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是为害作物生长的重要有害生物之一。目前,我国杂草防除仍以化学方式为主,难以实现高效、安全的目标,而且新的除草剂研制难度较大。在3月17日第十九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的生物育种产业化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香菊表示,耐除草剂作物的研发将为行业提供新的方向,使杂草管理进入新的时代。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草害发生面积为14.6亿亩,尽管防治了16.6亿亩,但仍造成粮食减产362万吨,带来2200多亿元的直接损失和防控投入损失。李香菊指出,2021年,我国种植业用药中除草剂占40%以上,主要作物化学除草率甚至达到100%。但目前登记的除草剂仍然不能满足作物高效、安全防控的需求,突出的矛盾表现为杂草种群复杂,但除草剂防治谱却比较窄。另外,当前除草剂还存在选择性指数低、一些除草剂的土壤残留期长、对抗性杂草防除效果差、适用于轻简化栽培的药剂少等问题。同时,除草剂创制难度在增加,一般一个新药的研发要消耗2.56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开发周期超过9年,筛选成千上万的成分才能发现一个新的除草剂有效成分。“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其他耐除草剂创制手段进行耐除草剂作物研发成为行业新的方向。”李香菊说道。
目前,全球转基因作物的推广面积从1996年的170多万公顷,增加到2019年的1.904亿公顷,增长了112倍。一些国家转基因作物的应用率已经接近饱和。从性状来看,耐除草剂性状和复合抗虫耐除草剂性状是转基因作物的主要性状。2019年,耐除草剂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8150多万公顷,占转基因作物的43%,抗虫耐除草剂作物占比达到45%。其中,耐草甘膦的性状是耐除草剂作物的主要性状,有14种作物或植物培育出了耐草甘膦转化体,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应用面积较大。
“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种植将使杂草管理进入新时代,真正实现选择性防除和节本增效增产,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李香菊表示,国外种植的耐除草剂大豆仅需喷施1~2次草甘膦就能起到良好的杂草防控效果,而常规作物除草剂的应用量需达到3~5次,除草成本每公顷将增加700多元。
巴西种植的耐草甘膦大豆获得了较大的收益。自1996年开始商业化种植耐草甘膦大豆以来,巴西2019年的耐草甘膦大豆面积就超过了3600万亩,使巴西大豆平均增产26%。
李香菊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转化体中,有14个含有耐除草剂基因,包括11个玉米转化体和3个大豆转化体。大部分转化体已经育成了适应于不同生态类型区的作物品种。“我们从2018年开始就对多个转化体进行多地田间小区实验,这些转化体都对除草剂具有非常好的耐受性,其中大部分的转化体能耐受草甘膦推荐剂量的4倍。也就是说,在这些推荐剂量下,对作物是安全的,而且除草效果达到或是超过了常规效果。”
李香菊指出,耐除草剂作物将引起产业的变革,草甘膦、草铵膦使用量将明显增加,有缺陷的除草剂将逐渐边缘化或禁限用。“种子+农药+种植指导”的模式将是耐除草剂作物推广的有效模式。采用种子标识加除草剂标识的双标识制度将保证应用安全和除草剂高效。同时,根据中国小农户的生产现状,整县域推进耐除草剂作物的种植将是未来的重点推广方式。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