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药制剂总产能24.29万吨,主导产品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发布日期:2025-05-10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2025年5月7日,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民股份”)采取网络互动的方式举办了业绩说明会;同日,约20家投资机构代表还对公司进行了现场参观。公司董事长李新生、副董事长张庆、总裁范朝辉、独立董事沈哲、副总裁及财务总监沈书艳、董事会秘书吴昊、市场总监李浩哲参与接待,并回答了相关问题。

       问1:请分析一下当前行业情况,公司如何看待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答:2024年,农药行业承压发展,在粮食安全供给需求的支撑下,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发展,同时,展现出了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市场结构调整等向新而行的态势。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技术力量日益增强,品种不断增加,研产销体系日益完善。国内农药百强企业收入逐年提高,行业整合趋势加剧,资源向有实力的企业聚集。原药制剂一体化企业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具有研发创制能力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性日益凸显。即将出台的“一证一品”新政策将促进农药行业的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升级步伐加快,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绿色农业解决方案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大环境下,技术转型升级将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符合安全环保规范要求、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为满足未来粮食需求,需要使用农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农药需求具备刚性,也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问2:请问阿维菌素,甲维盐,百菌清最新的价格情况?公司预期今年这几个产品后续的价格趋势?

       答:据有关数据监测,当前阿维菌素51.5万元/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72万元/吨、百菌清2.7万元/吨,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有继续上涨的趋势,但也不排除受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季节气候用药调整等因素影响,价格出现一定程度波动。

       问3:公司较行业其他企业有哪些核心竞争力?

       答:公司周期低谷抗压能力强,企业发展韧性足。在行业周期底部主动作为启动“安全垫韧性计划”,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战略微调,超前布局合成生物学产品,在RNA、噬菌体、小肽、多肽等生物农药方面与外部国内顶尖机构展开合作。公司具体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1)基地布局合理。公司在江苏、河北、内蒙古等地建有五大生产基地,拥有原药产能合计11.02万吨,制剂产能合计13.27万吨。

       (2)产品结构丰富。产品覆盖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肥料四大类多品种高品质系列,拥有国内农药登记296项,境外授权登记2,770项、境外自主登记129项。

       (3)品牌影响力大。拥有“利民”“威远”“双吉”“大生”等子品牌,覆盖30个省区市、1,200余个县,“领秀”“蓝锐”“福音”“基得”等产品品牌形象突出,多次荣获全国植保市场畅销品牌产品奖。公司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产品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是先正达、拜耳、巴斯夫、科迪华、富美实、安道麦、纽发姆等全球农化前十强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子公司非洲坦桑尼亚利丰公司已成为坦桑尼亚市场销量最大的中国农药企业。

       (4)生物合成产品布局早。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阿维菌素工业化开发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首家甲维盐工业化生产企业,形成了阿维菌素、甲维盐、伊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等多种生物农兽药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的一体化产业链。2024年,公司建成合成生物学实验室。

       (5)自主创新能力强。公司在江苏省与河北省设立两个博士后工作站,拥有南京OECD GLP、CNAS实验室,以及石家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德彦智创及海外研发创制多个平台。公司累计取得专利授权284项,其中,发明专利135项。公司引入AI应用,显著加速农药创制进程。在江苏省、河北省先后建成数控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智能仓储等智能化项目。

       问4:2025年,公司有何战略规划及工作安排?

       答:2025年公司的战略规划及工作安排如下:

       (1)聚焦极致质量与成本,强化产品竞争优势。重点把阿维菌素、甲维盐、精草铵膦、代森联、丙森锌、嘧霉胺、三乙膦酸铝等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做到极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与创新,挖掘产品性能提升的潜力;在制剂研发领域,加大资源投入,致力于推动制剂产品的迭代升级,以创新驱动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2)依托极致品牌与服务,提升市场影响力。深化拓展代森锰锌营销新生态模式,集中精力把阿维菌素、甲维盐、草铵膦、精草铵膦、三乙膦酸铝、苯醚甲环唑等制剂产品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扩大国内市场新生态外延。参照“一证一品”新标准,围绕核心原药及现有制剂品牌,结合剂型、施用方法差异化的新登记策略,精心打造品牌屋,形成品牌合力,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

       (3)加速出海步伐,拓展国际市场版图。快速推进南美子公司设立,深耕海外最大市场;立足自身原药加快海外重点和空白区域自主登记步伐;设立印尼子公司;提升坦桑尼亚、肯尼亚、柬埔寨公司业务质量和管理能力,完善海外子公司管理体系与发展模式,提升海外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驱动研发能效提升,推动技术创新。聚焦生产基地现实需求,提高五大专业实验室的研究开发能力;加强信息捕捉,瞄准市场指引高质量储备新原药项目;以创新化合物为突破口,全力促成创新业务产品有效落地;充分发挥德彦智创“AI+创制”研发平台作用,并以生物合成为核心方向展开技术创新,稳步推进新产品开发,前瞻性地为公司提供未来弯道超车能力。

       (5)扎实筑牢管理基础,提升运营效率。围绕生产运营,深入开展以人力、生产、安全、环保、质量、能源等要素为主的管理变革,确保各生产基地瘦身、强身;持续推进集团各中心自身能力建设,重点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和建立财务指标监测、分析及纠偏体系;不断优化更新制度、流程,提高集团整体运营效率。

       (6)强化市值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公司将市值管理工作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建立与投资者的良好沟通互动机制,及时全面准确地披露公司信息,提升信披质量;持续优化公司治理,不断完善内部治理制度,强化审计委员会反舞弊职责,积极发挥独立董事监督作用;通过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深挖内部潜力,持续优化运营效率和成本结构,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成长动能,推动经营业绩实现“量质齐升”;聚焦主业,通过并购重组、现金分红、股权激励等资本运作手段,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良好形象与合理估值,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问5:公司如何看待“一证一品”政策的影响?

       答:公司判断该政策将很快落地实施,公司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中“同一登记证持有人的同一农药产品标签只能标注同一个商标”。对证件资源多、渠道广、品牌影响力强的企业有利。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农药登记证296项,其中,原药登记48个,制剂248个,且分别由4家子公司持有。公司重视新产品研发工作,在科学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将加强证件登记申报工作,加大产品升级力度。

       问6:公司未来对海外市场有何规划?

       答:公司具有良好的海外市场运营基础,累计取得境外授权登记证2,770项、境外自主登记证129项。非洲、东南亚等地子公司运营多年。2025年,公司将加速出海步伐,拓展国际市场版图。其中,快速推进南美子公司设立,深耕海外最大市场;立足自身原药加快海外重点和空白区域自主登记步伐;设立印尼子公司;提升坦桑尼亚、肯尼亚、柬埔寨公司业务质量和管理能力,完善海外子公司管理体系与发展模式,提升海外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截止2025年4月,公司在巴西市场成功获得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丙硫菌唑和硝磺草酮5项原药的自主登记。

       问7:贵公司在研发方面有什么进展?

       答:2024年,公司完成多个新产品项目的技术储备,新获发明专利15项,氟吡菌酰胺项目环评已通过专家会审核,获得投资项目备案证,预计2025年产出产品。2024年10月,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有效提升菌种性能、生物合成效率、酶催化能力、产品纯度、生产经济性,推动生物合成产品产业化落地。通过对德彦智创创制平台的建设,实现农药研发新创制思路的尝试,与上海植生优谷、厦门昶科生物、成都绿信诺生物等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型RNA、噬菌体、新型小肽生物农药等产品创制研发。2025年一季度,公司与江苏省农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生物防治与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共同推动绿色植保防控技术与规程的创制及推广应用;德彦智创平台借助AI技术加速新农药研发,并与巴斯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新农药在中国的开发、登记及商业化进程。

       问8:请介绍一下公司AI技术当前应用及未来布局情况?

       答: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将在国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等战略牵引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通过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到2027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4万亿斤”。

       (1)成立全球化农药创制平台,AI加持,为行业农药创制提速。德彦智创借助AI工具,布局算力平台、数据平台、靶标数据库及靶标资源平台,最大程度提升农药的创制速度。

       (2)构建 AI+数字化服务平台,为精准防控把脉,为增产增收护航。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将强化生物防治与AI预测模型的结合,建立健全天空地一体化农业观测网络,实现精准施药。将搭建“利民植保精英荟”,为专业种植户提供更精准的绿色防控技术、更具性价比的优质产品方案。

       (3)成立AI+合成生物学平台,为靶向性生物农药提质。与上海植生优谷合作开发RNA生物农药,利用AI算法提升靶向性和环境兼容性。与成都绿信诺合作,通过AI预测蛋白质功能并优化代谢通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问9:请问贵公司本期财务报告中,盈利表现如何?

       答:2024年,营业收入为42.37亿元,同比增长0.32%;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36万元,同比增长31.11%;扣非净利润5,118万元,同比增长12.52%。

       问10:请介绍一下公司独立董事的履职尽责情况?

       答: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情况如下:

       (1)按要求出席会议:出席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无缺席,对所有议案投票,体现高度责任心。

       (2)发表专业意见:对公司日常关联交易、续聘审计机构等事项进行事前审议并发表意见,确保决策科学合规。

       (3)积极沟通协作:与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积极沟通,与董事、监事、高管保持密切联系,促进公司规范运作。

       (4)进行现场调查:利用参会机会对公司进行现场考察,重点关注生产经营、战略规划、内部控制等情况,发挥监督指导职能。

       (5)保护投资者权益:持续关注公司信息披露,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正;积极学习法律法规,提高履职能力,切实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问11:公司国外地区收入占比33.89%,主要来自哪些地区?汇率风险如何规避?

       答:主要来自南美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公司将密切跟踪汇率变化情况,通过对汇率变化趋势的预测来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等方式对冲外汇风险。

       问12:请详细介绍一下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和影响分析?

       答: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28%;净利润1.08亿元,较去年增长1,373%。 经营业绩的变化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市场环境呈现积极变化,据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监测,4月初较1月初增长1.5%,交投活跃,一定程度上表明,去库存化已基本完成,农药价格触底回升,旺季对产品价格的拉动效应开始显现。

       (2)公司主导产品需求旺盛,代森锰锌、百菌清等高性价比杀菌剂因巴西大豆锈病暴发及渠道低库存等影响,价格持续走高,产品供不应求;阿维菌素、甲维盐系列产品受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增强带动复配需求增加,以及厂家关停、转产导致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行。

       (3)公司采取积极的营销策略,进一步拓展市场、巩固客户群体,并根据市场行情和订单需求、库存,及时主动上调价格,在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引领行业发展,提升了公司的利润与竞争力。

       (4)持续的技术工艺改进与突破效果逐渐显现,产品品质、收率进一步提升;集采及供应商管理不断优化,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费用支出,主导产品生产线全力保证满负荷生产,产销两旺。

       问13:请问公司生物农药产品的布局及进展如何?

       答: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阿维菌素工业化开发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首家甲维盐工业化生产企业,阿维菌素、甲维盐、伊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等多种生物农兽药原料药及制剂的一体化产业链,多个处于研发管线中的产品与技术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2024年,公司10,000吨/年生物法精草铵膦(一期2000吨/年)项目顺利达产,6月,“气相路线-多酶定向连续合成高光学纯L-草铵膦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开发的新技术路线创新性强,绿色环保,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10月,公司建成合成生物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企业自身技术优势及生产制造优势,瞄准现代生物科学与前沿技术,建立合成生物学关键技术平台,针对农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重大需求,进行生物学元件、反应系统和生物个体的设计、改造和重建的研究与技术开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代谢途径优化、酶分子改造与催化、高效基因编辑工具开发、新天然化合物发现、衍生与生物活性筛选、高通量筛选与检测技术开发等。

       问14:请问公司对未来发展有什么展望?

       答:未来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遵循“存量提效、增量突破”的发展思路,在既有绿色化学合成项目稳步实施的基础上,加快创制平台新化合物的筛选与研发进度,在RNA、噬菌体、小肽等生物合成农药以及生物合成宠物用药方面提高研发速度,争取尽快实现实质性突破。市场新生态的持续构建,也将进一步奠定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品牌和渠道地位。研发和市场端双重发力,将会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更好地体现公司价值及回报社会的能力。

       问15:请问此次中美关税战对公司是否有影响?

       答:北美市场并非公司核心海外市场,近几年公司直接出口美国业务占比不足1%,所有出口美国业务占比不足2%。关税战对公司海外业务影响不大。公司将及时关注关税战动向,综合考量评估汇率波动、客户背景、中美政策、贸易壁垒等影响因素,积极适应新的国际市场秩序,提升竞争力。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