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3-08-30 信息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方雅琴

 

       目前,我省大面积水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是穗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抓住适期及时开展综合防治。水稻抽穗前后要防治的病虫害主要有稻曲病、穗稻瘟、穗腐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水稻穗期病虫害发生与天气有很大关系。据江苏省气候中心预测: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全省范围内有4次降水过程,发生时段分别为8月下旬前期、8月下旬后期、9月上旬中期和9月上旬后期。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也是台风等灾害性气候多发季节,期间预计有1~2个台风影响我省,可能有1个影响较重。从天气预报看,穗期气候总体十分利于穗稻瘟、稻曲病流行,也利于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等迁飞性害虫繁殖危害。据江苏省植保植检站预测,今年水稻穗期以稻瘟病、稻纵卷叶螟、褐飞虱为主的重大病虫总体呈偏重发生趋势,尤其穗稻瘟在大部分地区的感病品种上流行风险大,稻纵卷叶螟在沿太湖、沿江地区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褐飞虱在苏南、沿江及沿海局部有重发风险。

稻曲病

       稻曲病仅发生在水稻穗部,危害部分稻粒,形成墨绿色或橄榄色菌块,上面布满墨绿色粉末。病穗上少的有1~2个病粒,多的有十多个病粒。病粒会产生毒素,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病菌主要在水稻破口期前6~10天侵入,水稻扬花闭颖后一般不能再侵入,田间染病稻粒不再增加。水稻破口后9~12天开始显症。

       稻曲病的发生与品种、施肥及气候条件等关系密切。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遇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和流行。杂交稻及粗秆大穗型品种易感病。施氮量大时水稻生长过于繁茂嫩绿,抗病能力减弱,尤其是在后期施氮量偏多时发病重。

       防治稻曲病的适期是水稻破口前5~7天,这是一个倒推的时间。一般剑叶与倒二叶叶枕相平后3天左右,大概在剑叶叶枕超出倒二叶叶枕2~3厘米时;或者全田三分之一茎蘖的剑叶全部抽出时,此时距水稻破口约为7天。防治稻曲病,要把握关键时期在发病前用药预防,发病后没有有效药可以治疗。

       防治稻曲病的药主要有四类,一是三唑类,如“爱苗”苯甲·丙环唑、“欧博”氟环唑、“富力库”戊唑醇、己唑醇、腈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对水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用量不能过大、施药后短期内不能出现强降温低温天气,否则容易对水稻生长造成过度抑制,影响抽穗、灌浆和结实。二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如肟菌酯、啶氧菌酯、烯肟菌胺等。将三唑类药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混用或混配,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更好,而且还能减轻唑类杀菌剂对水稻生长的过度抑制。生产上可供选用的混配剂有“爱可”烯肟·戊唑醇、“拿敌稳”肟菌·戊唑醇、“法砣”啶氧·丙环唑、“禾技”戊唑·嘧菌酯、“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等。三是铜制剂,如“铜高尚”碱式硫酸铜、琥胶肥酸铜、络氨铜等。铜制剂在稻叶有水时或施药后短时间内遇雨施用易产生药害,不要在雨前和早晚稻叶上有露水时施药。四是生物农药。如“菌刀”井冈霉素等。

穗稻瘟

       穗稻瘟包括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水稻穗期重点要防治的是穗颈瘟,发生严重时可造成绝收。该病主要危害水稻穗颈部,使穗颈部变成褐色并坏死,输送到穗子的养分通道被阻断,造成病部以上的穗子枯死,形成枯白穗。

       对水稻穗颈瘟,防重于治,错过防治适期用药产量损失大。防治该病首次用药的适期是破口初期(破口株率在5%~10%)。如果破口抽穗期有连续阴雨天气,可以将首次用药的时间提前,结合稻曲病防治用药,可以选用三环唑、稻瘟酰胺、春雷霉素等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药。首次用药后5~7天(齐穗期)用第2次药。一般坚持两次用药不动摇,以后根据天气条件、水稻抽穗进度、前期所选药种等酌情用好第3次药。

       防治穗稻瘟的药有三环唑、“仓田满收”春雷霉素、稻瘟酰胺、稻瘟灵、嘧菌酯、“稻清”“米猛”吡唑醚菌酯等。三环唑只有保护作用,没有治疗效果,宜与有治疗效果的药混用或混配,如选用“昂扬”稻瘟·三环唑、春雷·三环唑等。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的内吸传导性差,放在齐穗期大部分稻穗抽出时施用效果更好,或选用混配剂“华特道优”嘧菌·噻霉酮、稻酰·醚菌酯等。另外,还要注意稻瘟灵的抗性问题,在稻瘟病病菌对稻瘟灵产生抗性的地区,宜换用其他药防治。

穗腐病

       在我国,2008年前穗腐病仅零星发生,之后在浙江、安徽、江苏、黑龙江等稻区的部分品种上严重发生。该病一般在水稻破口抽穗期侵染,齐穗后4~5天显症,只侵染花器和幼颖。症状为整穗或部分谷粒颖壳变成褐色或黑色,病米粒中部会出现黑斑,常自然开裂,由于内容物较松散,加工时碎米多。该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由镰刀菌侵染引起,镰刀菌会产生伏马菌素,对人畜有毒害,病米粒多时不能食用。

       穗腐病发生与天气条件、水稻品种等因素有关。高温加上适量降雨穗腐病易发生。一般粳稻、籼粳杂交稻比籼稻和籼型杂交稻易感病,大穗、紧穗型品种(组合)比穗型松散的易感病,扬花灌浆期长的比短的易感病。

       防治水稻穗腐病,应在水稻孕穗后期结合稻曲病等病害的防治用药1次,视天气情况于抽穗至乳熟期再用药1次,遇雨抓住雨隙用药。可以选用戊唑醇、“爱苗”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或将这些唑类药与甲基硫菌灵等药混用防治。

稻纵卷叶螟

       据江苏省植保植检站调查,8月5~24日苏南、沿江地区普遍出现五(3)代第2个明显成虫峰,峰期亩蛾量300~1,500头,近期蛾峰仍在持续;田间虫卵量较高,系统及大田调查,百穴虫卵量在30~200头·粒,局部高的达300~1,000头·粒,远超大发生指标,田间卷叶率1%~5%,高的达10%~30%。重发区域在水稻抽穗前后要加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齐穗后剑叶逐渐老健,可以不再用药防治。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适期是卵孵高峰期至1~2龄幼虫高峰期,虫龄大时防效会下降。目前田间世代重叠,发现田间新增卷叶和新增白叶较多时及时用药;或者在蛾峰过后1周左右用药。

       水稻抽穗前后防治稻纵卷叶螟,可以将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茚虫威、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等药混用;或者直接选用混配剂,常用的混配剂有阿维·甲虫肼、阿维·氰虫、阿维·茚虫威、甲维·茚虫威、阿维·抑食肼、甲维·抑食肼等。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也可以选用。“国腾”四唑虫酰胺、“9080”四氯虫酰胺、“康宽”“优福宽”氯虫苯甲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良好防效,并能兼治大螟、二化螟等螟虫。稻纵卷叶螟世代重叠,或者已对双酰胺类药产生中等以上水平抗性时,可以将这类药与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混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常用的混配剂有“亮泰”阿维·氯苯酰、甲维·氯虫苯等。

稻飞虱

       水稻生长中后期发生的稻飞虱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重点要防治的是褐飞虱。虽然前期褐飞虱基数不高,但8月中旬以来田间虫量持续上升,要密切关注田间虫情及时用药。

       防治稻飞虱,宜掌握在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盛期用药。目前用于防治稻飞虱的药有呋虫胺、噻虫胺、烯啶虫胺等新烟碱类,吡啶甲亚胺类的吡蚜酮,以及“佰靓珑”三氟苯嘧啶、“特福力”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等。褐飞虱对吡蚜酮、呋虫胺、噻虫胺等药已产生中等至高水平抗性,不能单用,要与其他速效性药混配使用。“佰靓珑”三氟苯嘧啶是目前防治稻飞虱比较好的药,内吸传导性好,作用速度快,而且持效期长,在稻飞虱虫量大时可以优先选用。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以延缓抗药性发展。

穗期综合用药

       水稻穗期要防治的病虫害较多,可以采取综合用药的策略来防治。江苏省植保植检站要求: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要以“三病三虫”为重点,在水稻破口初期和齐穗期,根据天气条件、水稻品种及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开展1~2次总体防治。

       淮北及丘陵籼稻区,要以稻瘟病、稻曲病、螟虫为主攻对象,细菌性病害发生区及时用药封控。破口初期可组合使用三环·嘧菌酯、咪铜·氟环唑、氯虫苯甲酰胺等药,齐穗期可组合使用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甲氧·茚虫威等药,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霉酮、噻唑锌、噻菌铜等药统一防治或单独防治。

       沿江及太湖稻区,要以稻瘟病、稻纵卷叶螟、褐飞虱为主攻对象。破口初期可组合使用三环·氟环唑、甲维·茚虫威、三氟苯嘧啶等药,齐穗期可组合使用稻瘟·戊唑醇、阿维·氯苯酰、吡蚜·呋虫胺等药。

       里下河及沿海稻区,要以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为主攻对象,兼顾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破口初期可组合使用稻瘟·三环唑、咪铜·氟环唑、噻呋酰胺、甲氧·茚虫威、三氟苯嘧啶等药,齐穗期可组合使用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四唑虫酰胺、吡蚜·呋虫胺等药。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