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连续两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增长,市场供应增加,但在市场需求下滑的背景下,2024年新薯上市后,价格出现下滑,加之过量降水影响了产品品质,对主产区种植收益产生了明显影响。
1 全国生产情况
根据艾格农业测算,2023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621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90%;单产为4,027公斤/公顷,较上年上涨2.11%;总产量为1,890.9万吨,较上年上涨4.51%。在通货膨胀及国储增储马铃薯淀粉的共同推动下,马铃薯价格上涨。价格与单产的提升带动当年种植收益提升,促使2024年播种面积明显增加。
2024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697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63%,主产区前期天气良好,虽然华北在收获期间降雨过多产生了影响,但是总体单产保持了增长态势,预计单产为4,065公斤/公顷,较上年增长0.94%,总产量为1,909万吨,较上年增长2.58%,为历史第3位的高产水平,使得市场价格受到严重抑制。
2 价格走势
2024年8月马铃薯农贸市场批发价2,530元/吨,环比下降0.39%,同比下降22.15%,持续3个月环比下降。其中,6月新薯上市后价格下降11.99%;市场零售价格5,386元/吨,环比下降1.40%,同比下降18.98%;批零价差为2,855元/吨,是批发价的112.85%,居历史高位。
发改委数据显示,2023年马铃薯主产省单产为37,670公斤/公顷,较上年增长13.26%,单产和总产的提升促使价格下行,年度农户价格1,569元/吨。
艾格农业综合全国市场监测,2024年马铃薯主产省单产为38,466公斤/公顷,年度农户价格1,255元/吨,降幅20%左右。
按照12.5%折算干粮价格,马铃薯为所有原粮价格中最高的,用于制作淀粉显然缺乏竞争优势,因此以这样的价格,马铃薯只能直接进入居民食物消费,限制了马铃薯深加工产业发展,这也是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化和主粮化发展的最大瓶颈。
3 收益分析
2023年马铃薯单位面积产值为59,111元/公顷,同比增长29.54%;现金收益为32,889元/公顷,较上年增长24.02%;单位面积利润为23,518元/公顷,较上年增长44.33%,成本利润率为66.07%。
2024年马铃薯单位面积产值为45,286元/公顷,较上年下降23.39%;现金收益为16,796元/公顷,较上年下降48.93%;单位面积利润为6,945元/公顷,较上年下降70.47%;成本利润率为18.11%。
虽然成本利润率大幅下降,但是依然高于其他粮食作物种植收益率。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现金利润为负值,租地和雇人的农户仍将面临亏损。
4 产业价值
目前,全国商品薯总量1.88亿吨,农户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2,215亿元,较上年下降17.99%;从流通环节来看,批发环节的市场总价值4,368亿元,全部到达零售环节的产值约为12,338亿元。
从年度收入变动情况来看,2024年马铃薯种植产业带来的农民可支配收入较上年下降761亿元。
5 环境效益分析
依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主产区马铃薯单产数据,综合马铃薯、茎叶及根系生长量关系测算,2024年单位面积马铃薯种植有机质干物质产量20,771公斤/公顷,释放O2量22,156公斤/公顷,CO2汇集量28,157公斤/公顷;释放水蒸气量12,463公斤/公顷,地下水的消耗量24,926公斤/公顷。
2024年全部马铃薯种植干物质产量为9,755万吨,O2释放10,406万吨,CO2汇集量1.32亿吨;水蒸气释放5,853万吨吨,地下水消耗量1.17亿吨,对大气产生明显的调节作用。
按照国内价格测算,2024年马铃薯生产的碳汇价值约为116亿元,按照欧洲价格测算可高达655亿元。然而,当前生产没有获得任何补偿,未来通过合理的碳交易定价机制给农业种植业做出补偿将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