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唑草酮
发布日期:2019-06-21 作者:中农立华原药

       唑草酮(其它名称:福农、快灭灵、三唑酮草酯、唑草酯)是由美国富美实(FMC)公司开发的三唑啉酮类除草剂。

唑草酮性质

1.1  理化性质

       原药外观:粘性黄色液体;密度:1.457 g/cm320℃);沸点:350355℃;熔点:-22.1℃。

1.2  作用机理

       本品是通过抑制原卟啉氧化酶,从而使膜分裂。在禾谷类作物上使用,用于苗后叶面处理,使敏感阔叶杂草传导受阻而很快干枯死亡。对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安全。

1.3  作用特点

       (1)可用于小麦、大麦、水稻、玉米等,因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仅为几小时,故对下茬作物亦安全。

       (2)杀草速度快,受低温影响小,用药机会广。

       (3)有良好的耐低温和耐雨水冲刷效应,可在冬前气温降到很低时用药,也可在降雨频繁的春季抢在雨天间隙及时用药,是麦田春季化除的优良除草剂。

       (4)唑草酮的药效发挥与光照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施药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药效充分发挥,阴天不利于药效正常发挥。气温在10℃以上时杀草速度快,23天即见效,低温期施药杀草速度会变慢。

1.4  防治对象

       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如猪殃殃、野芝麻、婆婆纳、苘麻、扁蓄、藜、红心藜、空管牵牛、鼬瓣花、酸模叶蓼、柳叶刺蓼、卷茎蓼、反枝苋 、铁苋菜、宝盖菜、苣荬菜、野芝麻、小果亚麻、地肤、龙葵、白芥等杂草。对猪殃殃、苘麻、红心藜、荠、泽漆、麦家公、空管牵牛等杂草具有优异的防效,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等具有很好的活性。

1.5  应用事项

       (1)适宜施药时期:杂草23叶期为最佳用药时期,小麦拔节期后禁止施药。

       (2)唑草酮只对杂草有触杀作用,没有土壤封闭作用,在用药时期上应尽量在田间杂草大部分出苗后进行。

       (3)小麦在拔节期至孕穗期喷药后,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斑点,但施药后1周就可恢复正常绿色,不影响产量。

       (4)由于唑酮草酯受作用机理(无内吸活性)所限,喷雾时力求全面、均匀,使全部杂草充分着药,其对施药后长出的杂草无效,不可应用于阔叶作物。

制剂情况

2.1  田间药效登记情况

       根据药检所数据显示,唑草酮在我国的第1个田间药效试验登记是在2006621日,截止到2019618日共有336个药效试验在国内登记,其中59个仍在有效期内。从2009年开始唑草酮田间药效试验数量突增,在2015年出现最高。资料显示,在20182019年暂无新的试验登记。

       登记试验中,单剂有130个;混剂有205个,剂型以可湿性粉剂、悬乳剂、水分散粒剂为主。主要复配产品为双氟磺草胺、24氯钠、苯磺隆等。

2.2  制剂登记证

       美国富美实公司于2005714日在我国取得95%唑草酮原药、40%唑草酮干悬浮剂的临时登记;截止到今,国内唑草酮制剂登记证在有效期内的共计109个,其中单剂47个,混剂62个。

       根据药检所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在有效期内唑草酮制剂登记,主要复配产品为双氟磺草胺、24氯钠等。

结束语

目前国内唑草酮原药登记证在有效期内的共有18个,实际生产厂家较为集中。据统计,20182019年国内市场消耗唑草酮原药数量在100 t左右,近些年,除草剂市场风起云涌,唑草酮的市场受到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是发展仍旧不容忽视,特别是唑草酮复配制剂的开发与发展值得企业关注。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