会产生真菌毒素等特点,严重影响了粮食的安全生产,被我国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管理。当前小麦主栽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使用化学药剂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手段。但长期依赖同一种或同一类药剂,病原菌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部分药剂的防效明显下降,亟需高效、安全的新化合
江苏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组织召开全省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座谈会
为落实省领导关于小麦赤霉病防控批示精神,跟踪研究小麦赤霉病科学防控策略与措施,江苏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于5月2日下午在镇江句容镇江农科院召开全省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座谈会。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镇江市农科院从事赤霉病研究工作的科研、教学专家,相关企业代表共30余人参加会议。 &n
小麦赤霉病最新研究进展
2024年4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小麦团队在抗赤霉病毒素积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Detoxifying bacterial genes for deoxynivalenol epimerization confer durable resistance to
共117条记录
首页
1
2
3
4
5
6
末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