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安院士:新农药创制研究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发布日期:2021-09-18 信息来源:农药市场信息新媒界 作者:刘琴

 

       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农药是提高粮食单产的最有效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在9月15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上对农药地位作出了充分肯定。

       同时,宋宝安院士也提到,2020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利用率已达到40.6%,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药的用量依然偏高。而随着我国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和绿色农业,亟需加快我国现有化学农药替代。

1  绿色农药是解决传统农药问题的一把“钥匙”

       现如今,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大品种对蜜蜂的毒性引起全球关注,抗药性持续加剧,稻飞虱、看麦娘等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呈指数增长。同时,我国农药的药剂与剂型老化,年使用90万吨农药,传统农药仍然占主体,杀虫剂比例大,乳油制剂占整个产品的1/3以上,且替代品种尚缺乏。

       此外,目前莠去津、草甘膦、咪唑乙烟酸、苯磺隆等除草剂品种已经对多数杂草产生十分严重的抗性,应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草甘膦,从全球范围看,自2005年以来,草甘膦抗性发展十分迅猛,当前已有40多种杂草对其产生了严重抗性。水稻田方面,杂草更是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面积已达千万亩级别。

       面对我国传统农药的种种问题,宋宝安院士强调,绿色农药的原始创新,是解决这些已存在问题的关键措施,对我国农药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纵观行业,农业农村部已对46种高毒、高风险农药采取禁用措施,对现有的高毒农药采取定点销售制度,未来5年内,还将有10种高毒化学农药被淘汰,传统高毒农药将逐步退出市场。日前,随着最新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发布,全面覆盖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和主要植物源性农产品,今后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也被再次瞄准,这就需要加强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的原始创新,研发和推广更多环保型、无害化绿色农药。

2  绿色农药创制“难啃”,未来重点关注哪些?

       近30年来,国内自主创新20多个杀菌剂品种,其中微生物农药及天然产物农药有6个;自主创新18个杀虫剂品种,其中天然产物农药1个;自主创新10个除草剂品种和6个植物生长调节剂。我国已成为具有自主创新农药能力的国家。

       据宋宝安院士介绍,目前美国、德国、日本为首的技术发达国家,众多在生物农药领域的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的跨国农药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生物农药的研发。在国外,新剂型研究、转基因植物、种药肥一体化技术、诱导抗性是国外生物农药发展的最新方向。生物农药的研究已进入到分子生物学技术层面。其他涉及苏云金杆菌、诱导抗性、节肢动物等技术点的研究项目数量急剧增加。

       而当今国际新农药创制研究趋势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新的生物技术引领:以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结构生物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尤其是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与新农药创制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

       二是生物信息技术应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应用于新农药创制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农药创制效率。

       三是多学科发展的推进:世界农药科技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时代,多学科之间的协同与渗透、新技术之间的交叉与集成、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与整合已经成为新一轮农药科技创新浪潮的鲜明特征。

       原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在致辞中多次提及纳米农药技术,农业科技需要更多颠覆性的技术提升农药科技的发展。而同样有着颠覆性效应,近3年在农业上兴起的又一个新的科技革命RNA农药,即利用RNAi可阻止害虫或病菌进行相关蛋白质的翻译及合成,切断其信息传递,在基因层面上杀死害虫和病菌,从而杀灭作物害虫、病菌以及杂草,宋宝安院士也在会议现场进行了分享。

       此外,宋宝安院士提到,要关注新型植物免疫调控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的开发和应用推广。新型植物免疫调控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可以影响、控制和调节有害生物,高效安全,大幅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是世界各国农业主流方向,将成为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一批自主创新小分子绿色农药取得农药正式登记,投入生产。

       在未来5~10年的时间里,我国绿色农药创新研究的重点:

       一是新型高效生物农药的创制及产业化技术。以活体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为有效成分创制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新品种,建立绿色高效、低成本、低污染制造工艺,创制安全高效、环境适应性强、持效期长的生物农药。

       二是绿色化学农药的创制及产业化技术。基于天然产物及化学小分子数据库,发展基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新型农药分子骨架;发展基于靶标抗性预测的药物合理设计新方法,降低农药创制抗性和交互抗性的风险,创制高效、环境安全、绿色化学农药新产品。

3  生物农药使用量的增长,来之不易,振奋人心!

       “叫好不叫座”是生物农药长期以来难以摆脱的尴尬境地,也是行业人士一谈到生物农药最爱对其形容的说法。很多人对生物农药的印象还停留在见效慢、难推广的层面,加上生物农药的销售单价往往比化学农药贵一些,种种因素的叠加,大多数种植户更愿意选择见效快、投入少的化学农药。

       然而,当下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主旋律,在国家农药化肥双减和零增长,以及其他系列相关国家政策的背景和推动下,生物农药不仅是环境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随之而来的,其发展应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据预测,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价值将达到95亿美元,生物农药将与合成化学农药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通过以预防为主的生物农药在病虫害发生前期和初期进行及时防控,暴发期与低毒化学农药协同施用治理,共同发挥作用。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魏启文主任在会上也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农药使用量连年增长,“十三·五”末(2020年)达到8.3万吨,比“十三·五”初(2015年)增长18%。在农药使用量减少13%的大背景下,生物农药使用量的增长,来之不易,振奋人心!

       据了解,目前,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已提升至41.5%,今后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淘汰低效、高毒、高残留品种,推广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十四·五”期间,还要继续加大绿色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快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集成一批以生态区域为单元的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