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北地区大豆春播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2024-04-16 作者: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月以来,东北大部气温偏高2~4℃,土壤化冻较快,墒情总体适宜。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东北大部气温正常、降水量10~25毫米,利于积雪融化、土壤化冻和整地备播。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降水量50~100毫米,加之冬季积雪较厚,局地可能出现阶段性春涝,影响适时整地春播。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大豆生产特点,各地要以“五良”融合为核心,适时适墒播种、构建高产群体,为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  合理轮作,精细整地

       在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米-米-豆、米-豆、米-豆-麦、米-豆-薯轮作。采取轮作的地块,要根据前茬作物种类及用药情况,防止除草剂药害发生。无法避免重茬时,可通过深耕整地、更新品种、种子包衣、合理密植、均衡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式减少重茬危害。秋整地起垄地块,在土壤化冻3~5厘米时,进行顶凌镇压,防止跑墒。秋整地未起垄地块,已完成秸秆翻埋或深松作业的,可在土壤化冻5~7厘米时开展耢地封墒作业,土壤化冻12~15厘米时采用重耙或重耙与旋耕联合作业,再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未进行秋整地的地块,对于土壤墒情适宜、达到整地标准的,待土壤化冻15~18厘米时,深松、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避免跑墒。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地块,在播种前进行1次秸秆和根茬粉碎作业,使其均匀分布在垄沟内。干旱地块要少动土,采取少耕或免耕的方式灭茬播种或原垄种。低洼积水地块要及时排水降渍,确保在土壤宜耕期内完成整地作业。

2  精选良种,种子处理

       根据积温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高产、抗逆、广适性强的品种或高油、高蛋白等专用品种,杜绝越区种植。播前进行种子精选,纯度不低于98%、净度在99%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包衣,可使用以咯菌腈+精甲霜灵为主要成分的大豆种衣剂或宁南霉素水剂防控大豆根腐病;噻虫嗪与其他杀虫剂混用防治根蛆、蛴螬等地下害虫及孢囊线虫病。种衣剂和药剂拌种用量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使用。有条件的地块在临近播种时用大豆根瘤菌剂拌种,拌后24小时内播种,可用微喷设备将菌液施入种床。

3  高质量播种,合理密植

       在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除了地温适宜外,还要结合土壤水分状况,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确保大豆播在适播期。凡是墒情适宜,地温达到播种条件的,一定要适时早播、抢播。干旱地块,可采用适时“抢墒”、深种浅盖“接墒”和坐(滤)水种“造墒”等技术播种。条件允许的可原垄免耕种植。春涝地块,不能湿耕湿种,可在散墒后适时晚播密植,播种时可采取大垄种植,适当浅播浅种,并隔天轻镇压,促进早出苗。播种要严把质量关,做到精细播种、用种精量、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围绕增密、保苗,因地制宜选择大垄密植、垄三栽培、小垄密植等模式,有条件的建议采用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技术。根据当地积温条件、土壤肥力、降雨量、施肥量和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播种密度。常规栽培,黑龙江中南部地区亩保苗1.5万~1.6万株,东部地区保苗1.6万~1.8万株,西北部、北部地区亩保苗2.2万~2.5万株;内蒙古东北部极早熟区亩保苗2.2万~2.8万株,东部早熟区亩保苗1.8万~2.2万株,东部中早熟区亩保苗1.5万~1.8万株;吉林东部地区亩保苗1.6万~1.7万株,中部地区亩保苗1.2万~1.5万株,西部地区亩保苗1.3万~1.6万株;辽宁省亩保苗1万~1.2万株。密植栽培,平均密度在常规栽培基础上增加10%~20%。播种需均匀无断条,机械垄上播种时应对准垄顶中心,偏差为±3厘米。

4  高效除草,中耕提苗

       提倡苗前封闭除草,在土壤温湿度适宜时,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和降雨等因素,酌情确定除草剂施用量和施药时期,可选用异丙甲草胺、乙草胺混配嗪草酮、异噁草松等。苗后除草一般在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可使用烯草酮、精喹禾灵等。在大豆苗后茎叶除草剂喷施1周后,长势明显偏弱或受药害的,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辅以氨基酸、腐殖酸水溶肥,促进大豆幼苗生长。中耕是提高苗情质量的重要措施。一般进行3次中耕作业。第1次在大豆出齐苗后及时垄沟深松,间隔10~15天进行第2次中耕,封垄前完成最后1次中耕,可选择双杆尺、起垄铧、挡土板,起到散土、灭草、培土作用。

5  科学施肥,适时灌溉

       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分层测深施肥相结合,适当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亩施化肥12~18千克,其中氮、磷、钾比例为1︰1.1~1.5︰0.5~0.8。底肥分层侧深施,上层施于种下5~7厘米处,肥量占底肥的1/3;下层施于种下10~12厘米处,肥量占底肥的2/3。积温较低的冷凉地区,适当降低下层施肥比例。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微生物复合菌剂+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生物菌肥与化肥配合使用。有滴灌条件的地块,播种后及时滴出苗水1次,开花至结荚期根据土壤墒情滴水3次,每次亩灌水量20~25立方。干旱地块,灌水间隔天数根据天气、植株长相、土壤质地与含水量确定,一般间隔7~10天。不具备滴灌条件的地块,视干旱情况可在大豆分枝期、花荚期、鼓粒期进行适时补充灌溉,一般灌水量为分枝至开花期30毫米,开花至结荚期30~40毫米,结荚鼓粒期30~35毫米。

6  病虫防控,一喷多促

       加强监测预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以及对症适时适量用药+科学轮换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强度,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控效果。大豆孢囊线虫病采用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防治;大豆根腐病采用种子包衣、浅播(播深≤5厘米)、合理密植等措施防治;大豆菌核病发生时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带出田外销毁,或选用咪鲜胺、菌核净等药剂田间喷雾防治;大豆蚜虫可选择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防治;红蜘蛛可选择毒死蜱、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喷雾防治;食心虫可选择高效氯氟氰菊酯喷雾。在大豆花荚期、鼓粒期,视大豆长势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钼酸铵、硫酸亚铁、多元微肥、杀虫剂、杀菌剂等,增加叶片营养,保花、保荚、增粒重,实现一喷多效。密植、土壤肥力高或施肥量大等易出现旺长地块,可在开花初期喷施烯效唑等化控剂进行控旺处理。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