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请不要用战术的勤奋去掩盖战略的懒惰
发布日期:2021-12-20 信息来源:《农药市场信息》杂志第24期 作者:刘新兆

 

       这是一个纷繁庞杂的时代,机会不断频生却又稍纵即逝,规律无所不在却又扑朔迷离。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在越来越小的问题上知道得越来越多,而在重大问题上知道得却越来越稀少。

       这是一个对未来难以预知的时代,大家只会关注今天的我出了什么问题,却不去想这个问题在三年前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也对未来之路感到迷茫。

       这是一个渴望英雄的时代,尤其是那些可以预知未来并能做出正确判断,以及顺应潮流的“超人”。

       一直以来我们总认为世界的变化是可以预知的,当没有准确判断未来的时候总是懊恼不已,比如今年的原药价格波动剧烈,没买到低价产品的企业感到很后悔,殊不知事情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王志刚论战略》一书中作者的观点值得思考:“在宏观方向上,世界的发展确实有某种趋势,但是中观发展和微观发展却几乎不可能被设计,现实是由许多偶然与巧合一次又一次碰撞而成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枯燥的日常中发现问题,并在棘手的问题中找出价值。”

1  当危机突然降临时,战略比战术更重要

       让我们一起找找农药行业、农药企业、农资人自我发展中的问题都是什么。

       “请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这是一句很有名的话,据传是雷军说的,在互联网圈子里广为流传。

       其实在农药行业,这句话照样适用。

       近两年农药行业的关键词不外乎“疫情”“极端天气”“农产品价格”“农资涨价”“限电限产”“环保安全”等。

       2020年“疫情”带来的额外增长你预测到了吗?

       2021年的你是否延续了2020年的增长势头?是否预见到了2021年开局的艰难?

       农药市场全年的重大震荡是否让你始料不及?你是否预测到了2021年8月之后的原药价格失控?

       那么,2022年是否还会有更多的始料不及和难以预见:农药价格在高位之后的走向,会让你始料不及;“拉尼娜”到来之后的天气状况,也会让你始料不及;甚至近在眼前的农药“淡储”结果,还是你始料不及的。

       你能预测到2022年春启将会怎样吗?

       你能预想制剂价格能否被零售店和农户接受吗?

       你能预见2022年农药市场到底是喜还是忧吗?

       再弱弱地问一下,你能预判原药价格何时下行?下行到什么位置?

       你会说,这太难了,不好说!

       的确难,即便预测对了,想必也是蒙的。

       但是,众所周知,2020年疫情之下能把增长保持到年底的企业是有的,2021年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的企业也是有的。今年8月农药高涨行情之下,依然有很多制剂企业利用供应链优势在涨价之前进行了大宗采购,避免了后续价格猛涨带来的冲击和供货不足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这些企业在疫情之下能够保住增长?能够持续增长?

       是这些企业产品质量高,推广模式好吗?还是他们的人员素质高,团队能力强呢?是,也不全是。

       即使没有疫情,这些企业也能够按照计划正常增长,也许这个增长他们在几年前就做到三年计划、五年规划中了,这是战略,不因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只不过这两年在多变的市场因素影响下,他们比一般企业更能够专注做好自己的事,相比其他企业他们在销售增长和发展上更突出罢了。

       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够采购低价原药,是他们判断准了吗?是,也不是。

       即使今年没有出现原药价格波动,这些企业也是会按期采购的,这也是战略。在战略中他们明确地抓住国内原药淡季进行采购,什么时候是淡季?当然是6、7、8三个月了,只不过今年情况特殊,8月之后出现如此大幅度、大面积的涨价,让那些有供应链战略的企业优势更加明显罢了。

2  有无清晰战略,结局大不相同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战略和战术。还是那句话——“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大到企业小到个人,有时看似很努力,却总是“事倍功半”,因为他们都是在作战术上努力,只是在闭门造车而已。

       所谓战术级的努力:第一阶段就是淡定,第二阶段是用力,第三阶段就出现扭曲。

       就像在今年没有明确产品战略规划的企业,在涨价之初他们的表现是“淡定”的,觉得涨价只是一时的。到了10月份却发现不是想象得那样,价格依旧高企而且还有上涨的趋势。于是他们开始“用力”,先是给采购压力,让他们低价拿货,拿不到货奖金就会受到影响;然后是要求产品生产部门降低生产成本;接着要求研发部门降低产品配方成本;最后是让市场和销售部门进行涨价。这些一系列措施由于用力过猛就会带来战术上的“扭曲”。具体体现在哪里?到市场上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此时,反观公司自身,核心原因是它已经无法通过战略挣到钱了,无法通过战略来达成目标了,于是只能靠战术,进行着战术上的无谓努力。

       由于没有长期规划和定位等战略,农资经销商2022年也可能会面临同样的经历。以草铵膦产品为例:多数经销商面对7月份的涨价,淡定;面对8月份的涨价,依然淡定;到10月份还涨价,仍然保持淡定。你正在战术级努力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快到了,当前草铵膦制剂价格已经到了60,000元/吨,你还淡定地认为后期价格会降下来。然而你应该知道农药市场一直是有刚性需求的,到了用药季节,当农药零售店需要拿货而你没有库存的时候,只能对零售店采取涨价的措施,还有就是向厂家不停要货。此时无论是涨价,还是向企业要货或许都为时已晚。这些战略上的判断失误导致了战术上的“扭曲”,于是经销商就会抱怨零售店提前不进行存货,抱怨厂家不提前告之。这个场景每年都会发生,以后也还会不断发生。

       此刻,经销商自身应该反省一下,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是:自己缺乏清晰的战略,没有对产品的明确定位,缺少长期发展规划;如果再加上与厂家之间缺少信任,就只能一单一单地做生意,每年挣着辛苦钱,尤其在今年不确定的农药市场,判断失误就会导致连连亏损。

3  年终岁尾,你的战略战术将何去何从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说过:如果你考虑今后一年干什么,你马上就会想到有很多的竞争对手。

       但是,如果你考虑三年以后干什么,你会发现你的对手就少多了。

       如果你思考的是五年、七年,甚至十年以后,你该做什么,你就想不起来谁是你的对手。

       贝索斯,就是一位特别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他的观点在农药行业也是适用的。

       考虑明年干什么,你就会想到很多困难,价格等因素是你避不开的。

       多想想三年以后干什么,你就会发生当前的市场机会多了,会想办法抓住趋势适应变化。

       五年以后回头看,2021年将是农药行业的分水岭,也是农药企业、农资经销商的新起点。

       在此之前,战术上勤奋些就可以发展得很好,能够抓住眼前的机会就能够实现当期的利润,跟得上市场节奏,便可以做好生意。

       从今往后,没有战略上的考量就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随波逐流,一不留神就会被市场大浪带走;没有战略指导下的战术,可能会让你深陷泥潭。

       年终岁尾,很多农药企业都开始制定2022年的销售目标和经营预算了,你是基于企业战略来做呢?还是按董事会或公司领导层下达的增长任务来做呢?

       2020年你的销量增长了多少?2021年的原定计划完成了吗?2022年目标又该怎样设定?

       还有最难的就是价格策略问题,你该怎么制订?

       以下面的算术题为例你又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根据市场规律来看,降价5%将会带来50%的利润跌幅,远远大于销量下跌5%所造成的20%的利润跌幅。下面是2个选项:

       选项A:接受价格下降5%,销量保持不变。

       选项B:接受销量下降5%,价格保持不变。

       估计80%以上的管理者会选择A,你会说对于选项A,销量、市场份额、员工利用率、销售费率对于企业发展更重要。那么,2022年你是打算削减销量还是降低价格呢?

4  2022年该如何制订价格战略

       关于如何在2022年制定产品价格,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企业需要的是价格战略,而不是简单的定价策略。在经济大发展的时候,你不需要百分之百地准确定价,但2022年你必须做到定价精准。

       第一,在空间上要做到准确定价。不同区域,差别对待,但是需要保证渠道利润一致。

       第二,在时间上要做到准确定价。对2022年进行时间分段——淡储、春启、旺季、补货季、库存消化季,针对每个时间点的定价做到略有差异。

       第三,在产品组合上要制订精准方案。2022年多做价格组合,少做价格让步,针对不同市场、不同类型客户做出精准的产品组合,给出组合定价,模糊单个产品价格。

       第四,在产品价值传递上要精准。当你的产品对用户没有价值的时候就只能谈价格了,一般来说,你的产品特色或者说差异性就是价值,要把价值精准地传递出去,让渠道和用户感知到。

       没有战略支撑,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战略就是预见,就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抉择。

5  2022年如何为战略“找魂”?

       预见力是准确把握未来趋势的关键能力,预见之后我们才能打通现在和未来。

       复盘2021,你做对了哪几件事?

       100%的企业人会说是6、7月份储备原药,大多数营销人员认为8、9月份是说服经销商多多进货,对于许多经销商来说就是增加库存了。

       但是,没有战略指引,谁敢在9月份还压那么多库存?这几年一直讲的都是如何清货来降低渠道库存。

       所以,我们需要穿越偶然和必然,这样才能够连接起点和终局,找到前进的方向。

       2021年冬储收不收?

       2022年春启怎么办?

       2022年面对的市场问题:存量市场遭遇瓶颈,增量市场在哪里?2022年市场竞争乱,如何做到乱中取胜?

       2022年战略选择依旧很多,关于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供应链、品牌、产品和服务等,应该选择哪一个?

       这就需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企业或经销商需要面对的是“唱什么调,树什么旗子,走什么道路”等最核心的战略问题。

       对于以上这些洞察本质、直达核心问题并找到独特解决方案的过程,著名战略咨询师王志刚形象地称为“找魂”。

       “魂”是什么?对个人而言是理想,是前行指路灯;对企业而言,“魂”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方向;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其使命就是为企业找到这个“魂”,从而明确企业的使命,建立长远的战略目标、愿景,带领团队一往无前。

       有了“魂”,才能以此作为战略推进的逻辑和起点,才能成为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汇聚目标的战略“定海神针”。企业战略制定者需要通过“找魂”为企业或者项目找方向、找平台,给决策者“换芯片”、找信心。

       以2021年11月农药行业大事之一的利民集团收购“大生”品牌为例,利民集团以战略眼光去审视收购“大生”品牌,就是在“找魂”,从而找到成为“保护性杀菌剂领跑者”的演绎逻辑和起点,并通过“大生”这一保护性杀菌剂的旗帜产品,进行资源整合(与先正达的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可以进行更好地资源共享),集中力量(与苏垦深度合作,通过苏垦以此产品为核心去打造市场),最终成为“保护性杀菌剂领跑者”战略的“定海神针”,实现全球品牌的终极目标。

6  2022年,你的战略方向在哪里?

       著名学者、商业思想家吴伯凡老师说:“战略是为了创造尚未出现的机会,着眼于增量。战术是对眼前难题的解决,着眼于存量以及对存量的优化。”

       没有战略规划的企业,未来几年可能将找不到客户,没有产品可卖。我们一起来看看农药市场会有哪些变量,哪些增量。

       首先你必须明确你的产品要卖给谁?自家业务员?经销商?零售店?还是农户?卖给谁最难?卖给谁最容易?笔者认为卖给农户最容易,解决了他的问题他就会购买。

       其次一些营销新模式你拥抱了吗,这些都会影响企业发展的机会。

       再次未来的农户是什么样?你深入研究了吗?你的产品将来卖给谁?

       此外新型合作社大量涌现,你不去选择,未来增长点在哪里?

       未来平台型经销商整合加速,市场占有率会不断增加,渠道品牌将被市场接受,你还不去拥抱大平台,未来合作的客户可能就消失了。

       此外,针对农药三大品类来说,未来又将呈现怎样的格局呢?笔者认为:

       灭生性除草剂市场将呈现“楚汉相争”“三国演义”格局。对于草甘膦、草铵膦、敌草快这三大类灭生性除草剂该如何选择,确实需要好好策划一下。

       杀虫剂市场新格局即将形成:氯虫苯甲酰胺强势进入,阿维菌素和甲维盐苦苦支撑,虫螨腈、虱螨脲“虎视眈眈”,茚虫威乘机而入与各方复配。

       国产杀菌剂进入品牌时代,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经销商需认清品牌的价值。

       未来企业要想持续增长,没有品牌战略怎么可能?品牌价值将被深刻认识,从而避免低价竞争。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品牌产品生命周期更长久,以老带新生意更好做,品牌企业的新产品也广受热捧,有多个品牌产品的团队士气一定高。

       以上这些变化中都能够找到很好的增量机会,抓住机会制定出适合企业的战略,就可以在未来避免“黑天鹅”事件出现后的不知所措,乱了分寸。

       所以笔者认为,2022年将是二元竞争到价值共生的企业战略调整元年。

       在此提醒战略制定和执行者需要认清:战略是要长期主义,但是长期主义不是简单的坚持,是微创新的叠加,是创新下的迭代。绘制战略地图后,要选择一条路径,坚定信念地迈出第一步,在行走的过程中,更要抬头看路,遥望远方是否通畅。

       最后,还是那句话——

       这是一个纷繁庞杂的时代,机会频生而又扑朔迷离,转瞬即逝;规律无所不在,却又难以把握,只因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2年,请“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