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植保无人飞机施药防控小麦穗期病虫害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4-29 作者:全国农技中心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植保无人飞机施药防控小麦穗期病虫害指导意见》的通知

农技植保〔2024〕46号

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农技)站(总站、中心),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小麦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赤霉病、锈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期。为进一步规范小麦穗期植保无人飞机施药防控技术,提高飞防效果,我中心会同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联合制定了《植保无人飞机施药防控小麦穗期病虫害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加强“一喷三防”飞防施药技术指导,努力实现“虫口夺粮”目标。

全国农技中心

2024年4月26日

 

植保无人飞机施药防控小麦穗期病虫害指导意见

1  飞行参数设置

       统筹考虑亩施药液量、植保无人飞机下压风力大小等因素,综合设定飞行参数,不同型号的植保无人飞机飞行参数不同,大规模施药前须开展小范围试验,确保喷雾均匀、无重喷漏喷、飘移损失小且小麦植株无折损。防控小麦穗期病虫害时,环境风速应小于二级风(<3.3 m/s),施药液量2~3升/亩(防控赤霉病时应适当增加施药液量),飞行速度小于5 m/s,飞行高度(离小麦冠层的高度)2~4 m;施药时应适当叠加作业喷幅,增加相邻喷幅的重叠量,确保喷幅边缘有足够的雾滴沉积量,满足防控需要;施药后如遇雨,应及时补治。

2  防控药剂选择

       防控小麦穗期病虫害时,提倡综合防控、一喷多效,可结合“一喷三防”措施,科学混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飞防助剂等开展综合防控,大规模施药前须开展小范围试验,确保药剂混合均匀、混配稳定、协同增效且对小麦植株无药害。

       防控赤霉病:选用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叶菌唑、戊唑醇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且小麦生育期内每类药剂最多使用2次,施药时要用足药量,减轻毒素污染、延缓抗性发展;如抽穗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在1次用药后5~7天进行2次用药。防控蚜虫、白粉病、叶锈病:防控蚜虫轮换使用啶虫脒、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控白粉病、叶锈病轮换使用氟环唑、丙环唑等药剂;对于重发田块,应在1次用药后7~10天进行2次用药。防控吸浆虫:轮换使用阿维·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药剂。

3  喷雾助剂添加

       施药作业前,应在药液中添加适量的改性植物油、矿物油等喷雾助剂并混合均匀,用于改善农药药液性能,提高雾滴沉降、抗飘移、耐雨水冲刷、抗蒸发等性能。

4  注意事项

       (1)施药作业前,要调查作业周边环境、确定作业区域及边界。根据作业区域,综合评估潜在风险,防止喷雾雾滴飘移造成非靶标生物毒害和周边作物药害。

       (2)施药作业时,环境温度不超过30℃。鉴于部分地区中午气温较高,因地制宜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施药作业。施药时可在穗部提前布放雾滴测试卡,进行雾滴密度检测,为保证飞防作业质量和防治效果,建议每平方厘米雾滴数量在30个以上。

       (3)起降作业时,应远离障碍物和人员,作业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处在喷雾的下风位,严禁在施药区穿行,作业时禁止吸烟及饮食。

       (4)施药防控后,要及时跟踪调查病虫害防治效果并做好记录。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