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oxapiprolin(双二氟噁唑哌啶)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于2012年开发的一种与氟噻唑吡乙酮化学结构类似的OSBPI杀菌剂,对植物病原卵菌辣椒疫霉和致病疫霉有优异的抑制活性。Picarbutrazox(四唑吡氨酯)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发的新型四唑肟类杀菌剂,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将其划分为作用机制不明的U17类杀菌剂。
刘西莉教授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fluoxapiprolin和picarbutrazox的抑菌谱、保护与治疗作用及吸收传导活性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Activity of OSBPI fungicide fluoxapiprolin against plant-pathogenic oomycetes and its systemic translocation in plants”和“Biological activity and systemic translocation of the new tetrazolyloxime fungicide picarbutrazox against plant-pathogenic oomycetes”为题发表在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和Pest Management Science期刊。研究结果为指导fluoxapiprolin和picarbutrazox在田间的科学、合理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fluoxapiprolin对植物病原卵菌、担子菌、子囊菌和无性型真菌的抑制活性,发现fluoxapiprolin对植物病原疫霉菌具有优异的抑菌作用,对腐霉菌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EC50值在2.90×10−4~2.92μg/mL之间,但对真菌的抑制活性较差。药剂对病原菌的不同发育阶段抑制活性研究表明,fluoxapiprolin对辣椒疫霉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和休止孢萌发的抑制活性优于其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活性。对辣椒疫病的温室防效试验表明,fluoxapiprolin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但保护活性优于其治疗活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分析表明,fluoxapiprolin在辣椒植株中具有一定的吸收传导能力(图1)。
图1 Fluoxapiprolin的抑菌谱、保护治疗活性及吸收传导能力
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picarbutrazox对51种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的抑制活性,发现picarbutrazox对真菌抑制活性差,但对疫霉、腐霉等植物病原卵菌的抑制活性优异,其EC50值在3.1×10-4~7.27×10-3 µg/mL之间。不同发育阶段抑制活性研究表明,picarbutrazox对辣椒疫霉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释放和休止孢萌发均具有优异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1.34×10-3、1.11×10-3、4.85×10-3和5.88×10-2 µg/mL。温室防效试验发现,200 µg/mL picarbutrazox对辣椒疫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100%和41.03%,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剂200 µg/mL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77.52%和36.15%),表明picarbutrazox兼具保护与治疗活性,且保护活性优于其治疗活性。HPLC检测分析表明,picarbutrazox在辣椒植株中具有一定的内吸传导能力(图2)。
图2 Picarbutrazox的抑菌谱(A)、对辣椒疫霉不同发育阶段的活性(B)、保护治疗活性(C)及吸收传导能力(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生李成成/田嵩和硕士生付轶欣/博士生杜晓冉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刘西莉教授/彭钦副教授和刘西莉教授/苗建强副研究员分别为两篇论文通信作者。两项研究均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400900)的资助,付轶欣和杜晓冉为第一作者的研究也得到了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2020TD-035)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pestbp.2024.106085
https://doi.org/10.1002/ps.8388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