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菌腈纳米导向农药研制成功,生物活性大幅提升
发布日期:2024-12-23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徐汉虹、副教授贾金亮团队与合作者,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在纳米导向农药创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日以主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

       香蕉枯萎病是威胁世界香蕉产业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也是我国香蕉产区发生最严重、防治最难的病害,其防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被称为“香蕉癌症”。其病原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根部,通过寄主木质部导管向球茎和假茎蔓延,阻碍维管组织功能,导致株枯萎死亡。

       利用γ-氨基丁酸(GABA)可自动向植物受胁迫部位积累的原理,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可向农作物病害为害部位进行定向积累的氨基酸纳米载药系统(PSI-GABA),通过自组装制备出咯菌腈(Flu)纳米导向农药(Flu@PSI-GABA)。Fu@PSI-GABA纳米导向农药显著提高了非内吸性咯菌腈在香蕉植株韧皮部的传导效率,揭示了纳米咯菌腈对香蕉枯萎病的活性增效、韧皮部传导途径与分布规律。盆栽结果显示,通过香蕉叶部施药的纳米咯菌腈经韧皮部自上而下传导,定向积累到香蕉根部发病的球茎部位,其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9.6%和71.8%,远优于市售咯菌腈可湿性粉剂的7.3%和3.6%。

       该研究成果从根本上解决了体外高活性杀菌剂在香蕉体内脱靶的难题,也为高效防控植物维管组织病虫害的纳米导向药剂和精准防控技术开发提供全新策略和手段,在隐蔽性病虫害的精准防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