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是世界和我国葡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严重,造成病叶焦枯早落,枝条生长不良,易受冻害,影响树势、品质和产量,直接降低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系统认识葡萄霜霉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葡萄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1 病症
葡萄霜霉病可以浸染葡萄的任何绿色部分或组织,但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花序、花蕾、新稍、幼果等幼嫩组织。霜霉病最易识别的特征,是在叶片背面、果实病斑、花序或果梗上产生白色霜状霉层。
1.1 叶片染病
叶片染病病部油浸状,角型,淡黄色至红褐色,限于叶脉。发病5 天后,病斑部位反面形成密集白色霉层(白粉病叶子的双面都有白粉);病叶是果粒的主要侵染源;严重感染的病叶造成叶片脱落,从而降低果粒糖分的积累和越冬芽的抗寒力。
1.2 嫩梢染病
嫩梢同样出现油(或水)浸状病斑,表面有黄白色霉状物,但较叶片稀少,病斑纵向扩展较快,颜色逐渐变褐,稍凹陷,严重时新梢停止生长而扭曲枯死。
1.3 幼果感病
幼果感染病部变成淡绿色,后期病斑变深褐色下陷,长出白色霉层,果实变硬萎缩;果实半大受害,延及果梗,病部变褐凹陷,皱缩软腐易脱落;果实着色近成熟期,一般不受害。
2 发病条件
葡萄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内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在适宜条件下卵孢子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经气孔侵入。一般接近地面的叶片最先感染发病。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10天左右的潜伏期,进行再次侵染。如环境条件适宜,病菌在整个葡萄生长期内能不断重复侵染。一般6月份开始发生,8~9月达到发病高峰,如果连续两旬降水量之和超过100 mm,该病必将大流行,另外葡萄园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畅,栽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施氮肥偏多的果园霜霉病发生较重。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感病程度不同,欧亚品种群的葡萄易感病,欧美杂交品种较抗病。
3 综合防治技术
主要目标是防止该病造成早期落叶及幼果受害。
3.1 选用抗病品种,壮树防病,减少病原
3.1.1 选用抗病品种
葡萄不同的品种对霜霉病感病程度不同,一般欧美种葡萄较抗病,欧洲亚种的葡萄较易感病。建园时选用抗病品种。
3.1.2 果园管理
合理密植,科学修剪,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合理负载,提高浆果质量;果实套袋。果实套袋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霜霉病的危害。为减轻幼果期病菌侵染,套袋宜早不宜迟。雨季注意排水,降低湿度,同时注意减少土壤越冬孢子被雨溅到叶片上的机会。此外,多施磷、钾肥,酸性土壤多施生石灰,均可提高树体的抗病力。
3.1.3 清除病源
葡萄霜霉病的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2年。因此随时清园,及时剪除、烧毁病叶、病枝、病果,减少传染源。秋末和冬季,结合冬前修剪,彻底清园,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越冬菌原体。
3.2 生长季喷药防治
3.2.1 喷药预防
发芽前,全树喷布5°Bè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菌,这是全年防治霜霉病的重要措施。当田间出现有利于霜霉病菌侵染的条件而尚未发病前,适当喷洒一些保护性药剂进行预防,对霜霉病预防好的药剂有:速成木醋液(20 L水对50 mL木醋液)、1∶0.7∶200波尔多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8%科博、80%必备等,每隔7~10 天喷1次,连续用药3~5次,以后用药看天气情况而定,若遇连续阴雨要继续用药,这样能收到很好的防病效果。由于病菌从叶片背面气孔侵入,因此叶片背面是喷药的重点,最好叶的两面都要喷洒均匀就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3.2.2 发病期间喷药
发病后立刻喷施治疗剂。25%阿米西达1,500倍液、50%烯酰吗啉2,500倍液、克露600~750倍、抑快净2,000~2,400倍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速成木醋液(20 L水对木醋液70 mL+米醋30 mL,下午16:00以后喷布),每7天喷1次,共喷3~4次效果明显,上述药剂交替使用可有效进行防治。
3.3 发生霜霉病后紧急处理方案
3.3.1 花前花后霜霉病感染花序或幼果时应急措施
发现花序或幼果期感染霜霉病,立即用50%金科克1,500倍液处理花序或果穗,摘除病叶;3天左右,整园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如42%代森锰锌+50%金科克3,000倍液。
3.3.2 霜霉病比较普遍,应紧急施用3次药剂
第1次用药: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如80%水胆矾石膏600倍液+50%金科克3,500倍液。第2次用药:在第1次用药后5天,一般单独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25%精甲霜灵2,000倍液。第3次用药:在第2次用药后5天,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如90%三乙膦酸铝8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液。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