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
发布日期:2020-02-25 信息来源:国科农研院 作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 国科农研院首席分析师马帅

 

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举足轻重

       (1)粮安天下,今年尤为关键。我国是农业大国,2019年粮食种植面积17.4万亩(其中,玉米6.2亿亩、稻谷4.5亿亩、小麦3.6亿亩、豆类1.7亿亩、薯类1.1亿亩),每年的粮食产量为保障14亿居民的粮食安全非常关键。近1个多月来,由于新冠肺炎疫病防治而引起的口罩短缺,全世界的产量和存货也无法保障中国突发情况下的需求,就已为粮食安全的关键性作用、保障粮食均衡充分有效供给的不易,进一步做了诠释。

       (2)虫口夺粮,历来都是丰收与否的重要胜负手。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子。数据显示,通过病虫害防治,过去10年来国家共计挽回粮食损失8,300万~11,000万吨,平均每年挽回粮食损失9,602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5.6%

       (3)全球蔓延,能让联合国联农组织发出全球预警,能让总书记、总理多次指示批示,还能写进中央一号文件的“小”蛾子,绝不是个无足轻重的小物种。草地贪夜蛾俗称秋粘虫,是杂食性害虫,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2016年初,该迁飞性害虫首次被发现入侵非洲西部并暴发成灾,2年时间内遍及非洲44个国家和地区,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2018年在非洲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30亿美元,玉米毁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5%6%2018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全球预警。在亚洲,首先于20187月在也门发现草地贪夜蛾,同月在印度也发现了该虫。至20193月,斯里兰卡、孟加拉、尼泊尔、泰国、缅甸、中国、越南、老挝等国相继发现。

全球范围草地贪夜蛾适宜生长区分布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监测,近几年草地贪夜蛾在非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造成危害,部分地区玉米减产达到20%70%,受灾教训很深刻。同时,该蛾孵化的幼虫喜食玉米、甘蔗、高粱、马铃薯等80多种植物,致其受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造成绝收。

       2019年,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就已在我国华南、江南等地玉米产区发生1,620万亩,主要危害的作物为玉米,在小麦等其他17种作物和5种杂草上也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危害的迹象。其钻心的取食方式增加了种植户的防治难度。发生过草地贪夜蛾的叶片满目疮痍,不少种植户评价“触目惊心”,严重时每一片叶上几乎都是孔洞。今年,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南方定殖,同时境外虫源持续迁入,使得我国草地贪夜蛾发生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

草地贪夜蛾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4)特别能生、特别能吃、特别能飞,使得草地贪夜蛾所能造成的虫害威胁特别大。一是饭量大不挑食,草地贪夜蛾寄主超过300种,嗜好禾本科,目前吃玉米、水稻最狠,仅在非洲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130亿美元。二是生得多长得快,一只母蛾子每次可产卵100200粒,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在28℃条件下,30天左右完成一个世代。三是飞得远不嫌累,草地贪夜蛾一晚可飞行100公里,母蛾子在产卵前可迁飞500公里。2016年,它首次出现在尼日利亚,两年内入侵非洲 44个国家,横扫非洲各地玉米,造成玉米年减产830万~2,060万吨。四是一天吃光一片地,是暴食害虫,群体作战,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五是草地贪夜蛾几十年来从美洲出发跨越各大洲,经历过数十个国家的几十种农药的打击,对很多农药已经有了抗性,非常不容易防治。

防治药剂的变化和丰富

       去年,鉴于我国无防治该虫的登记农药,根据《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在专家论证基础上,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应急用药防治措施。今年,根据防治用药效果调查,和专家评估,更新了应急防治用药推荐名单。主要变化是:一是复配制剂新增了6种,其中包括氟铃脲、甲氧虫酰胺、阿维菌素、杀铃脲4种有效成分。二是单剂增加了乙基多杀菌素、氟苯虫酰胺;三是突出了生物制剂,把6种有效成分从去年的单剂中划入。

围绕防控目标,预案提出了防治结合的逻辑

       防控目标:一是虫口密度达标区域应防尽防,二是发生区域不大面积成灾。防控处置率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围绕该目标,预计全国需要防治面积0.8亿~1亿亩次(西南华南周年繁殖区防治面积3,500万~4,000万亩次,江南江淮迁飞过渡区防治面积1,500万~2,000万亩次,黄淮海及北方重点防范区防治面积3,000万~4,000万亩次)。

       从防治安排看:南方地区重点是“治”,北方地区重点是“防”,不出现玉米大面积连片成灾毁种,确保粮食安全和农药减量控害。

       一是全面监测预报。组织各级植保机构按照统一方法,开展区域联合监测,信息实时共享,全面掌握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确保不因监测预报不到位贻误最佳防控时机,导致害虫大面积暴发成灾。

       二是实施分区联防。按照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采取分区域、分时段落实监测防控任务。在西南华南周年繁殖区,重点扑杀境外迁入虫源,遏制当地孳生繁殖,控制当地危害损失,减少迁出虫源数量。在江南江淮迁飞过渡区。重点扑杀迁入虫源,减轻当地危害、压低过境虫源繁殖基数。在黄淮海及北方重点防范区。重点保护玉米生产,降低危害损失率。

       三是优化关键技术措施。根据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预测预报,因地制宜采取理化诱控、生物生态控制、应急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强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及时控制害虫扩散危害。

       四是适时开展应急防治。根据草地贪夜蛾暴发危害预警,对粮食生产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区域,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全力控制危害,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

转基因作物放开、农药与药械配套和与虫龄相结合的精细化防治,有助于为防治草地贪夜蛾形成综合立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草地贪夜蛾虽发迹于美洲,蔓延至危害全球。由于其属于鳞翅目昆虫,运用转基因育种的生物技术方案,有助于在植保基础上,从品种端,进一步丰富对这一有害物种的防控。在美洲,由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迭代的研发,使得当前北美洲已经在普及能够对草地贪夜蛾具有抵抗性的转基因玉米。结合转基因作物种植与庇护所种植控制耐药性等安排、根据需要的农药配合大型药械的高效喷施,再加上生物防治,当前草地贪夜蛾在美洲的危害显著低于非洲、亚洲。这为该虫害在其他大洲的防治模式优化,形成了较好的借鉴。

       隆平生物吕玉平博士表示:“转基因技术对解决草地贪夜蛾危害问题非常管用,建议农业农村部对抗草地贪夜蛾的生物育种技术单位给予支持,争取两年完成黄淮海西南地区主要杂交玉米品种的转基因化,从根本上解决草地贪夜蛾的危害问题。”

       去年1230日,我国重启了对中断10年的主粮领域作物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对转基因商业化起到了较好的态势性影响。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