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全新战略缔造新增长引擎
发布日期:2020-03-04 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袁娜

 

       作为全球领先的农业巨头之一,巴斯夫在农业领域已经深耕上百年,发展至今,其农业业务版图已经涵盖化学农药、种子与性状、生物农药、数字化农业技术,以及土壤与植物健康等。而作为一家充满十足“创新基因”的行业巨头,我们坚信并更加期待其不断拓展业务与创新的边界,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赋能。

       近年来,全球农业行业经历了新一轮的规模化并购,巴斯夫作为其中重要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将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行业整合所带来的新挑战及新机遇?针对中国市场,巴斯夫又将以怎样的战略布局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大中华区业务管理资深运营总监王翔先生,希望借此机会让业内同行重新认知既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全新巴斯夫。

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大中华区业务管理资深运营总监王翔

       本次访谈,我们围绕“战略并购”“新战略”“新产品”“数字农业”等关键词,与读者一同走进巴斯夫,共同领略这家百年农业巨头如何将“创新、数字化、客户体验以及可持续发展”融入其全新的发展战略并深度践行。

       请简述下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近年来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件并重点分享一下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未来的发展战略。

       最近两年对于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而言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件当属20188月所完成的对拜耳部分业务和资产的并购。此次并购的新资产与巴斯夫原有的作物保护、生物技术以及数字化农业业务形成战略互补,标志着巴斯夫进入种子、非选择性除草剂及部分新的种子处理领域。该并购进一步增强了巴斯夫在农化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与研发实力,实现了巴斯夫在农业领域的业务转型。为了更好地反映整合之后的业务范畴,巴斯夫将原来的“作物保护”业务部更名为“农业解决方案”业务部。

       继201811月发布企业新战略后,巴斯夫于20199月发布了农业发展战略,基于巴斯夫企业战略的指导,为企业在农业这一重要业务领域的未来发展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誓以创新推动特定市场增长。在最新发布的农业新战略中,创新、数字化、客户体验以及可持续发展成为贯穿新战略始终的四大关键词。

       巴斯夫聚焦创新,将创新视为驱动业务实现有机增长的源动力。对农业研发的持续高投入是巴斯夫保持创新活力的基础。2019年,巴斯夫对农业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超过9亿欧元。打造创新型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是巴斯夫农业新战略中的又一重要部署,为种植者使用巴斯夫产品、管理农场以及提供新的数字化农业生产与服务创造价值。当前,巴斯夫拥有的强大研发储备将为业务发展不断赋能。到2028年,巴斯夫将推出30多个新产品,由此所带来的峰值销售额预计将超过60亿欧元。

       巴斯夫关注种植者,将种植者置于一切工作部署的中心。新战略中,巴斯夫将重点关注四大战略种植户及其轮作制度,包括:美洲的大豆、玉米和棉花;北美和欧洲的小麦、油菜和向日葵;亚洲的水稻;以及全球水果和蔬菜。理解种植者的种植需求,结合自身优势,以创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帮助种植户将种植收益最大化。

       此外,巴斯夫正在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所有业务和投资组合决策中,积极推动种植者和农业解决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为农业、种植者乃至子孙后代,找到平衡的成功之道。

       我们相信,聚焦创新、数字化、关注种植者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战略将引领巴斯夫开启一个全新篇章。

       作为行业内领军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巴斯夫近年来都推出了哪些重磅产品及全新理念?未来有望推出哪些新产品?请重点阐述一下相关产品的特色及优势?

       近年来, 巴斯夫中国在经作市场成功推广凯润®、百泰®等产品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施乐健®植物健康技术推广到了大田作物上, 推出了针对水稻市场的创新产品稻清®, 针对玉米、小麦、大豆市场的欧帕®, 颖多®,为种植者带来了可靠的病害防治及植物健康增产解决方案。新一代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专利化合物氟唑菌酰胺系列产品健达®、健攻®的引进,刷新了在多种作物上多种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标杆,深受各地专业种植者的青睐。

       2019年,我们上市了具有全新作用机理的新一代杀虫剂双丙环虫酯——英威®,该产品不但对诸如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害虫的防效卓越,而且对天敌、蜜蜂及田间生态环境非常安全,能有效帮助种植者兼顾抗性害虫防治及农田可持续发展。在传统植保产品之外,我们还上市了创新的肥料增效剂产品如力谋仕®和维百锁®,能有效减少肥料的挥发和淋洗损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氮肥利用率,进而提升作物产量。

       2020年,我们即将推出重磅杀菌剂新品Revysol®锐收®系列产品,锐收®将是巴斯夫推出的第一个异丙醇类产品,它拥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具备广谱、内吸、高效、安全,兼具治疗和保护作用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大田作物和特种作物,其优异的产品性能及友好的环境特性将使其有望成为巴斯夫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上市产品。

       在种衣剂领域,我们计划推出巴斯夫在中国市场首个杀虫种衣剂产品——帮巧时®(源自拜耳并购资产),它在种子包衣防治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蚜虫、蓟马上有着突出的效果,并与原巴斯夫杀菌种衣剂产品线,如爱丽欧®、齐跃®、鑫尊®等丰富的功能性包衣产品和一体化成膜剂及未来的生物种衣剂产品形成绝佳的互补,为种业客户和种植者提供更全面、更有吸引力的种子处理解决方案。

       未来10年,我们将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与技术。巴斯夫全球研发管线储备丰富,覆盖了作物保护各产品线,种子及转基因性状,和数字化农业领域;公司计划在2028年前推出30多个研发新产品,我们团队将努力在第一时间将相关的产品与技术引进到中国市场,做好新产品开发与登记及本土化的技术应用,服务好中国种植者。

       3  能否分享一下巴斯夫在飞防及数字农业领域的布局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何看待数字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巴斯夫在此领域的战略定位及具体计划是什么?

       数字化农业是巴斯夫在农业上的重要投资领域,Xarvio™是巴斯夫数字农业的主要平台,它涵盖了一系列的数字化产品,能帮助种植者优化作物保护产品的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使他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目前Xarvio™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推出部分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用户数超过百万并持续高速增长。

       数字化农业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前景,它的发展有望帮助中国农业实现从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向自动化智能化精耕细作的转型;更好地应对中国人均农业自然资源不足,农村劳动力锐减,农业自然环境压力凸显等挑战;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化肥农药减量计划,及消费者不断升级的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

       目前,已有大量的投资与研究进入数字化农业。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前沿高地,无人机、新一代5G网络、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正在为中国早日实现数字化农业、缔造农业万物互联奠定基础。如何将农业大数据转化为种植所需要的信息与决策以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驱动农事操作的自动化已成为市场的热点。

       近两年飞防服务和其他数字化农业服务平台的蓬勃发展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市场未来的潜力。在中国,我们正积极准备Xarvio Scouting工具的本地化,及Xarvio Field Manager在水稻上的田间应用验证。我们希望在来年逐步推出Xarvio™系列数字化产品,帮助我们在中国更有效地服务更多的种植者。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寻创新的业务模式与合作,不设限,无疆界,把中国更多更前沿的技术体验带给全球种植者。

       4  2018年,巴斯夫完成对拜耳部分资产的收购,收购之后对该部分业务的整合情况如何?该收购对亚太地区及中国区的业务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目前拜耳并购资产的整合进展顺利,并对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2019年的业绩增长做出了诸多贡献。在中国,该并购对我们的业务发展带来了广泛而积极的作用。我们已通过保试达®进入了中国非选择性除草剂市场,它与巴斯夫原有的经作区域业务有着很好的互补性,能帮我们进一步扩大原有植保客户群体。未来几年,我们相信能在种衣剂产品线以及与蔬菜种子业务的协同效应上获得更多业务发展机会。

       能否分享一下您如何看待中国农化市场的发展前景?巴斯夫将以怎样的定位及姿态来迎接行业整合及中国农业变革所带来的新挑战及新机遇?

       中国农业正向着“高产优质”“省工省力”“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要求农化行业亦能不断提供更高效、更方便、更安全环保、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因此,农化市场一定会保持快速的变化与不断的发展。未来农化市场上创新、品牌及服务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淘汰,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将快速壮大。

       面对未来的变化,巴斯夫将坚持以种植者为核心;以创新、数字化应用、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客户体验为主要差异点;扎根中国市场,不断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我们将聚焦战略作物,深度理解并针对不同地区种植者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我们的团队、合作伙伴、当地农艺专家及农业主管部门的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我们的创新产品与数字化工具,为更多的种植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帮助专业种植者不断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