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或液体包覆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目前已在医药、食品、农药、饲料、涂料、油墨、粘合剂、化妆品等各个行业取得广泛的应用。化学农药微胶囊剂是当今农药剂型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虽然,它在农药制剂市场中占据的份额还很小,但在农药新型剂中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目前登记数量呈上升趋势。微生物农药中微胶囊技术的应用报道较少,鉴于它拥有诸多的优点和功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社会对安全、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微生物农药不断地被开发与应用之际,微胶囊剂将成为微生物农药制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生产现状
微生物农药在我国的研究开发一直非常活跃,尤其是以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为主的细菌制剂研究较多。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止2021年3月,Bt制剂的生产产品达243个(包括混配制剂65个),主要用于防治粮、棉、果、蔬和林业等上的20多种害虫,还可以用于卫生防治室外蚊。除Bt外,开发成功的还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质芽孢杆菌等。对真菌制剂的研究开发也比较活跃,其中以白僵菌、绿僵菌、木霉菌为主。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止2021年3月,白僵菌的制剂产品总计25个,绿僵菌的制剂产品总计15个,木霉菌的制剂产品总计19个。白僵菌主要用于蔬、粮、林业的甲虫、粘虫、蝗虫、小菜蛾等虫害的防治,绿僵菌主要用于蔬、粮、林业等20多种害虫的防治,木霉菌主要用于蔬菜灰霉病等的防治,均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我国病毒资源丰富,目前已经正式登记的有效成分有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菜青虫颗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对病害的防治均已得到良好的实践验证,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制剂剂型研究现状
现今,国内在应用的微生物源农药中,苏云金杆菌(Bt)占据主要市场,约占整个微生物源农药的70%以上。在243种Bt商品中,剂型多样,有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悬乳剂、颗粒剂、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悬浮种衣剂等,其中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登记产品数量占比较大。
枯草芽孢杆菌已登记的86个产品中,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颗粒剂、水剂、可分散油悬浮、微囊粒剂、悬浮种衣剂等,其中可湿性粉剂登记数量最多。
国内对其他如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源农药剂型的研究除了对真菌杀虫剂白僵菌剂型的研究相对多些,对绿僵菌在生产上的研究报道很少。
总之,众多微生物农药中,制剂剂型开发以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最多,比较传统,对微生物微胶囊制剂的开发及应用的报道较少,需进一步研究。
我国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剂登记情况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止2021年3月,仅有成都特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获得了1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PD20151514)的正式登记,毒性为微毒,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见表1。
表1 1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使用介绍
作物/场所 |
防治对象 |
用药量(制剂量/亩) |
施用方式 |
白术 |
根腐病 |
500~1,000倍 |
灌根 |
草莓 |
白粉病 |
90~150克/亩 |
喷雾 |
番茄 |
立枯病 |
100~167克/亩 |
喷雾 |
柑橘树 |
溃疡病 |
300~700倍液 |
喷雾 |
黄瓜 |
细菌性角斑病 |
50~150克/亩 |
喷雾 |
小麦 |
赤霉病 |
90~150克/亩 |
喷雾 |
烟草 |
黑胫病 |
400~600克/亩 |
喷淋茎基部 |
微生物微胶囊制剂应用前景
农药缓释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药物相对于传统剂型而言,最大限度地减少突然释放量,从载体中能够缓慢地释放,从而长期、稳定地发挥药效,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农药缓释技术可有效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是安全、高效、经济使用农药的理想剂型。当前农药登记趋于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环保,微生物农药登记越来受农药企业的青睐,农业农村部对微生物农药登记也已开启绿色通道,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剂型未来必将在农药市场占领一席之地。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