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024年以来,联苯菊酯逐渐成为我国小麦蚜虫防治产品登记热点品种(有效成分),值得有关方面引起高度关注。
小麦蚜虫属于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年发生面积2亿亩以上,是危害我国小麦的第一害虫,其防治用药历年来均是我国农药市场特别是小麦主产区销售额最稳定的“刚需品”之一。中国农药信息网最新农药登记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我国共批准44个防治小麦蚜虫的新产品登记(单剂2个,复配剂42个),共涉及7种有效成分(新烟碱类4种,拟除虫菊酯类3种)。其中,联苯菊酯29个,噻虫嗪21个,噻虫胺17个,高效氯氟氰菊酯10个,吡虫啉3个,溴氰菊酯2个,呋虫胺1个。
纵向来看,目前在我国有效登记防治小麦蚜虫的联苯菊酯产品(含复配剂)共有77个,其中2010—2019年仅登记14个,占比为18.2%;2020年以来登记63个(2020年6个,2021年17个,2022年3个,2023年8个),占比为81.8%,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此外,还有陕西、河南部分企业充分挖掘联苯菊酯具有的多重杀虫杀螨活性,在小麦上登记其单剂或与三唑磷、噻虫胺等有效成分的复配剂产品,用于防治红蜘蛛、吸浆虫和蛴螬等重要害虫害螨,并已经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和市场份额。总的来看,联苯菊酯在我国小麦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