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噻菌胺为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开发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其基本信息如下:
基本信息:英文通用名称benthiavalicarb-isopropyl;CAS登记号177406-68-7;相对分子质量381.5;化学名称:1-methylethyl[(1S)-1-[[[(1R)-1-(6-fluoro-2-benzothiazolyl)ethyl]amino]carbonyl]-2-methylpropyl]carbamate;分子式:C18H24FN3O3S。
毒性及环境生态数据:苯噻菌胺对雌雄大鼠和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急性经皮LD50>2,000 mg/kg,急性吸入LC50>4.6 mg/L,对兔子眼睛有轻微刺激,对兔子皮肤无刺激性。对鸟LD50>2,000 mg/kg,对鲤鱼、虹鳟鱼、蓝鳃太阳鱼LC50>10 mg/L,水溞EC50>10 mg/L,水藻EC50>10 mg/L,对蜜蜂急性接触毒性LD50>100μg/蜜蜂,对蜜蜂急性经口毒性LD50>100μg/蜜蜂,对蚯蚓急性毒性LC50>1,000 mg/kg。
作用机理:苯噻菌胺属羧酰胺类杀菌剂,是磷脂和细胞壁生物合成抑制剂。可抑制菌丝的生长、孢子和孢子囊的萌发和形成。对多种作物的卵菌纲真菌有较高活性,防治蔬菜、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
国内登记情况:目前国内暂无登记苯噻菌胺的企业,属于新农药成分。
国外登记情况:15%苯噻菌胺水分散粒剂、55%苯噻菌胺·百菌清水分散粒剂、70%苯噻菌胺·霜脲氰水分散粒剂、73.75%苯噻菌胺·代森锰锌水剂、45%苯噻菌胺·氟吡菌胺水剂。
专利情况:苯噻菌胺由日本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申请专利,包括欧洲、美国及中国,EP0775696、US5789428和CN1067060C,均已于2015年过保护期。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