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虫酰胺(通用名:tolfenpyrad)为日本三菱化学公司1988年开发的新型杀虫/杀螨剂。1996年在日本开始试验,2002年4月获得登记,2008年已过专利保护期。
大量的药效及安全性试验确认了唑虫酰胺的高效性和安全性。该产品具有高效、广谱、速效等特点,兼具杀卵、抑食、抑制产卵及杀菌作用,防治蔬菜、果树、花卉、茶树等作物上的许多害虫。
经查中国农药信息网,截止2020年8月底,我国登记的唑虫酰胺产品有5个。其中包括1个原药,即98%唑虫酰胺原药;登记的制剂剂型均为悬浮剂,可见登记剂型单一。
唑虫酰胺可与多种有效成分混配(详见表1),从而扩大防治谱等。其登记潜力较大,未来市场可期。
表1 唑虫酰胺可混配的有效成分推荐
有效成分 |
剂型 |
作物名称 |
防治对象 |
唑虫酰胺+丁醚脲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悬浮剂 |
甘蓝 |
小菜蛾 |
|
唑虫酰胺+吡丙醚 |
悬浮剂 |
柑橘树 |
木虱 |
唑虫酰胺+茚虫威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悬浮剂 |
甘蓝 |
小菜蛾 |
|
唑虫酰胺+噻虫嗪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悬浮剂 |
茄子 |
蓟马 |
|
水分散粒剂 |
甘蓝 |
蓟马 |
|
悬浮剂 |
节瓜 |
蓟马 |
|
唑虫酰胺+吡蚜酮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唑虫酰胺+虱螨脲 |
悬浮剂 |
甘蓝 |
小菜蛾 |
悬浮剂 |
甘蓝 |
甜菜夜蛾 |
|
唑虫酰胺+虫螨腈 |
悬浮剂 |
豇豆 |
蓟马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
悬浮剂 |
甘蓝 |
小菜蛾 |
|
悬浮剂 |
柑橘树 |
木虱 |
|
唑虫酰胺+呋虫胺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悬浮剂 |
甘蓝 |
黄条跳甲 |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
水分散粒剂 |
观赏玫瑰 |
蓟马 |
|
乳油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
水分散粒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
唑虫酰胺+多杀霉素 |
悬浮剂 |
豇豆 |
蓟马 |
唑虫酰胺+螺虫乙酯 |
悬浮剂 |
柑橘树 |
锈壁虱 |
悬浮剂 |
柑橘树 |
木虱 |
|
悬浮剂 |
柑橘树 |
介壳虫 |
|
悬浮剂 |
茄子 |
蓟马 |
|
唑虫酰胺+联苯菊酯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唑虫酰胺+阿维菌素 |
悬浮剂 |
柑橘树 |
木虱/潜叶蛾/锈壁虱 |
唑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 |
悬浮剂 |
茄子 |
蓟马 |
唑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悬浮剂 |
茶树 |
小绿叶蝉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尺蠖 |
|
悬浮剂 |
甘蓝 |
黄条跳甲 |
|
悬浮剂 |
甘蓝 |
小菜蛾 |
|
悬浮剂 |
豇豆 |
蓟马 |
|
唑虫酰胺+甲氧虫酰胺 |
悬浮剂 |
蔷薇科观赏花卉 |
斜纹夜蛾 |
唑虫酰胺+噻虫啉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唑虫酰胺+噻虫胺 |
水分散粒剂 |
甘蓝 |
蓟马 |
水分散粒剂 |
甘蓝 |
黄条跳甲 |
|
悬浮剂 |
茶树 |
茶小绿叶蝉 |
|
唑虫酰胺+哒螨灵 |
乳油 |
甘蓝 |
黄条跳甲 |
唑虫酰胺+氰氟虫腙 |
悬浮剂 |
甘蓝 |
斜纹夜蛾 |
唑虫酰胺+吡蚜酮 |
悬浮剂 |
棉花 |
蚜虫 |
悬浮剂 |
茶树 |
小绿叶蝉 |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