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转基因产业发展迅速,过去主要来自美国和巴西的贡献: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170万公顷增加至2018年1.92亿公顷,行业发展迅速,2018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比39.12%,巴西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比26.76%,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
(2)转基因技术有望解决中国农业面临的困境:我国转基因研发体制落后、本土种子公司孱弱,为避免我国粮食产业被国外巨头所垄断,我国过去禁止大豆、玉米等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但也复出了沉重的代价,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83%,此外,我国实施收储政策导致玉米国储量不断攀升。
(3)先正达将在我国转基因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2018年先正达的销售额为135亿美元,其中植保业务占比76%,种子业务占比22%,是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和第三大种子公司。先正达种子主要包括玉米、大豆、大田作物(麦类、甜菜、油籽等)和蔬菜,其中玉米和大豆销售收入占比约56%,是最主要的种子品种。先正达将补足我国在生物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研究上的短板,加速中国转基因产业的发展。
1 转基因作物过去的主要增长来自美国和巴西的贡献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类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此过程能够起到提升农作物产量、减少农药释放量以及减少耕种过程中能源消耗的作用。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可以简单地分为四个阶段:
(1)1996—1999年,转基因作物由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业发达国家迅速拓展;
(2)2000—2005年,转基因大豆开始在美国和巴西占据主导地位,大大推动了转基因作物的增长;
(3)2005—2011年,转基因玉米的种植在燃料乙醇需求的刺激下大幅度增长,成为了推动转基因作物的新动力;
(4)2011—2018年,这一阶段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平均增速在2%~3%。
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大豆一直占据着转基因作物约50%的市场份额,玉米种植面积占比在逐年上升,棉花和油菜的占比保持稳定,未来其他品种空间巨大。
在转基因作物进入商业化之后的10年(1996—2006年),美国是主要的转基因种植地区,美国转基因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的比例超过50%,目前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占全世界的40%。自2002年巴西允许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至今,巴西贡献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增量,可以说,巴西是成为美国之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的贡献者。
当前,中国的转基因种植面积仍然较低,由于没有核心的转基因种子技术,中国国内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仍然相当矛盾。但是未来,一旦中国政府完成对多种转基因作物的审查,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将有可能重复美国和巴西快速增长的道路。
2 转基因技术有望解决当前中国农业的困境
粮食生产关乎国家战略安全,过去主要是借助化肥的使用来提高农田的生产率,使得在耕地面积难以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产量的上升。但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深耕、翻耕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集中显现。从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未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的手段还是依赖转基因技术。
(1)转基因棉花
我国是棉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棉花极易遭受病虫害,历史上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始于1999年,当年国产抗虫棉种植面积仅6万亩,市场份额仅7%,大部分市场都为美国抗虫棉所占据。过去国家对转基因抗虫棉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及产业化,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转基因棉花取得良好成果。转基因棉花的推广增加了我国棉花的单位产量,我国棉花的对外依存度也不断下降。
(2)转基因大豆
中国种植大豆历史悠久,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一度处于世界垄断地位,1995年之前一直为大豆产品净出口国。1996年之后,转基因大豆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迅速推广,我国非转基因大豆面临着国外质优价廉的转基因大豆冲击,加之1996年我国取消进口配额,放开大豆市场,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节节攀升,目前对外依存度已高达83%,2019年,我国进口大豆8,50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从美国市场和巴西市场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3)玉米
我国玉米单位产量远低于美国及阿根廷,成本居高不下。不同于大豆的是,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对玉米实施收储政策,扶持玉米产业,稳定玉米价格,但是我国对玉米实施收储政策导致国储量不断攀升。为保护我国玉米产业免受国外低价玉米冲击,我国对粮食进口实行进口配额关税管理,2019年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
总体而言,我国转基因研发体制落后、本土种子公司孱弱,为避免我国粮食产业被国外巨头所垄断,我国过去禁止大豆、玉米等转基因作物的种植。
3 先正达将在我国转基因国产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成为我国推行转基因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先正达将补足我国在生物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研究上的短板,加速中国转基因产业的发展。
先正达是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第三大种子公司。2018年先正达的销售额为135亿美元。其中,植保业务和种子业务是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植保业务销售额为104亿美元,占比76%,种子销售额为30亿美元,占比22%。
从收入来看,先正达植保业务收入增速受到全球农化周期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波动,但是整体份额保持稳定,从产品构成来看,其中除草剂(包括选择性除草剂和非选择性除草剂)占比35%,杀菌剂占比30%,杀虫剂占比18%。
公司主要除草剂产品是硝磺草酮、草甘膦等。硝磺草酮2011年首先在美国和欧盟登记,目前销售额跻身全球前五。
受益于经济作物、大田作物以及南美洲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先正达杀菌剂快速增长。公司1997年上市的嘧菌酯是杀菌剂中的头号产品,嘧菌酯于1996年首先在德国登记,是全球销售额最大的杀菌剂品种。
先正达杀虫剂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先正达杀虫剂对大豆、玉米和棉花虫害的良好抗性。噻虫嗪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杀虫剂,于1999年上市,2011年超过了吡虫啉成为销售额最大的杀虫剂品种。
先正达种子主要包括玉米、大豆、大田作物(麦类、甜菜、油籽等)和蔬菜,其中玉米和大豆销售收入占比约56%,是最主要的种子品种。
随着转基因产业化的推广,未来中国的农药市场需求将更多地取决于种子的研发和推广。回顾草甘膦的发展历史,因为孟山都对于耐草甘膦种子的推广,耐草甘膦作物的大面积普及,使得草甘膦在全球使用份额迅速提升,成为全球第一大除草剂。
2019年12月30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2020年1月5日,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先正达股份公司(Syngenta A.G)100%的股份和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74.02%的股份划转至先正达集团,同时,先正达集团拟受让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农业板块的主要资产(中化化肥、荃银高科等)。此举意在推进我国转基因产业的发展,而我国转基因产业的发展也将会对我国的农药行业影响深远。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