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抗性杂草调查组调查:截至2023年,全球97种作物中,已有267种杂草的515个抗性生物型杂草已经进化出对31种已知除草剂作用位点中的21种(共165种除草剂)产生抗药性。
1 中国杂草抗性现状
中国杂草抗药性发展同样迅速,目前已报到29种(45个生物型)杂草抗药性对8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产生抗药性,并且由于中国单位面积下用药水平高,抗性杂草种类、抗性指数(耐药倍数)均在快速提升。
上图为世界抗性杂草分布,颜色越深代表抗性种类越多,中国处于杂草抗性迅速发展阶段。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草甘膦抗性杂草有长芒苋、具瘤苋、芒稷、两耳草、牛筋草、小飞蓬、野塘蒿、豚草、三裂叶豚草、瑞士黑麦草、多花黑麦草、长叶车前、猩猩草、假高粱、类黍尾稃草。我国草甘膦抗性杂草主要有问荆(节节草)、李氏禾(游草)、田旋花、刺儿菜、小飞蓬、竹叶草、黄鹌菜、通泉草、鸭跖草、马齿苋等。
2 抗性杂草治理方案
图1 草铵膦全球需求增长趋势
由于抗性治理的需要,草铵膦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随着生产成本的优化,草铵膦全球销售额从2012年的4.5亿美元升至2020年的10.50亿美元,是增长最快的除草剂。
草铵膦的优点:
草铵膦作用机理独特(GS抑制剂),抗性演变缓慢,具有速效性强,控草期较百草枯、敌草快持久,毒性低,用量低,性能稳定不挥发,遇土钝化等诸多优势。
草铵膦的缺陷:
单一成分无法满足所有除草需求,草铵膦也不例外,草铵膦存在低温效果差(极性强,低温下难穿过杂草的蜡质层和膜系统),干旱条件下效果差(杂草蜡质层厚),多年生禾本科、大龄禾本科杂草易反弹等缺陷,单剂草铵膦只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才能发挥出较好效果。
3 颇具潜力的草铵膦制剂
草铵膦是过去10年增长最快、未来10年最有潜力的除草剂成分,那么,什么是未来10年颇有潜力的草铵膦产品呢?
双铲®配方科学:
双铲®保留了草铵膦的安全速效低残留的优势,并且通过精心配方筛选,补足了草铵膦的缺陷,使其提升了低温下除草性能和对多年生禾本科、大龄禾本科杂草的彻底性。
双铲®效果为何优于一般产品呢?一是配方科学,协同增效;二是助剂、含量全面保障。
双铲®的协同增效明显,植物上表皮蜡质层和表皮是阻止叶片吸收外来化合物的重要屏障,特别是对草铵膦等极性化合物的吸收,同时原生质层也严重影响杂草对草铵膦的吸收。
而二苯醚类除草剂能氧化和干扰细胞膜,影响膜的渗透能力。Pereira等研究表明,二苯醚类除草剂能够增加极性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双铲®加入乙羧氟草醚,大大提升了低温下草铵膦的渗透能力,同时对抗草甘膦阔叶杂草也起到了很好的除草效果。除乙羧氟草醚外,双铲®特别添加高效氟吡甲禾灵,与精喹禾灵不同,高效氟吡甲禾灵虽然生效较慢,但有数据表明,其在低温下和针对大龄禾本科杂草时的表现优于精喹禾灵。
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加入大大提升了控草期,将普通精草铵膦只有2周左右的控草时间,延长到了1个月以上(降水频率、杂草密度不同,控草时间会有变化)。
双铲®质量过硬:
除了配方科学,双铲®在制剂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使用比利时进口助剂,降低表面张力,喷雾时雾滴大,沉降快,非常适合灭生除草,安全性高,不易熏蒸飘移伤及果树、作物。且双铲®制剂比重很大,已经达到了1.17以上,大比重使得打药时喷雾沉降更快更稳,效果好,不飘移。
投料方面,双铲®也选择给足优惠,按照合规范围内上限投料,保证每一瓶双铲®,都能打出超过一瓶的效果!
双铲®的优点总结:
双铲®由扬农化工研发生产、中化作物全国独家代理,现已开放全国招商,欢迎垂询。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