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农田里郁郁葱葱的农作物正要迎来成熟期。可在繁茂的农作物之下的隐蔽角落里,一群害虫正在大快朵颐,侵害着正待丰收的作物。清除这些不请自来的入侵者,播洒农药是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过量使用农药,人类的生存环境和食品安全又将受到危害。近年来,我国的科研人员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农药生产,这种新型的农药能否解决作物病虫害的问题,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呢?
什么是纳米农药?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百万分之一毫米。如果把一根直径为0.05毫米的头发纵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直径即约为1纳米。当农药颗粒大小缩小到纳米尺度之后,在宏观世界看不到的神奇现象便发生了。
与同质量的传统农药相比,纳米农药的活性成分颗粒个数可以增加约200万倍,表面积增加数百倍。
早期的无机农药,每亩地的用量大约为一到二公斤。之后,有机化学合成农药的发展使得每亩地的农药用量降到了十几克。而纳米农药的研制成功进一步减少了农药的用量,现在一亩地只需5到6克,大约一个矿泉水瓶盖的量就够了。
纳米农药安全吗?
在一开始设计纳米农药的时候,科技工作者们就把对环境安全,对人类友好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纳米农药不仅对害虫毒性高,而且对像七星瓢虫之类的益虫,毒性降低了40%以上。
在我国对农药的管理,比医药更严格。不仅要做对人的影响的评估,蜂、鸟、鱼、蚕等的影响都符合要求才行。
我国的纳米农药现状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开始了纳米农药的相关研究,创制了新型农药制剂。我国的纳米农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却发展迅速。
2006年,我国科研人员开始了纳米农药的研究。2014年,纳米农业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启动。经过十余年的科研攻关,我国逐渐建立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农药核心制备技术体系,在国际上具有领先优势。目前,我国已先后在19个省区的170多个县,针对水稻、小麦、玉米、柑橘等 17 种作物的 20 种防治对象开展了纳米农药试验示范。
要想了解更多关于纳米农药的内容,点击观看《透视新科技》播出的《狙击农业害虫》。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