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发布日期:2024-03-14 信息来源: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

 

       据预测,2024年棉蚜、棉叶螨、蓟马、棉铃虫、棉盲蝽、苗病(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等)、黄萎病、铃病(疫病、炭疽病、红腐病等)将在各棉区普遍发生,烟粉虱、斜纹夜蛾、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蛴螬等)、枯萎病、红叶茎枯病、甜菜夜蛾等病虫害局部发生。为做好2024年棉花病虫害防控工作,保障棉花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1  防控目标

       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专业化防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

2  防控策略

       突出做好播前和苗期预防、蕾铃期控害。优先采用抗(耐)性品种、种子处理、生态调控、农艺措施、生物防治等技术,充分发挥棉花自身补偿能力和自然天敌持续控害能力;优先选用生物源和环境友好型农药,推行达标用药、精准施药,实现控害保铃保产。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3  防控重点

       (1)西北内陆棉区。包括新疆、甘肃棉区。重点防治棉蚜、棉叶螨、蓟马、棉盲蝽、棉铃虫、苗病、黄萎病、铃病,密切关注烟粉虱、甜菜夜蛾、枯萎病。

       (2)黄河流域棉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山西和陕西棉区。重点防治棉蚜、棉盲蝽、棉铃虫、烟粉虱、棉叶螨、苗病、铃病,密切关注蓟马、甜菜夜蛾、黄萎病、枯萎病。

       (3)长江流域棉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棉区。重点防治棉盲蝽、棉叶螨、棉铃虫、棉蚜、斜纹夜蛾、苗病、铃病,密切关注黄萎病、枯萎病、红叶茎枯病、蓟马、烟粉虱、红铃虫、甜菜夜蛾。

4  防控措施

4.1  预防控制技术

       (1)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优先选用抗虫棉兼抗(耐)病性较好的优质高产品种,并适时播种预防苗病。

       (2)种子处理。针对苗期主要病虫种类,选用适宜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种子处理剂,杀菌剂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吡唑醚菌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用芸苔素内酯、赤·吲乙·芸苔、氨基寡糖素等。

       (3)生态调控和生物多样性利用。西北内陆棉区在田边和林带下种植苜蓿等植物,保留田埂边碱蓬、苦豆子、甘草、骆驼刺、罗布麻、新疆大蒜芥、顶羽菊等植物带,其他棉区田边或条带种植蛇床草、波斯菊、百日菊等显花植物,引诱、涵养天敌,增强天敌对棉蚜、棉铃虫、棉叶螨和棉盲蝽等害虫的控制能力。棉铃虫常发区棉花套种玉米,地边种植苘麻条带,诱集棉铃虫成虫产卵,集中杀灭。在棉田周边、田埂种植早熟芥菜型油菜、红花、向日葵诱集带可阻隔或集中诱集防治棉蚜、牧草盲蝽等害虫。

       (4)天敌保护和利用。一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棉花生长前期注重保护利用棉田自然天敌,小麦、油菜收获后,秸秆在田间放置2~3天,促进瓢虫、草蛉等天敌向棉田转移。苗蚜发生期,当棉田天敌单位(以1头天敌瓢虫、2头蚜狮、4头食蚜蝇、6头蜘蛛、120头蚜茧蜂为1个天敌单位)与蚜虫种群数量比,西北内陆棉区高于1︰360时,不施药防治,充分发挥天敌控害作用。二是人工释放天敌。棉铃虫成虫始盛期人工释放卵寄生蜂螟黄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次放蜂10,000头/亩,降低棉铃虫幼虫量。在棉花叶螨点片发生期,每个中心株挂一袋胡瓜钝绥螨、巴氏新小绥螨等捕食螨,每次释放100,000头/亩,控制棉叶螨发生。

       (5)理化诱控。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至末代成虫末期,棉田和周边寄主作物田连片使用棉铃虫性诱剂,一是交配干扰,每3亩设置1套高剂量性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傍晚至日出定时喷施性信息素。二是群集诱杀,每亩设置1个挥散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长江流域棉区斜纹夜蛾常发区,连片使用斜纹夜蛾性诱剂,每亩1个挥散芯和夜蛾型诱捕器,群集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三是连片施用生物食诱剂,于夜蛾科害虫(棉铃虫、地老虎、甜菜夜蛾等)主害代羽化前1~2天,以条带方式滴洒,每隔50~80米于1行棉株顶部叶面均匀施药,可诱杀成虫。

       (6)农艺措施。清洁田园,棉花收获后及时清除棉秆和病虫残体。秋季深翻,有条件的棉区秋冬灌水保墒,压低病虫越冬基数。清除田边无保育天敌功能的杂草,中耕除草,减少害虫的转移危害。西北棉区合理布局棉田,提倡棉花与冬小麦间作,尽量避免棉花与大面积的春玉米、加工番茄、十字花科作物邻作,并远离集中连片的温室大棚,减少棉铃虫、棉盲蝽、烟粉虱转移为害。

4.2  合理用药技术

       (1)棉蚜。当益害比低于防治指标时,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达5 %~10 %时,或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时,进行药剂点片挑治。伏蚜单株上中下3叶蚜量平均200~300头时,全田防治。合理选用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双丙环虫酯、吡蚜酮等药剂交替使用。

       (2)棉叶螨。点片发生时或有螨株率低于15%时挑治中心株,有螨株率超过15%时全田防治。药剂选用乙螨唑、阿维菌素等杀螨剂。

       (3)蓟马。苗期和蕾期以烟蓟马为主,主要通过噻虫嗪、吡虫啉等种子包衣防治。花铃期以花蓟马为主,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噻虫嗪等喷雾防治。

       (4)棉盲蝽。以保蕾保顶尖为重点,达标用药。防治指标:西北内陆棉区以牧草盲蝽为主,百株虫量蕾期12头、花期20头、铃期40头;黄河流域棉区以三点盲蝽、绿盲蝽为主,百株虫量蕾期5头、花铃期10头;长江流域棉区以绿盲蝽、中黑盲蝽为主,新被害率3%或百株虫量5头。由田边向内施药,药剂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啶虫脒、噻虫嗪、氟啶虫胺腈等。

       (5)棉铃虫。优先选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印楝素、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茚虫威、氟铃脲等。

       (6)苗病。以种子包衣预防为主,选用咯菌腈、精甲霜灵、嘧菌酯等拌种。发病初期尤其是遇低温阴雨天气时及时药剂防治,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噁霉灵等喷施。

       (7)黄萎病和枯萎病。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种子包衣。苗期至蕾期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乙蒜素等喷施或随水滴施。

       (8)铃病。发病前或初见病时,以花蕾和幼铃为重点喷药预防,或花铃期雨前预防、雨后及时喷药控制,药剂可选用三乙膦酸铝、多抗霉素等。

5  注意事项

       (1)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注意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

       (2)根据棉蚜、棉叶螨等害虫的抗药性监测结果,合理选用、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药剂,避免一季多次使用同一药剂。

       (3)严格遵守农药使用操作规程,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