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大豆根腐病重在种子处理
发布日期:2025-06-18 信息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于丹

 

       大豆根腐病是指由疫霉、腐霉、镰刀菌、拟茎点霉、丝核菌等多种病原引起的、复杂的大豆根部及茎基部病害,在田间明显表现症状时,通常已经对植株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危害,用药治疗的效果不佳,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

       在大豆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是防控根腐病最经济、有效且简便的措施。目前,国内登记了多个用于大豆种子包衣防治根腐病的药剂,涉及的有效成分多为精甲霜灵、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具体产品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含咯菌腈25克/升、精甲霜灵37.5克/升)、河南瀚斯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1%苯甲·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含嘧菌酯0.5%、苯醚甲环唑0.5%)、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的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含精甲霜灵3.3%、咯菌腈1.1%、嘧菌酯6.6%)等;还有一些混配了杀虫剂的产品,如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的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含苯醚甲环唑0.8%、咯菌腈0.8%、噻虫嗪22.4%)、湖南新长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含咯菌腈1.1%、精甲霜灵1.7%、噻虫嗪22.2%)等,在防治大豆根腐病的同时能兼治地下害虫、蚜虫和蓟马等苗期害虫。

       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根腐病重发区可以在大豆苗期至分枝期往茎基部喷施噻呋酰胺、氟环唑、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等药剂,进一步控制其危害。到大豆开花至鼓粒期,结合防治锈病、茎枯病、炭疽病等病害,使用唑醚·氟环唑、丙环·嘧菌酯等药喷雾,同时搭配叶面肥、生长调节剂、诱抗剂等,有利于强健植株,预防根腐病引起的早衰。

       另外,大豆生长期特别是苗期如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导致田间湿度过大或局部积水发生渍害,将为根腐病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因此生产中应做到沟系配套,及时清沟理墒,确保雨停后田间没有积水。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