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作物细菌性病害发生种类500多种,而中国就有200多种,几乎每一种作物都有发生。虽然农药行业当下属于存量市场,但细菌性病害防控这一细分市场还不断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的市场销售额在14亿~15亿元之间,受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张、设施栽培不断增加、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影响,未来市场容量将达到25亿~30亿元。农用链霉素禁用后,市场正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
践行绿色防控,科技振兴乡村。11月16日,由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作物细菌性病害防治产业创新联盟联合主办,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独家协办的“2019作物细菌性病害防治高层论坛”在广州盛大召开。为奖励在细菌领域科研创新、技术革新、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高精尖技术的、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卓著的三农科技工作者,由细菌防治联盟理事长单位、西大华特发起的“三农先锋基金”正式对外重磅发布。
连年重发,高效防治手段迎来机遇
中国化工报社副总编王勇中国化工报社副总编王勇在致辞中表示,作物细菌性病害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常发性病害,其数量和危害仅次于真菌,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第二大病原物。细菌性病害一旦发病,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柑橘、马铃薯等作物的大面积扩种,加之气候多变,导致溃疡病、青枯病、细菌性角斑病等主要病害发生呈现逐年加重趋势,普及科学防控知识、推广高效绿色产品,刻不容缓!“三农先锋基金”的设立,将对细菌性病害防治企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凤乐表示,中国是作物细菌性病害常发与重发国家,农民往往因为不能正确识别导致不能对症下药,引起病害流行危害,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受种植结构调整、栽培方式变革以及灾害天气频发影响,细菌性病害发生越来越重,特别是在设施作物、果蔬经济作物、马铃薯上危害处于十分严峻的形势,这也给细菌性病害防控水平的提升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国内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登记主要是抗生素类、铜制剂、噻唑类和生物制剂,登记有效成分有限,产业仍处于小、散、乱的局面。农用链霉素被禁后,作物细菌性病害防控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总农艺师张文君表示,从近两年农药登记情况来看,农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低毒化、环保化、功能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农药产品发展的主旋律;农药企业把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作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方向。在防治作物细菌性病害方面,西大华特作为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代表,多年以来持之以恒,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驱动创新,在细菌性病害防治产品和技术领域深耕细作,成就了噻霉酮-细刹等系列产品在细菌病害防治方面的辉煌,取得了非常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范东升表示,践行绿色防控也是科学安全用药的范筹。科学安全用药,不仅关系到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还涉及到生态环保安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是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产业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理念的推广,也将使农药生产企业由单纯的农药生产向提供用药服务、提供用药技术、指导农民用药转变,将为农药行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细菌病害防治联盟理事长、西大华特董事长王鹏在总结中表示,西大华特经历了35年的研发史和22年的企业成长史,并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西大华特发起成立“三农先锋基金”的初心就是希望支持、资助行业内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和产品推广者,是他们用双脚丈量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真正践行了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中国的苹果种植很多都分布在革命老区,腐烂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农户的家庭收入,也会对整个产业链造成影响,西大华特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苹果腐烂病防治上取得的突出成果,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更深深感受到科技扶贫带来的力量。
上升趋势,市场容量可达25亿~30亿元
“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细菌性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苦于很多作物缺乏抗源材料,品质和抗病性往往矛盾;种子和植物检疫、无病留种田经常执行不到位,导致病菌初侵染源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人多地少,采取轮作措施难以实现;防治细菌病害的药剂种类少,品种单一,这是当前细菌性病害防治面临的局面。”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原细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冯洁表示,细菌病害与真菌病害相比种类偏少,主要的有60~70种,但随着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上升,细菌性病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可导致绝产。现代农业离不开农药,细菌性病害防治更离不开农药,随着氯化苦在2020年被禁用,土壤消毒市场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好的农药必须要有的好的管理,且行且珍惜!
西大华特战略顾问范坤成在报告中指出,企业不重视、农户不认识、防治措施单一、依赖化学防治、防治技术混乱、防治效果不满、作用机理不明、应用技术不清、发生规律不白、产品定位不准、市场营销不好,是当前作物细菌性病害防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据统计,2018年国内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的市场销售额保守估计在14亿~15亿元。受农业生产集约化、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土壤酸化、极端天气多发等的影响,细菌性病害发生日趋普遍,危害呈加重趋势。从销售角度来讲,市场容量应该在25亿~30亿元之间。
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菌性病害分别是:柑橘溃疡病、黄龙病,水稻细条病、白叶枯病、茎基腐病、谷枯病,瓜类果斑病、流胶病,茄果类青枯病、溃疡病、髓部坏死病,马铃薯气生性茎腐病、猕猴桃溃疡病、苹果枝枯病等。以柑橘为例,溃疡病在全国的410个柑橘种植县都有发生,占到了果树细菌性病害防治市场容量的63.8%。
溃疡病防控:柑橘、猕猴桃产业的重大挑战
溃疡病是猕猴桃和柑橘的常发病害,其中猕猴桃溃疡病的始发期是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3~4月达到发病高峰期,通过种苗、接穗、花粉、砧木、风、雨、昆虫和工具传播。猕猴桃溃疡的最大问题是能够阻塞维管束导致木质部枯萎,对产量影响非常大,已经成为限制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吴石平通过对市场上的药剂筛选发现,噻霉酮田间应用效果非常优秀。并围绕猕猴桃溃疡病的4个防治关键期,制定了详细的用药方案:① 秋末全园喷药防治。在猕猴桃采过后落叶前,喷施1~2次农药,药剂主要为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1,000倍、0.3%四霉素水剂500倍、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倍等。② 早春全园喷药预防。在2月中下旬,喷施1次杀菌剂对该病进行预防,药剂主要为:86.2%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③ 发病初期病株防治。在3月上旬,对全园果树进行调查,发现皮色发暗、水浸状的病枝进行全株涂抹药剂治疗,药剂主要有: 1.6%噻霉酮涂抹剂、0.3%四霉素水剂20倍;④ 显症期病株防治在病害表现流出菌脓时,采用药剂对病株进行灌根防治,药剂主要有: 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0.3%四霉素水剂500倍。共施药2~3次,每次间隔5~7天。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马先锋表示,在我国的20个柑橘生产省中,15个有溃疡病发生,截至目前,无抗病栽培品种,甜橙和多数杂柑易感溃疡病。柑橘溃疡病一旦感病,终生疫区,目前尚无根除病害的有效途径,10余次药/年,防效甚微。溃疡病菌侵染与物候期密切相关,萌芽开始到新叶成熟之前和幼果到成熟前均可感染溃疡病菌。温度和风雨决定柑橘溃疡病潜伏期的长短,溃疡病菌感染叶果后,3天内即可进入叶肉组织内部。防治溃疡病,无病苗木是根本,隔离防疫是保障,养分不平衡是柑橘溃疡病的主要诱因。生长季节溃疡病的防治,第一是新梢抽生后立即进行药剂防治,建议萌芽50%后1~2周内打第1次药,隔10~15天重复用药2~3次;当气温稳定达到15℃以上,风力较大,并且有降雨就会马上出现溃疡病,新梢未老熟期间在雨前用药为防治溃疡病;果实在第1次生理落果结束期间会出现病斑病,防治应在第1次生理落果开始后1周内开始打药,可以与新梢抽生期的喷药结合进行。在柑橘溃疡病发生后,抓好清园,减少越冬病菌;增施有机肥和钙肥,提高抗病性;整齐放梢,控制夏梢和不老熟越冬梢;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注意药剂的混配和轮换。
未来五年:农药行业即将进入品牌营销时代
从2015年至今,农药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经营者越来越难,竞争更加激烈,利润不断下滑。对此,资深行业营销专家、西大华特高级战略顾问梁耀琦判断,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农药行业即将进入“单一突破,系列带动,组合围猎,铸造品牌”的品牌营销时代。但是,纵观国内外农药企业,成功的杀菌剂品牌运营不到20%,究其原因在于6个方面:
一是准备不足,仓促上市:未掌握产品的详细卖点,常忽视与竞品比较、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为了上市而投放市场。
二是贪大求全,亮点缺失:迎合广谱性,把所有的技术特点都作为卖点。
三是抄袭模仿,仓促定位:田间试验不规范且数量极少,常导致卖点不突出。宣传药效大于实际药效,观察不到描述的产品功能性效果等。
四是倚重营销,追求快速商量:看重轰炸式宣传,臆想达到很高的销售指标。
五是定价随意,常不合理:“抄袭、拍脑门”做出定价,定价超出产品功能展现的价值。
六是产品宣传重内涵,轻功效再现:常讲产品本身的不同,不重视使用效果差异化。
梁耀琦表示,打造杀菌剂品牌,产品科技是基石,销售运营是翅膀,打造杀菌剂品牌需要具备十大要素:
打造成功的杀菌剂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品牌不是“发现”“计划”与“生产”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需要让产品去占领用户的心智,使品牌得到用户的认知。
高端对话:细菌性病害防治的市场机会与挑战
河南新豫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易东海:细菌性病害行业内这些年有认识,但是每个市场认知度不一样,包括渠道、种植户认知也不一样,最难改变的是人的思维认知,所以在防治上也面临一些挑战。近年来连作重茬种植、土壤恶化等,都是诱发细菌性病害的关键因素,由于不重视导致暴发成灾,防治时为时已晚。
选择产品首先必须要有效,在田间应用效果能够达到预期,能够解决真正的问题。目前针对作物上发生的青枯病等痛点需求,河南新豫通过不断试验示范,筛选出了噻霉酮等能够解决真正问题的产品。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伟英:细菌性病害在瓜菜、水果等区域市场一直在,而且一直都很大,由于过去行业认知水平、管理水平、防治水平落后,导致市场被忽视或空缺掉。随着近年来防治技术不断提升和认知的逐步提高,细菌性病害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如瓜菜的青枯病,原来是毁灭性的绝症,没有好的防治药剂,这几年广东天禾也开始通过抗病育种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另外就是柑橘,以前南方溃疡病在砂糖桔、贡柑等品种上并不是主要病害。随着近年来种植品种变化,沃柑面积现在越来越大,沃柑商品性虽好,但是易感溃疡病,当前溃疡病已经成为柑橘的第一大病害,市场需求逐年扩大。除了无病苗的繁育,广东天禾也通过组合更优秀的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提供给农户,也希望西大华特能够加强产品开发和成分创新,对产品在每一种作物上的使用技术给出更多指导。
南京农业大学胡百石教授:细菌病害防治难,现阶段离开化学农药谈绿色防控并不现实。纵观全球,实际上世界上真正的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在中国,在国外除了铜制剂、春雷霉素,几乎没有其他的产品。而在国内,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已经上百种,无论种类还是防治范围,都有巨大的优势,而且国内很多防治药剂的效果已经超过农用链霉素,这也是国家禁用农用链霉素的一部分原因。对于企业来讲,第一是要把产品做好保证有效,不但实验室还要保证田间效果稳定,作用机理清楚,同时搞清楚对环境、植物的负面影响以及抗药性问题。只有把基本功做好,保证质量和效果,加强基础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体系和评价体系,才能走向世界。西大华特“拌生缘”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细菌性病害的拌种剂,对于解决种子带菌问题具有非常突出的效果。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种子处理与工业产品经理张善侠:第一,关于细菌性病害一直都有,为什么不受重视,因为无药可治。这么多年来,除了抗生素和铜制剂,农户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靠农业措施清园、消毒控制病害,农户也认为无药可治。这些年随着耕作制度改变,成为生产上限制因素,引起大家重视。
到目前为止,噻霉酮等创新型药剂的出现让细菌性病害防治成为可能。对药剂评价第一个是安全,第二个才是防效。噻霉酮我认为第一是安全,拥有安全的产品和好的效果。
拜耳现在也在关注噻霉酮,并做田间药效验证,希望未来能够加入到拜耳的作物解决方案中去。也希望西大华特能够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挖掘,拓宽噻霉酮防治谱和应用范围,把噻霉酮应用技术做透,让细刹成为农资界响当当的品牌。
合肥中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波:细菌性病害防治市场最大的挑战,一是产品定位和技术定位,第二是在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细菌靶标的探索,把成熟的应用技术推广给用户,需要推广团队扎扎实实的做工作。
噻霉酮的出现给中国乃至世界细菌性病害带来了福音。与西大华特合作3年来,在海南芒果、哈密瓜,水稻细条病等市场均取得成功,噻霉酮效果、安全性、混配性都很好,通过探索,有信心把柑橘、马铃薯等市场做好。
江苏农垦南京物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朝明:江苏水稻细条病近两年发生越来越重,这是一个新市场,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和机会。希望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生产企业加以重视,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多针对细菌病害的解决方案。尤其是现在飞放面积不断扩大,更要研究适合飞防的剂型和产品。做好扎扎实实的事情,解决好细菌病害对农户带来的影响。只有当大家都重视起来,才会有非常好的结果和效应,为细菌病害防治奠定的基础。
安徽辉隆控股海南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海燕:海南农资公司与西大华特的合作体现了两大趋势:第一是专注、专业、合作的趋势。西大华特专注于细菌性病害多年,而辉隆最早是属于供销社体系,一直坚持以农为主业,这也是双方专业合作的契机。第二,创新和科技的趋势。西大华特是一家科技型公司,科技能够为农业应用技术带来提升。而辉隆当前也在围绕农业打造高科技产业集群。双方的合作,将会给每位客户树立信心。中国的农业,需要更多像西大华特董事长王鹏这样有情怀的人投入到农业中去。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