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青股份”)是国内主要的化学农药生产商之一,专注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原药和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于多年来建立的成熟的国际销售网络、覆盖面较广的县域经销商体系、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及领先的产品研发平台,为国际国内农药制剂厂商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原药,为我国广大农户提供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制剂,是在亚太地区最早被先正达公司授予HSE进步奖的生产企业之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农药销售百强企业榜单中,公司位列第19位;公司2021年农药出口额位居全国第20位。
长青股份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原药、制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产品涵盖30余种原药、120余种制剂,主要包括除草剂氟磺胺草醚、烯草酮、麦草畏、三氟羧草醚、S-异丙甲草胺、醚苯磺隆、异噁草松、乙羧氟草醚、烟嘧磺隆、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丁醚脲、氟虫腈、噻虫嗪等,杀菌剂三环唑、稻瘟酰胺、氟环唑等。
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
2022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公共卫生事件多地反弹,化工原料、能源价格处于高位,给农药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挑战。长青股份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围绕安全环保、生产调试、市场销售和内部管理开展工作,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双增长。
2022年8月18日,长青股份发布了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9,324,298.73元,同比增长15.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743,922.08元,同比增长2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154,719.10元,同比增长28.64%。
表1 2022年上半年长青股份主要财务数据
除草剂杀虫剂市场权重较大
农药是长青股份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除草剂和杀虫剂所占权重较大。
2022年上半年,长青股份实现农药营业收入2,083,346,552.65元,占公司营收的97.84%,同比增长15.59%,毛利率为19.98%,同比增长0.86个百分点。其中,除草剂的营业收入为982,666,058.32元,占公司营收的46.15%,同比增长29.49%,毛利率为16.14%,同比增长2.65个百分点;杀虫剂的营业收入为883,394,873.46元,占公司营收的41.49%,同比增长6.79%,毛利率为24.74%,同比增加1.39个百分点;杀菌剂的营业收入为212,260,247.14元,占公司营收的9.97%,同比增长0.66%,毛利率为17.88%,同比增长2.11个百分点。
长青股份出口业务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成,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出口金额为1,027,648,751.54元,占公司营收的48.26%,同比增长65.87%,毛利率21.78%,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间接出口金额为247,206,573.97元,占公司营收的11.61%,同比下降9.16%,毛利率为14.20%,同比增加2.49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势凸显
长青股份拥有50年农药生产和销售经验,目前已经建立和形成了适应国内外农药市场特点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体系,能够快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为农业生产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农药产品。长青股份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农药行业销售百强榜”,2021年销售额在“中国农药行业销售百强榜”中名列第19位。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公司的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势凸显。
公司注重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与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聘请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公司技术顾问,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技术平台、一个国家 石化行业“A类质检机构”,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攻关团队,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省级研发及技改项目。
公司一向重视创新发展,2010年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等单位评为“江苏省创新企业”;2011年被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评为“江苏省创新发展先导企业”;2013年5月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江苏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2014年5月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评为“江苏省创新方法试点企业”。
公司坚持走科技兴企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于引进和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公司及子公司长青南通均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公司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农药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建单位,2014年顺利通过验收;201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014年公司研发机构荣获江苏省首批“重点企业研发机构”称号。
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为96,433,772.52元,同比增长29.05%。
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持续获得发展动力
与国内其他农药生产企业相比,长青股份具有较为明显的产业链优势:一方面,原药业务稳定、快速发展是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的基础,也为制剂业务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证;另一方面,制剂业务有助于原药产品的推广,也有助于及时了解市场环境的最新变化,及时调整原药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原药业务和制剂业务相辅相成,相互协同,是公司得以快速发展的双引擎。另外,公司向中间体、化工产品领域延伸,保障公司部分产品的原材料供给,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
长青股份一直聚焦主业,优化产业布局。报告期内,公司按计划推进长青湖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其中年产2,000吨2,6-二异丙基苯胺化工产品、年产2,000吨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药项目、年产600吨氟虫腈原药项目已正式投产,年产3,000吨噻虫嗪原药项目已进入调试阶段,计划四季度建成投入生产,年产 1,000吨联苯菊酯及年产10,000吨S-异丙甲草胺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长青湖北宜昌生产基地的建设符合国家优化农药行业产业布局的要求,符合公司的战略规划,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布局、丰富产品结构、扩大产能,提升盈利能力,巩固和提高本公司现有的市场地位,使企业获得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