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浙江宇龙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德盛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3个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产品在我国获批扩作登记,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均为豇豆白粉病,推荐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以30~50毫升/亩剂量,兑水45~60公斤,均匀喷雾,每季最多使用2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安全间隔期3天。这是吡唑醚菌酯首次在我国登记防治豇豆白粉病。
豇豆白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整个作物生长期都可发病,特别是中后期发病较为严重。如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严重减产。
此前,在我国登记防治豇豆白粉病的农药产品共有14个,其中苦参碱12个,蛇床子素2个;另有2个吡唑醚菌酯产品(20%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0%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各1个)已在我国豇豆上登记,用于防治锈病,安全间隔期分别为3天和14天。
GB 2763尚未制定吡唑醚菌酯在我国豇豆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