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商业化22年之后的2017年,24个国家种植了1.898亿公顷转基因作物,比2016年的1.851亿公顷增加了470万公顷(1,160万英亩),除2015年以外,这是第21个增长年份(数据来源于ISAAA)。2018年,全球范围内共有87项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批准,涉及70个品种,有9个新的转基因作物品种获得批准(见表1),包括红花(2种)、马铃薯(1种)、大豆(3种)、棉花(2种)和油菜(1种)。与前两年相比,尽管批准总数有所下滑,但涉及的品种数反而略有增加。下文就非洲转基因市场、新性状的开发、全球对基因编辑的监管策略等3个方面对2018年全球范围内的转基因发展状况做一个简要的解读。
新兴的非洲市场
尽管非洲大陆的许多地区容易遭受干旱和内战,进而导致饥荒或者接近饥荒的状况发生,但是直到2017年年底,许多非洲国家仍然拒绝研究和选育转基因作物,批准种植的也只有4个国家——布基纳法索、埃及、苏丹和南非,其中南非是唯一允许转基因食品的国家,而其余3个国家只允许转基因棉花。
但是2018年以来,非洲对于转基因作物的接受度正在不断上升。2018年,非洲共有15项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批准(见表1),约占全球批准数量的1/6。而2017年和2016年加起来相关的批准仅有3项。
为了寻求扩大出口市场,改善国内生活条件,并在气候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非洲一些国家正在寻求转基因作物的解决方案。2018年全年,加纳、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在转基因作物的发展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
加纳完成了抗虫Bt豇豆的田间试验,该作物不久后将成为加纳销售的第1个转基因作物(豇豆是非洲常见的重要食物,有近2亿非洲人食用这种豆类);
尼日利亚完成了首个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批准的抗虫棉将作为振兴其纺织工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此外,尼日利亚在2018年还批准了9种转基因作物品种(玉米和大豆)的进口,用于食用和饲用(见表1);
埃塞俄比亚批准种植转基因Bt棉花,这是埃塞俄比亚首次种植转基因植物。同时,埃塞俄比亚还批准了转基因耐旱和抗虫玉米的受控田间试验;
肯尼亚政府正采用推广种植转基因棉花的方式来振兴纺织和服装行业,针对转基因棉花,肯尼亚成立了国家特别工作组,负责未来5年的商业化运营。尽管肯尼亚在2012年发布了转基因食品的进口禁令,但是过去两年,其本国的转基因研究和推广发展迅速。2017年肯尼亚国家生物安全局(NBA)批准了转基因香蕉的田间试验,同时据美国农业部全球农业信息网(GAIN)的报告称,NBA在2017年年底批准了13个转基因品种(包括棉花和玉米),预计在2018年到2021年之间逐步商业化。
卢旺达起草转基因生物相关法案推进转基因作物的合法化,该国农业委员会(RAB)研究部负责人表示:“卢旺达正在研究提高转基因技术的能力,以便于将来充分利用这项技术。”
乌干达最终通过了《国家生物安全法案》。该法案最初于2017年通过,而后反对方提出修改提案,随着乌干达总统否决反对方的提议,该法案最终尘埃落定。该法案将使乌干达的农民和植物育种者能够获得转基因生物和其他基因工程工具。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非洲国家,如马拉维、津巴布韦等正接近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总体而言,非洲在持续地推进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由于活跃的科研以及大田试验不断被推进,未来非洲大陆将会有更多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在市场上,尤其是起到粮食保障作用的作物,如香蕉、木薯和豇豆等。而各国政府也表现出了更强的政治意愿以及给予更多的预算分配,来表明对转基因技术的强烈认可。
新性状开发
从转基因技术诞生以来,抗虫和耐受除草剂一直是性状研发的主流。但是观察这几年各国批准的准基因品种可以发现,其他的转基因性状正在逐渐地增加,像马铃薯防挫伤、防褐变、丙烯酰胺含量低的性状,苹果的防褐变性状,大豆油酸/脂肪酸改良的性状,苜蓿调控木质素含量的性状以及玉米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性状等。那么2018年以及未来的几年,新性状的研发上,又有什么哪些变化呢?
未来新性状的开发将着重于应对气候变化、新出现的病虫害以及满足人类更高的生活需求等问题。
由于过热和过于干燥,2018年夏季,德国部分地区的可耕作物损失高达50%。由于未来极端天气可能会增加(世界气象组织的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4℃),因此让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近年来育种专家在积极地探索如何选育更加耐干旱和/或耐热的作物品种,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有助于高粱抗旱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应用于玉米、小麦、水稻和大麦等其他重要的谷类作物上;澳大利亚植物育种者近年来从印度、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等热带国家采购了大量的遗传材料,2016年和2017年,育种者观察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200个耐热品种,探索这些品种耐热的基因将有助于开发新的耐高温作物。企业的研发上,目前有以MON87460事件为基础开发的耐干旱玉米系列品种、Persero研发的耐干旱甘蔗品种以及Verdeca开发的耐干旱大豆。耐热性状方面,暂时还未发现有相关的转基因品种出现。
病虫害方面一直是企业和科研机构研发的重点,这里想介绍的是另外一种性状开发的方向,即满足人类更高的生活需求。近年来,有不少针对健康益处开发的转基因作物,如富含维生素A的“黄金大米”、降低砷积累的转基因水稻等,但是这些不太可能为美国、欧盟等富裕国家的消费者提供太多的东西。但是2018年的年底,美国化学学会宣布,科学家已将一种兔子基因转移到室内植物(常春藤)中——赋予其清除室内空气中致癌污染物苯和氯仿的能力。此外,他们另外一个清理甲醛的转基因版本也接近完成。目前空气净化常春藤已在加拿大获得批准,而在美国,美国农业部仍在等待测试结果。我想在感受到健康益处的驱动后,消费者对这类的转基因植物会有更高的接受度,更少地受那些妖魔化转基因言论的影响。
基因编辑——新转基因?
基因编辑无疑是近年来农业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种新的育种技术,由于能够高效、准确地对基因组进行修改,大幅地降低了育种时间。并且基因编辑技术形成的新品种由于不含有外源基因,被业界以及许多政府认为不属于转基因的监管范畴,让中小企业参与性状开发变为可能。然而随着2018年7月欧盟最高法院裁定基因编辑作物为转基因作物,全球范围内的监管策略变得逐渐明朗。
生物技术行业认为,大多数的诱变或者基因编辑与自然发生或者辐射诱导产生的突变实际上几乎没什么不同(辐射诱导突变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标准植物育种方法),但是欧盟法院并不认可这一陈述。
而在2018年3月份,美国农业部(USDA)发表声明,澄清了对包括基因编辑在内的“新育种技术”的监管要求,即:只要不是有害植物或者使用了有害植物,那么通过新育种技术得到的植物将不需要农业部的监管审批。而传统的转基因作物,需要通过USDA的审批,获得“去监管”资格才可以商业化种植。因此美国认为,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但是没有转入新的基因的不是转基因。
同时在11月份,美国会同12个国家——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共和国、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约旦、巴拉圭、乌拉圭、越南在WTO会议上共同发表了关于推进精准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联合声明。13个国家敦促其它国家就基因编辑农作物采取一致和可靠的措施。声明虽然并未提及欧盟,但矛头显然直指欧盟的生物技术政策。
除了这些国家的监管策略已经较明朗之外,其他国家像中国,尽管在研发上大力支持,但是在产品的市场化方面仍然缺乏一个清晰的监管策略。
表1 201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品种的批准情况
公司/产品*(事件名称) |
性状 |
国家或地区 |
批准用途 |
J.R. Simplot Co. |
|||
Innate® Cultivate马铃薯(E12) |
降低游离的天冬酰胺和还原糖的潜在危害、耐黑斑病 |
马来西亚 |
食用和饲用 |
JK Agri Genetics |
|||
JK 1棉花(Event1) |
抗鳞翅目害虫、抗生素抗性 |
埃塞俄比亚、斯威士兰 |
食用、饲用和种植3 |
Go Resources |
|||
红花(Event 40)2 |
油酸/脂肪酸改良、抗生素抗性 |
澳大利亚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红花(Event 26)2 |
油酸/脂肪酸改良、抗生素抗性 |
澳大利亚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Technoplant Argentina |
|||
马铃薯1(TIC-AR233-5)2 |
抗病毒性病害 |
阿根廷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先正达 |
|||
VIPCOTTM Cotton棉花[COT102(IR102)] |
抗鳞翅目害虫、抗生素抗性 |
澳大利亚 |
饲用、种植 |
Agrisure® DuracadeTM 5222玉米 (5307×MIR604×Bt11×TC1507×GA21×MIR162) |
耐草甘膦和草铵膦、抗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多重抗虫、甘露糖代谢 |
阿根廷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Agrisure® DuracadeTM玉米(5307) |
多重抗虫、甘露糖代谢 |
新加坡 |
饲用 |
玉米1(MZIR098) |
耐草铵膦、抗鞘翅目害虫、多重抗虫 |
哥伦比亚 |
饲用 |
巴西、马来西亚 |
食用和饲用 |
||
玉米1(Bt11×MIR162×MIR604×MON89034×5307×GA21) |
耐草甘膦和草铵膦、抗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多重抗虫 |
韩国 |
饲用 |
玉米1(Bt11×MIR162×MON89034) |
耐草铵膦、抗鳞翅目害虫、甘露糖代谢 |
韩国 |
饲用 |
玉米1(MZHG0JG) |
耐草甘膦和草铵膦 |
新加坡、墨西哥 |
食用 |
NaturGard KnockOutTM、MaximizerTM玉米[Bt176(176)] |
耐草铵膦、抗鳞翅目害虫、抗生素抗性 |
赞比亚 |
食用 |
玉米1(MIR162×MON89φ34) |
抗鳞翅目害虫、甘露糖代谢 |
中国台湾 |
食用 |
EnogenTM玉米(3272) |
改良α-淀粉酶、甘露糖代谢 |
新加坡 |
食用 |
拜耳(孟山都) |
|||
苜蓿1(KK179×J101) |
耐草甘膦、抗生素抗性、调控木质素含量 |
阿根廷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韩国 |
食用 |
||
大豆1(MON87751×MON87701×MON87708×MON89788) |
耐草甘膦和麦草畏、抗鳞翅目害虫 |
巴西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哥伦比亚 |
饲用 |
||
玉米1(MON87427×MON89034×MIR162×MON87411) |
耐草甘膦、抗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 |
阿根廷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中国台湾 |
饲用 |
||
大豆1(MON87708×MON89788×A5547-127) |
耐草甘膦、草铵膦和麦草畏 |
中国台湾 |
食用 |
哥伦比亚、韩国 |
饲用 |
||
南非 |
食用和饲用 |
||
Roundup ReadyTM玉米(MON87427) |
耐草甘膦 |
马来西亚 |
食用和饲用 |
大豆1(MON87708×MON89788) |
耐草甘膦和麦草畏 |
阿根廷 |
食用和饲用 |
SmartStaxTM Pro×EnlistTM玉米(MON87427× MON89034×TC1507×MON87411×59122×DAS40278) |
耐草甘膦、草铵膦和2,4-滴,抗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 |
墨西哥 |
食用 |
玉米1(MON87427×MON87460×MON89034×TC1507 ×MON87411×59122) |
耐草甘膦和草铵膦、抗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抗旱 |
韩国、墨西哥 |
食用 |
玉米1(MON89034×MON87460) |
抗鳞翅目害虫、抗旱 |
墨西哥 |
食用 |
Bollgard ⅡTM棉花(MON15985) |
抗鳞翅目害虫、抗生素抗性、可视标记 |
尼日利亚 |
食用、饲用和种植3 |
玉米1(MON87427×MON89034×NK603) |
耐草甘膦、抗鳞翅目害虫 |
欧盟 |
食用和饲用 |
大豆1(MON87705×MON87708×MON89788) |
耐草甘膦和麦草畏、油酸/脂肪酸改良 |
南非 |
食用和饲用 |
玉米1(MON87419) |
耐草铵膦和麦草畏 |
哥伦比亚 |
饲用 |
巴西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
玉米1(MON87427×MON89034×MON88017) |
耐草甘膦、抗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 |
阿根廷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棉花1(MON88702) |
抗半翅目害虫 |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西兰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Genuity® Roundup ReadyTM 2 XtendTM大豆(MON87708) |
耐草甘膦和麦草畏 |
尼日利亚 |
食用和饲用 |
Genuity® VT Double ProTM玉米(MON89034×NK603) |
耐草甘膦、抗鳞翅目害虫 |
尼日利亚 |
食用和饲用 |
YieldGardTM Plus with RR玉米(MON863× MON810×NK603) |
耐草甘膦、抗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抗生素抗性 |
尼日利亚 |
食用和饲用 |
YieldGardTM Rootworm RW、MaxGardTM玉米(MON863) |
抗鞘翅目害虫、抗生素抗性 |
尼日利亚 |
食用和饲用 |
棉花1(COT102×MON15895×MON88913×MON88701) |
耐草甘膦、草铵膦和麦草畏,抗鳞翅目害虫,抗生素抗性,可视标记 |
巴西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棉花1(MON88701×MON88913) |
耐草甘膦、草铵膦和麦草畏 |
巴西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科迪华 |
|||
EnlistTM大豆(DAS68416-4) |
耐草铵膦和2,4-滴 |
伊朗 |
食用 |
大豆1(DAS44406-6) |
耐草甘膦、草铵膦和2,4-滴 |
伊朗 |
食用 |
大豆1(DP305423×GTS40-3-2) |
耐草甘膦和磺酰脲类除草剂、油酸/脂肪酸改良 |
巴西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玉米1(MON89034×TC1507×NK603×DAS40278) |
耐草甘膦、草铵膦和2,4-滴,抗鳞翅目害虫 |
阿根廷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TreusTM、PlenishTM大豆(DP305423) |
耐磺酰脲类除草剂、油酸/脂肪酸改良 |
巴西 |
食用和饲用 |
大豆1(DP305423×MON89788)2 |
耐草甘膦、油酸/脂肪酸改良 |
日本 |
食用 |
大豆1(DP305423×MON87708)2 |
耐麦草畏、油酸/脂肪酸改良 |
日本 |
食用 |
大豆1(DP305423×MON87708×MON89788)2 |
耐草甘膦和麦草畏、油酸/脂肪酸改良 |
日本 |
食用 |
玉米1(MON89034×TC1507×NK603×MIR162) |
耐草甘膦和草铵膦、抗鳞翅目害虫、甘露糖代谢 |
哥伦比亚、韩国 |
饲用 |
中国台湾 |
食用 |
||
S大豆1(DPS81419×DAS44406) |
耐草甘膦、草铵膦和2,4-滴,抗鳞翅目害虫 |
韩国 |
饲用 |
Optimum® Gly油菜(73496) |
耐草甘膦 |
马来西亚 |
食用和饲用 |
Power CoreTM×MIR162×EnlistTM玉米(MON89034 ×TC1507×NK603×MIR162×DAS40278) |
耐草甘膦、草铵膦和2,4-滴,抗鳞翅目害虫,甘露糖代谢 |
墨西哥 |
食用 |
油菜1(73496×RF3) |
耐草甘膦和草铵膦、育性恢复 |
中国台湾、墨西哥 |
食用 |
OptimumTM Intrasect Xtreme玉米(TC1507 ×59122×MON810×MIR604×NK603) |
耐草甘膦和草铵膦、抗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甘露糖代谢 |
欧盟 |
食用和饲用 |
棉花1(281-24-236×3006-210-23×COT102)2 |
抗鳞翅目害虫 |
巴西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棉花1(81910) |
耐草铵膦和2,4-滴 |
巴西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Optimum GATTM大豆(DP356043) |
耐草甘膦和磺酰脲类除草剂 |
尼日利亚 |
食用和饲用 |
EnlistTM玉米(DAS40278) |
耐2,4-滴 |
尼日利亚 |
食用和饲用 |
巴斯夫(包括从拜耳收购的种子资产) |
|||
Liberty Link® GT27TM大豆(FG72×A5547-127) |
耐草甘膦、草铵膦和异噁唑草酮 |
阿根廷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伊朗 |
食用 |
||
菲律宾 |
食用和饲用 |
||
油菜1(MS11) |
耐草铵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 |
加拿大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中国台湾 |
食用 |
||
棉花1(GHB811)2 |
耐草甘膦和异噁唑草酮 |
美国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 |
食用 |
||
Liberty Link®大豆(A5547-127) |
耐草铵膦 |
尼日利亚 |
食用和饲用 |
Liberty Link®大豆(A2704-12) |
耐草铵膦 |
尼日利亚 |
食用和饲用 |
Cultivance大豆(CV127) |
耐磺酰脲类除草剂 |
伊朗 |
食用 |
棉花1(T304-40×GHB119×COT102)2 |
耐草铵膦、抗鳞翅目害虫 |
巴西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国际水稻研究所 |
|||
Golden水稻(Provitamin A Biofortified Rice) |
提高维生素A含量、甘露糖代谢 |
加拿大、美国 |
食用 |
华中农业大学 |
|||
Huahui-1水稻(Huahui-1/TT51-1) |
抗鳞翅目害虫 |
美国 |
食用 |
Okanagan Specialty Fruits Incorporated |
|||
ArcticTM Fuji苹果(NF872) |
防褐变、抗生素抗性 |
加拿大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Centro de Tecnologia Canavieira (CTC) |
|||
Surgarcane1甘蔗(CTB141175/01-A) |
抗鳞翅目害虫 |
加拿大、美国 |
食用 |
PT Perkebunan Nusantara XI(Persero) |
|||
Surgarcane1甘蔗(NXI-4T) |
抗旱 |
印度尼西亚 |
饲用 |
Genective S.A. |
|||
玉米1(VCO-φ1981-5) |
耐草甘膦 |
韩国 |
食用 |
Nuseed |
|||
DHA1,2油菜 |
耐草铵膦、油酸/脂肪酸改良 |
澳大利亚、美国 |
食用、饲用和种植 |
新西兰 |
食用 |
||
巴斯夫和MS Technologies LLC |
|||
大豆1[FG72(FGφ72-2、FGφ72-3)] |
耐草甘膦和异噁唑草酮除草剂 |
新加坡、伊朗 |
食用 |
尼日利亚 |
食用和饲用 |
||
巴斯夫和先正达 |
|||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 line大豆(SYHTφH2) |
耐草铵膦和硝磺草酮除草剂 |
新加坡 |
食用 |
注释:*如果没有商品名,只展示作物种类;1无商品名;22018年首次获得批准的转基因新品种;3无在线的批准种植的官方文件 |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