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学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受理项目
发布日期:2019-03-29 信息来源:煮文论英雄

       本文搜索了2019年国奖提名目录(http://www.nosta.gov.cn/upload/2019slxmgb/showProject.html),摘出农药学的受理项目,列出完成人和摘要,供大家参考学习,也同时祝福他们都能高中,扬我农药人威名!

国家技术发明奖——农林养殖组

1.1  新型杀菌剂丁香菌酯的创制与应用

       发明人:刘长令、关爱莹、李志念、刘鹏飞、孙永吉、郑敬敏

       摘要:农药在重大病虫草害防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绿色农药创制难度大,属原始创新,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或成功率低等特点。该项目针对新农药创制中的重大科技难题,进行了创新研究和技术突破,创建了绿色农药分子设计和品种创制的新方法,即中间体衍生化法。与国外农药大公司相比,该方法大幅提高了新农药创制成功率,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该项目针对农业生产中重大病害苹果树腐烂病和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缺乏的难题,采用中间体衍生化法,发明了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新型仿生杀菌剂丁香菌酯,获得多国发明专利;丁香菌酯对两类重大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显著优于生产中多种常用药剂。并进一步探明了丁香菌酯的作用机制和抗性风险,研发了高效减量用药新混剂,并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准农药新产品登记证4个。该成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获国内外发明专利40件,发表SCI论文34篇,出版专著1部。近3年农业增收或挽回损失50.04亿元,获中国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10项科技奖励与荣誉,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为提升我国农药原始创新水平及重大作物病害防治科技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植物免疫诱导蛋白新生物农药的研制技术

       发明人: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陈昶、张云华、郭立华

       摘要:增强植物自身免疫力、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是减轻有害生物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该项目着眼于国家战略大局,从提高植物自身免疫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蛋白质植物免疫诱导剂”概念,为新生物农药的开发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针对缺乏植物免疫诱导蛋白新生物农药挖掘和评价技术难题,创建了蛋白定向筛选新技术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体系。发明了植物免疫诱导蛋白新生物农药的生产新工艺,研制出我国第1个植物免疫诱导蛋白新生物农药,开创了蛋白生物农药新产业,产品大规模推广应用5,000万亩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发表研究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受理项目

2.1  “一喷三省精准减量施药技术集成与应用

       完成人:郭正、杜凤沛、黄光鹏等

       摘要: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针对我国农药有效利用率低造成农药的大量浪费的问题,系统研究助剂结构组成和界面性质对药液在我国典型生态区靶标叶面润湿粘附的影响规律和微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农药的作用机理,开发出了能提高农药利用率的高效系列专用助剂。通过“人、械、药、靶、技、时的有机结合及对药液-靶标叶面界面作用的调控,发展了提高农药利用率的理论和技术,实现了药液的高效对靶沉积。利用专用的植保器械+高浓度低喷雾药液量+科学的施药技术配套来对作物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从传统的喷雾方式低浓度大喷雾量,变为高浓度精准低喷雾量为核心的用水方式,以及根据不同靶标作物、施药场景与功能助剂协同作用下农药药液弹跳与流失的阻控技术与途径,形成了一整套精准减量施药技术体系,实现了人、械、药、靶、技、时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喷三省绿色防控集成模式。真正达到省工时、省水、精准、省药、减少环境药物污染、减少药物残留、保护环境。该项技术成果经20132015年的推广应用,在广西及全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对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2.2  茶叶中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管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

       完成人:陈宗懋、罗奎建、周利等

       摘要:该成果针对茶叶中最大残留限量(MRLs)不合理,残留量阶段性发生严重,检测方法灵敏度低造成的我国茶叶饮用安全、出口安全和产业安全的重大问题,从MRLs制定的科学问题和残留量控制的技术问题入手,提出有效风险量概念,重构了茶叶MRLs标准制订的国际新原则;创建了农药消解半衰期、蒸气压、水溶解度、ADI值和大鼠急性致死中量5个关键因子的农药安全选用技术,“施药浓度、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三要素的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及污染物源控制的残留量控制技术;研发了高通量和特异性检测技术和产品;构建了“MRLs制定、残留控制、识别检测为核心技术的农药和污染物残留管控体系,使我国跃居茶叶MRLs制定的国际领先水平,显著提高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项目成果近10年累计推广应用2.74亿亩,近3年仅在浙江省等5省即推广应用2,712万亩,创新社会经济价值19.9亿元。

2.3  农药精量高工效施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发明人:何雄奎、王秀、郭永旺等

       摘要:该项目针对我国植保施药技术理论缺乏、喷雾技术及装备落后,导致农药用量大、施药成本高、劳动强度和作业难度大等问题,系统研究并创建了农药喷雾全程成像分析计算方法和最佳喷雾雾滴沉积计算模型,确定了主要农作物农药喷雾最佳雾滴大小,为创制精量高工效施药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了农药雾滴粒径及运动场控制技术,研发了施药技术关键工作部件和精准低量喷雾系统,突破了农药利用率低的技术瓶颈;创制了系列高工效施药装备,实现了主要粮经作物高工效精准和标准化植保作业。获国家授权专利46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软件著作权2项,制定国家和地方标准8项,出版学术专著14部,发表论文154篇(其中SCI/EI 76篇)。成果在全国推广销售各类机型15.9万台套,累计推广应用17.24亿亩次,新增经济效益77.36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2.4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快速免疫检测技术与产品

       完成人:刘凤权、王鸣华、郭逸荣等

       摘要:新的国家食品安全法明确了快速检测方法在食用农产品抽查检测中的法律地位。该项目将免疫化学原理和技术应用于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在农药半抗原分子设计、高性能生物识别材料创制、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建立以及快检产品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1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保藏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13个;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项;研发快速检测产品31个,其中11个产品通过了对比和复核试验,20个产品进入商业化生产。项目成果在全国多地农产品农药超标事件的发现和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监管手段和重要保障

2.5  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新农药新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完成人:宋宝安、覃兆海、唐静等

摘要:该项目针对我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农药品种与剂型老化、施用方法落后及飞防专用药剂短缺等突出问题,历经14年,深入开展了新型农药创制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包括:(1)构建绿色农药创制平台,创制绿色农药新品种与新工艺。获得抗植物病毒活性先导物10个,基于基因和蛋白互作阐明了香草硫缩病醚、阿魏酸类F27和氨基膦酸酯等药剂抗病毒病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吗啉类药剂抑制病菌线粒体呼吸链的作用机理;创制出具有优异抑菌活性的绿色新农药丁吡吗啉,研发丁吡吗啉合成新工艺并实现了产业化。(2)创制绿色农药协同增效新剂型,研制出的8个新农药与新制剂均获国家农药登记证。研发出噻虫胺等缓释颗粒剂,市场份额已超过60%,销售量居全国同类产品第1位;研创了航空植保的超低容量制剂及施药技术,市场份额已超过10%,居全国航空植保作业面积第2位。(3)建立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模式。率先开展了创制农药新品种的产业化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以创制农药、高工效制剂、航空植保等为核心技术,制订了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5项,集成化学防控、高工效施药及航空植保等技术,形成了病虫害防控技术模式,实现大面积推广与应用。该成果显著地推动了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农业绿色发展。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