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协办发组字〔2021〕2号)要求,中国化工学会组织了两院院士的推选工作。经有关单位提名、形式资格审查、学会推选专家委员会初审投票表决等程序,有6名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入选。
一、拟向中国科协推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候选人5名(按得票数排序):
序号 |
姓 名 |
单 位 |
1 |
李群生 |
北京化工大学 |
2 |
李鑫钢 |
天津大学 |
3 |
高金森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4 |
刘长令 |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 |
5 |
陈 健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二、拟向中国科协推选中国工程院管理学部院士候选人1名:
序号 |
姓 名 |
单 位 |
1 |
王子宗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化工设计Club整理了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5位候选人的个人简介,资料来源为各高校官网等公开信息。
李群生(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教育工作背景:
1983年毕业于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
198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获硕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7年12~2008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及成果:
传质与分离;精馏、吸收、超临界萃取、连续结晶理论与技术;高效板式塔、新型填料塔、新型高效除雾器及其它塔内件的研究、开发、设计;化工生产提质和节能降耗研究。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余篇,编著《传质分离理论与现代塔器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均为第一获奖人);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专利8项,其中获得授权5项。研究成果在全国几十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进行了1,000多项成功应用。
李鑫钢(天津大学教授)
教育工作背景:
1982年,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工机械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5年,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化学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2年,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现为天津大学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及成果:
传质与分离工程,精馏过程大型化,化工过程强化与节能,数字化学工程,多相流传质、传热机理及CFD模拟,环境化学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土壤修复,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与循环经济。“炼油分离过程大型化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与节能”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负责或指导了茂名500万吨、镇海800万吨、高桥800万吨、西太平洋1,000万吨炼油和齐鲁72万吨乙烯等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大型工程化项目80余项。另著有《现代蒸馏技术》《蒸馏过程节能与强化技术》等三本专业书籍。
高金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教育工作背景:
1984年7月本科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工程专业;
1997年6月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有机化工博士学位;
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博士后。
现为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及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重质油加工及计算化学工程。主持或参加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973 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石油重点攻关、国际合作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30 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 项、二等奖2 项;参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重大攻关课题的“重油催化裂化新技术”,获200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形成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新型集成技术开发及应用”成果获2003年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参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项目“提升管内沿程动力学模型与反应终止技术开发”获1999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专利授权52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15篇(其中SCI 收录96篇、EI 收录103 余篇),出版专著1本。
刘长令(中化集团资深高级专家)
教育工作背景:
1982年8月~1986年8月 河南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学位;
1986年8月~1989年7月 沈阳化工研究院,工学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5年7月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理学博士学位。
现为中化国际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及成果:
长期从事新农药创制包括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市、公司或院重点科技攻关(支撑)计划课题数10项,参与973研究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奖一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中国发明专利奖金奖1项、优秀奖3项。已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260余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80余件)。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如《新农药创制与合成》等8部,被誉为“中国新农药创制第一人”。
陈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教育工作背景:
1984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有色专业;
1984年8月~1986年8月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工作;
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化工系。
现为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及成果:
主要从事变压吸附(PSA)气体分离技术研究和工程开发,为我国PSA技术进步与产业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参与《石油化工设计手册》和《中国工业气体大全》的编写。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