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除草剂作物育种,哪些是布局热点?
发布日期:2022-09-23 信息来源:农资导报农药 作者:刘琴 陈仁海

 

        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核心战略资源!今年,央视大型纪录片《种子种子》热播,聚焦农业“芯片”,展示中国种业的创新突破,而生物育种又是种业创新的核心。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院长邓兴旺院士在2022首届生物育种与除草剂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水稻直播的杂草防控是最大的技术障碍,而通过筛选抗性作物则是除草剂应用的关键,同时,利用抗除草剂水稻防除杂草稻,是一种安全、低成本、高效的农田解决方案。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生活,一项技术能够创造奇迹!9月20日,由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安徽厚天种业有限公司、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2首届生物育种与除草剂产业发展论坛在安徽合肥成功召开,《农资导报》全程支持,来自生物育种及除草剂行业的专家学者,就中国水稻杂草抗性及抗除草剂作物生物育种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致辞

        安徽省农药工业协会曹明坤会长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安徽省农田杂草防治工作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安徽省农田杂草防控面积已经突破1亿亩次,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接近100%。安徽省农药工业协会曹明坤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安徽省农药产品登记数量达2,600多个,而除草剂占了大约一半。

        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安徽省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农业大学及跨国公司等合作开展抗性杂草监测,研究制定出农田杂草防治处理成功模式。未来,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安徽省还将持续推进除草剂的创新发展,深化除草剂发展应用的研究。

        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在我国2010年左右开始发展,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邓院士等一批科学家带领下,开拓中国种业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先河,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门亮在致辞中表示,2014年先达股份开始生物育种与除草剂结合的研发工作,其中与河北谷子所研究抗烯禾啶谷子品种,并于2020年登记下证,属于国内首家登记用于抗性品种的除草剂,在抗咪唑啉酮类水稻品种上甲氧咪草烟正在登记中。目前公司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院、安徽厚天种业、济南舜丰生物展开合作基于创制化合物除草剂与非转基因抗性作物结合的开发。

        安徽厚天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路路致辞时说,安徽厚天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从事生物农业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以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公司副总经理陈路路在致辞中表示,厚天种业是一支拥有蓬勃朝气的年轻团队,立志在非转基因抗除草剂领域深耕开拓,在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大田作物持续发力,给各位经销商和种植户带来更优秀的品种、更优质的服务。

水稻、玉米生物育种“洁田模式”破解除草难题

        会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院长邓兴旺院士作了“利用生物技术创制抗除草剂作物研究进展及应用”报告。

        田间杂草是农业生产的大敌,有效防除田间杂草是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然而杂草管理在作物保护中相对更复杂更困难,中国农药产品使用比例中,除草剂占比高达43.8%。中国水稻种植面积达4.2亿亩,其中受杂草稻影响的面积超过4,500万亩,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杂草稻是水稻田中最难防除的恶性杂草。中国目前有登记在册的水稻田除草剂2,293个,但还没有可以防除杂草稻的除草剂。利用抗除草剂水稻防除杂草稻,是一种安全、低成本、高效的农田解决方案。

        利用生物技术创制抗除草剂作物,是自主创新的前沿性生物农业核心技术,是把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和作物资源相结合,实现我国主要作物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的战略性转变。邓兴旺院士强调技术研发对农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经过10年的努力, 邓兴旺院士成功研发出了“洁田稻”。

        “洁田稻”是具备抗除草剂优势性状的水稻。在实际运用中,“洁田稻”与配套的除草剂使用,通过机械化直接播种可一次性除尽杂草。不仅能降低化学除草的风险,还能降低用药成本、有效防除杂草和“落粒谷”,提高稻谷商品性。邓院士进一步表示,中国有约1亿亩水稻直播田,“洁田模式”可以简化田间杂草管理、促进水稻直播、促进大田作物生产少耕、大大减少农民劳动强度和成本。

        今年3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正式对外宣布,邓兴旺院士团队成功培育出抗除草剂的玉米新品种,用其与大豆间作,能有效解决间作时二者难以通过机械一体化除草的“卡脖子”难题。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卡脖子”难题,即玉米和大豆不能兼容同一种除草剂,导致田间管理成本增高、作业效率降低、难以机械化操作。

        虽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高效、生态、低碳,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矛盾,但是要大面积推广仍面临机具、品种、除草三大难题。对此,邓院士表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除草升级版“洁田模式”可有效解决,根据2021年山东潍坊测产的结果,大豆达162公斤/亩,玉米每亩不减产,面对中国大豆缺口高达1亿吨,利用洁田模式间作技术,有望扭转中国大豆依赖进口的局面。

创新是种业发展的良方

        近年来,中国加快“种业振兴”的步伐,中国在做大做强种子企业上也加快布局。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在“中国种业创新方向”报告中表示,我国种业发展成就显著,已经拥有足够的种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种质资源保护、科研育种、种子企业发展、法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作物用种100%全部自主选育,蔬菜品种达到87%以上,国产玉米品种达到90%以上。水稻、玉米等品种不断更新,产量不断提升。同时,还有一大批产量高、品质佳、口感好的稻米品种涌现,打响了中国优质稻的品牌。

        但同时,中国种业发展也面临着“六期叠加”的挑战,即规模发展徘徊期、效益增长低谷期、社会投资缓慢期、突破发展瓶颈期、重组分化转型期、扩大开放考验期。企业“小散弱”的现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农作物品种同质化、突破性新品种尚少,市场环境还有待优化。

        创新是种业发展的良方,种业可以通过创新实现现有技术瓶颈的突破,提高育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对此,邓光联提出了五大创新战略,即战略思路创新、技术方法创新、培育品种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市场开发创新。在培育品种创新方面,优良品种要具有多抗、绿色、优质、高产,具有独特和突破性。

厚天种业:致力成为抗除草剂作物生物育种引领者

        安徽厚天种业有限公司全方位赋能作物新品种培育,建立了轻简高效目标基因快速聚合到优良品种的技术体系,特别是与邓兴旺院士团队合作,在抗除草剂作物的生物育种产业化之路上扎得深、走得稳。

        厚天种业总经理顾安乐在其“抗除草剂生物育种产业化之路”的报告中,从海南陵水、福建建宁、安徽巢湖三大制种基地到各个育秧田展示,从粳稻成果、糯稻成果、洁田稻成果,到高产节水抗旱稻成果、高产中籼杂交成果分享,从生物育种抗除草剂节水抗旱稻,到抗除草剂小麦品种资源,再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以及未来多个科研主攻方向,都在描画厚天种业“让天下没有难种的田”的企业使命。

        顾安乐表示,截至目前,厚天种业已经针对主要粮油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储备多种粮油作物的抗除草剂新品种、系600余个,除具备高产稳产优质抗逆等标准优良性状外,这些品种还集成了抗病、低镉吸收、耐贫瘠等优良性状。

        顾安乐表示,厚天种业与多家拥有现代化科技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共同合作,充分利用作物性状高效筛选、分子生物辅助选择信息化育种等现代农业新技术,培育高产、优质、环境友好型的作物新品种,并坚持以优质品种推广,药剂匹配,技术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同时,以种业的发展为出发点,以种药肥全程服务方案为核心,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化种业公司。

先达股份:打造中国一流种药一体化公司

        目前我国采用化学除草的面积已达到播种面积的80%以上,基本上形成了以化学药剂防除为主的田间杂草防除技术体系。然而部分地区“超级杂草”的出现,也使得化学除草剂的应用效果遭受严重挑战,已有70多个国家报道了262个杂草品种对一种或者多种除草剂产生了抗性。杂草抗性正在挑战现有除草剂的价值,新型除草剂的研发已经是刻不容缓。

        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现全在“面向耐除草剂性状作物新化合物的开发”的报告中指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与抵抗性风险靶标新化合物的结合是解决之道。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尖端的生物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诸多研究领域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改良、生态环境改善等诸多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看到其无限的技术潜力,抗除草剂作物的开发与应用将会成为降低杂草危害非常重要的途径,特别是选择低抗性风险的创新化合物和耐除草剂作物的结合,潜力更加巨大。我国常年有近14亿亩的田地是使用化学除草的方式,抗除草剂作物与新除草剂化合物结合的市场未来前景可期。

        目前 ,在抗咪唑啉酮除草剂作物中,大面积种植的有抗咪唑啉酮玉米、油菜与甜菜,特别是抗咪唑啉酮水稻于2002年商品化种植后,引起美国南部地区水稻生产的革命,成功解决了最难治的杂草稻及其他杂草。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布局生物育种抗除草剂作物的企业,先达股份是世界上咪唑啉酮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主要的原药生产供应商,也是此类除草剂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商,早在2014年就与深圳前沿实验室结缘,开始抗咪唑啉酮作物的试验。2017年开始,依托咪唑啉酮原药和制剂的优势,与拥有抗咪唑啉酮类水稻品种的种子公司合作,启动了甲氧咪草烟在水稻上的扩作登记。

        王现全表示,先达股份在“种药”一体化模式上不断探索,将与顶级生物技术公司紧密合作,和前沿实验室合作,强强联合,共同打造新型商业模式,形成“专利化合物+专利生物技术种子”的双专利模式,打造中国一流种药一体化公司。

玉米大豆间作洁田模式可解决“一体化除草”难题

        一行行玉米、一垄垄大豆在阳光下茁壮生长,目之所及,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这个场景来自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一处试验田。这就是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冯玲洋博士口中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洁田模式的试验示范田,凝聚了14年耐除草剂大豆玉米的洁田技术和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的结晶。这种种植模式,在玉米不减产的前提下,一亩地能多收300多斤大豆。

        随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更新迭代,这种大豆玉米间作新农艺,便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洁田模式”,不仅田间配置规范、品种适宜、减少人力投入,还可以实现一体化除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矛盾,实现大豆玉米兼容发展,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冯铃洋表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秘诀是选创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

        面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怎么保证出苗、怎么收获、如何除草的现实挑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洁田模式,作为一项复合种植绿色防控丰产高效技术模式,使得除草方式根本转变,全程机械化,实现了节本增效。经权威鉴定,每亩节约成本37元/亩,提高除草效率62%。

        冯铃洋博士这样说过,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到祖国有玉米的每一个地方,能够看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洁田模式,播种规范,密度适宜,豆盛草少,长势绿油油的一片。

生物技术培育抗除草剂作物是控制草害新途径

        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科长、二级研究员,江苏省杂草研究会理事长张绍明作“长江流域水稻田杂草发生现状及防控対策”报告。

        长江流域稻麦连作面积大,直播等简化栽培方式快速发展,千金子、杂草稻发生危害日益严重。长江流域对稻田杂草防除工作十分重视,在充分发挥农业措施控草作用基础上,不断优化化学除草技术和推广新除草剂品种,化学除草面积不断扩大,但草害依然严重。草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粗放的栽培方式、不完善的除草剂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的杂草抗药性。

        据研究,中国水稻田已有10多种杂草对常用的一些除草剂产生抗性。如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双草醚等药剂产生高水平抗性;鸭舌草、异型莎草等对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产生低至中等水平的抗性;千金子对氰氟草酯产生极高水平的抗性。

        在当前农药减量施用、农业提质增效不断推进的形势下,稻田杂草高效用药防除是关键。张绍明指出,需开发除草剂新品种新剂型。筛选新型土壤封闭除草剂、禾阔双除一次性除草剂、“封杀混配”除草剂,筛选水分散粒剂、泡腾颗粒剂,筛选适用于植物无人机的飞防剂型。

        使用生物技术培育抗除草剂作物是控制农田草害的新途径。如金粳系列水稻,在江苏于2016年开始示范种植,至今已有7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种植面积已达500万亩左右,使用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咪唑乙烟酸、甲氧咪草烟及其复配剂等防除稻田杂草稻等杂草效果显著。同时,洁田系列水稻在安徽、江苏都有一定面积的种植,使用甲咪唑烟酸及其复配剂等防除稻田杂草效果显著。 

直面新常态  穿越逆周期

        当“非常态”成为“新常态”,农资行业再次进入商业深度焦虑周期。增长成为绝对刚需,增长突围成为行业命题。2022农资市场变化背后的本质呈现,不确定性对诸多渠道商而言是一次真正意义的“洗礼”。“非常时期”要有“非常行动”,跑赢竞争对手就要把先发优势转换为压倒性优势。能力,是驱动增长的关键要素。

        行业观察家、美立方智业机构CEO沈祥丰在“农资经销商增长突围方法论”报告中总结了八句话:一是重新审视渠道价值;二是赢之道,选择大于一切;三是明晰厂商关系的本质;四是渠道使命与主营业务的再定义;五是基本面/基本功决定渠道成长的“基本盘”;六是数字化转型是渠道的必修课;七是市场呼唤渠道品牌;八是穿越逆周期:渠道活命建议。 

打造差异化大品

        未来企业要么价值创新,要么成本领先。打造差异化大品,合肥一公里品牌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庆东在“把握稀缺资源打造行业大品”报告中提出,大品≠单品,大品≠新品,大品≠爆品,大品≠量大产品。差异化大品战略就是创造第一。战术层面上立足产品“卖点”和产品“买点”。打造差异化大品的四大市场机会是未被发掘的需求、技术创新机会、消费升级机会、产业跨界机会。企业的大品最高境界是将其品牌做成产品的代名词,要做到理念统一化、效果地头化、工具齐全化、动作规范化、证据链条化、传播及时化。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