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专用杀菌剂——三环唑
发布日期:2021-02-18 信息来源:磊子侃农药 作者:徐磊

 

       三环唑(tricyclazole)又名比艳(beam)、克瘟唑等;IUPAC名称为:5-甲基-1,2,4-三唑并[3,4-b]苯丙噻唑;分子式为:C9H7N3S,分子量为189.237,化学结构式如下:

       三环唑内吸性强,低毒,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只能用作稻瘟病的保护剂。主要剂型有20%、40%及75%可湿性粉剂和20%、30%及40%悬浮剂等,可用于浸根或叶面喷雾处理。由美国礼来(Eli Lilly)公司于1974年研制。该药剂对防治稻瘟病有特效,于1979年注册登记,在世界农药市场销售。

作用机理

       三环唑是一种黑色素合成抑制剂,杀菌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附着孢黑色素的形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阻止病菌侵入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

       黑色素存在于病原真菌的附着孢内,没有黑色素就不能形成正常的附着孢。附着孢是水稻稻瘟病致病过程中的侵染结构,其功能是集聚病菌侵染时所需的能量和机械膨压伸入寄主表皮,形成次生菌丝。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附着孢就会丧失正常的侵染能力,失去致病性。

       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是无毒杀活性的间接作用杀菌剂,作用域病原菌致病的过程中,又称抗穿透化合物。其优势在于是不直接杀死病原菌,对病原菌的选择压力小,作用机制复杂,病原菌抗性变异频率较低。

 

作用病害

       三环唑是专用做水稻稻瘟病防治的杀菌剂。三环唑具有较强的内吸性,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一般在喷洒后2小时稻株内吸收药量可达饱和。

       三环唑防病以预防保护作用为主,在发病前使用。

       喷雾法:防治苗瘟,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亩用20%可湿性粉剂50~75克,兑水喷雾;防治叶瘟及穗颈瘟,在叶瘟初发病时或孕穗末期至始穗期,亩用2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喷雾;穗颈瘟严重时,间隔10~14天再施药1次。

       浸秧法:将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盛入水桶中,或就在秧田边挖一浅坑,垫上塑料薄膜,装入药液,把拔起的秧苗捆成把,稍甩一下水放入药液中浸泡1分钟左右捞出,堆放0.5小时后即可栽插。用药液浸秧,有时会引起发黄,但不久即能恢复,不影响稻秧以后的生长。

       需要注意:

       (1)三环唑由于长期使用产生的抗药性风险。

       (2)由于其属于三唑类杀菌剂,有一定的抑制生长作用。浸种或拌种对芽苗稍有抑制但不影响后期生长。

       (3)勿与种子、饲料、食物等混放,发生中毒用清水冲洗或催吐,尚无特效解毒药。

       (4)有一定的鱼毒性,在池塘附近施药要注意安全。

国内登记情况

       目前,国内共有17个三环唑原药取得登记。

       单剂有154个,主要剂型为:75%水分散粒剂,30%、40%悬浮剂,75%可湿性粉剂等。

       复配剂型共有171个,常见为与嘧菌酯、春雷霉素、氟环唑、稻瘟灵等复配,防治水稻稻瘟病与其他病害。

合成工艺

       以邻甲苯胺等为原料,经加成、关环、取代、扩环四步反应制得三环唑。

       (1)加成反应

       将邻甲苯胺在溶剂存在下加入硫酸,再加入硫氰化钠,升温反应。经回收溶剂、冷却、过滤、干燥等后处理,得邻甲基苯基硫脲,熔点154~160℃,收率93%~95%。

       (2)关环反应

       在溶剂存在下,将邻甲基苯基硫脲与氯反应,注意控制反应温度。保温反应结束后,回收溶剂、加碱中和、冷却、过滤、甩干,得2-氨基-4-甲基苯并噻唑。熔点134~136℃,收率90%~91%。

       (3)取代反应

       将适量的溶剂、盐酸和水混合后,加入2-氨基-4-甲基苯并噻唑,与肼的盐酸盐作用,升温反应至终点,冷却、过滤、干燥后得2-肼基-4-甲基苯并噻唑。熔点167~170℃,收率85%~87%。

       (4)扩环反应

       将2-肼基-4-甲基苯并噻唑在搅拌下加入到一定量溶剂和甲酸的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反应结束,减压回收溶剂和过量的甲酸,同时加水稀释冷却,过滤、水洗至中性,甩干、干燥得三环唑原药。熔点184~186℃,收率90%~93%。

 

总  结

       三环唑是优异的水稻稻瘟病杀菌剂,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三环唑是优异的低抗性风险杀菌剂之一。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抗药性多是由于用药不当或环境影响产生的。其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仍然会是主流的稻瘟病防治药剂之一。

       三环唑与咪鲜胺复配,可以将防治稻瘟病的不同作用机制结合起来,达到增效的作用,可以抑制菌丝生长和稻瘟病的产孢量。与不同稻瘟病防治药剂的复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1+1>2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我国水稻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抗性研究的现状 姚树萍等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7.

2. 三环唑的工业开发和研究 程隆新 农药 1987.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