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病后用药难治,灌根施药能保护健株不染病
发布日期:2024-08-07 信息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方雅琴

 

       据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发布的《2024年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预测细菌性基腐病发生区域主要在沿江、沿海及里下河地区,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因此要求在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重发区,需要单独开展针对性用药。

       据了解,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原为欧氏杆菌属细菌,病菌由植株伤口侵入。水稻播种或秧苗栽插后病菌在根部大量富集,一旦根系受伤,就容易侵入引起发病。水稻发生细菌性基腐病后没有有效药可以治疗,重点应采取措施预防。调整水稻品种,选用发病轻的品种;培育壮秧,减少拔秧时的损伤;合理施肥,增施钾肥;避免烤田过度和长期深水灌溉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发病。在水稻移栽前、分蘖期、抽穗前期各施药1次,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药剂可选用噻菌铜、噻森铜、噻霉酮、辛菌胺醋酸盐等。在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病初期施药,能保护健株不受病菌侵染,但喷雾施药防治效果差,用药灌根防治效果较好。噻菌铜、噻森铜等铜制剂在高温下施用,对水稻可能产生轻微药害,应避开高温期施药。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