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气候渐暖,农作物病害也逐渐多发起来。疫情还未完全消去,农资、人力的运输一定程度受阻,此时作物病害的科学、高效防控更显重要。
近日,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发起“保障春耕,战‘疫’有我”倡议,号召委员会专家为我国春耕生产中农作物病害防控进言献策。
全国30余位知名植保专家响应倡议,针对春耕农作物病害防控技术提出了宝贵意见。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刘西莉表示,防控疫情和保障春耕仍是当前农业生产生活的两大主题。服务农业生产是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的核心任务。病虫害防治为古时惊蛰之后最为重要的农事活动之一。为保障春耕粮食生产,战“疫”期间继续做好指导农民科学防控农作物病害的相关工作,专业委员会各位专家委员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春耕期间如何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害踊跃地献策支招。我们也希望通过微信推送,将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及时传送到春耕生产中。
本文推出其中的小麦篇。
小麦病害及其防控
周明国
(周明国,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农药学科带头人;现为973项目咨询专家、第六届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与对策专家组成员;研究方向为杀菌剂生物学)
春分时节即将到来,自南向北我国小麦已经进入了拔节期。温暖潮湿的春季也是小麦的许多病原物开始活跃,进入了生长发育和侵染流行危害的旺盛时期。当小麦上出现流行性的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时,需要进行应急防控。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采用品种抗性及农艺措施等进行防控已为时过晚,合理使用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控成为可选择的主要方法。因此,新冠肺炎与小麦病害疫情防控必须两手抓,农药储备与技术培训应该及时到位。
(1)小麦主要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基于病原菌流行危害对温、湿度的需求,小麦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和赤霉病将先后发生。锈病和白粉病菌的寄主专化性强,病原菌主要来自于感病的小麦和转主寄主。锈病的夏孢子可随气流远距离传播,条锈菌夏孢子在感病小麦上遇到适宜温度(7~10℃)和湿度(有水膜或100%相对湿度)时,在2~3小时内即可萌发侵染,经过叶片内部几天扩展,然后在叶表出现病症,形成孢子堆,进一步扩散流行危害。叶锈病菌对温度要求略高,近年在华东地区的发生有加重趋势。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在适宜温度10~20℃下,随空气相对湿度增加而提高萌发率,病害周期短、流行快。纹枯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可在冬前或返青期侵染小麦茎基部,4月份开始进入发病高峰期。赤霉病菌可来源于多种作物的病残体,病残体上的病菌一般在4月份形成子囊孢子,侵染小麦花器,引起穗腐;病残体上的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冬前或拔节期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也可以侵染小麦芽鞘或茎部,引起茎基腐和茎腐。赤霉病菌产生有利于自身侵染和扩展的毒素(DON)还会污染小麦,威胁食品和饲料安全,危害人畜健康。
(2)小麦主要病原菌的抗药性监测情况: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经过多年小麦病原菌抗药性系统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还未发现小麦锈菌对常用三唑酮等杀菌剂产生抗药性,也未发现小麦纹枯病菌产生抗药性。但是,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表现了20~40倍的抗药性水平,以致用药量增加、持效期缩短。华东麦区小麦赤霉病菌已经对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形成了抗药性群体,尽管通过提高多菌灵用药量在赤霉病发病初期表现一定效果,但在小麦收获前遇到阴雨仍然会暴发危害。近年,山东、河南、湖北部分地区也出现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尤其在豫南麦区赤霉病菌抗药性发生较重。值得注意的是,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不仅因抗药性失去防效,还会刺激病菌产生毒素,增加了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此外,近年也发现小麦赤霉病菌对戊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也出现了低水平抗药性菌株,在三唑类杀菌剂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亚致死剂量下,病菌也会增加毒素产生。
(3)小麦病害的防治建议:建议在3月中下旬初见锈病、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时,可以采用叶菌唑、戊唑醇或嘧菌酯有效成分5~8 g/亩,三唑酮有效成分9~12 g/亩,兑水喷雾防治。在赤霉病常发地区,小麦扬花5%时,可选用氰烯菌酯与叶菌唑(有效成分15~20 g/亩)、氰烯菌酯与戊唑醇(有效成分16~24 g/亩)、丙硫菌唑(有效成分8~12 g/亩)、氟唑菌酰羟胺(有效成分8~10 g/亩)兑水喷雾;在扬花达到80%~95%时(间隔3~5天)再喷药1次。在赤霉病菌抗药性发生比较严重的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及豫南等地,不推荐使用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由于小麦赤霉病发生在由多个小穗组成的麦穗,1个孢子侵染即可扩展到穗轴引起穗枯,所以喷药时应保证喷水量和提高雾化效果,确保各小穗均匀着药。
如有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问题,可通过邮箱mgzhou@njau.edu.cn咨询周明国教授。
用好“三剂协同”增效技术,实现小麦提质增产
李永平
(李永平,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用喷雾助剂等产品和使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抗药性监测和治理等工作)
战疫情保春耕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围绕着小麦的提质增产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并在各地的冬小麦上示范了减药并促增产提质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正逐步成为很多地方做好小麦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小麦自南向北已经逐渐进入了拔节期,鉴于此,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就做好“三剂协同”增效技术提出如下建议。
(1)药剂选择和使用时间:杀菌剂方面,主要示范应用了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烯肟菌酯·戊唑醇、氰烯菌酯等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芸苔素内酯、调环酸钙;农用喷雾助剂,主要有农药导航、倍倍加、农健飞、迈润、迈飞等。在使用时间上主要抓住小麦生长的几个关键时期: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扬花期。
(2)具体使用技术建议如下:
① 小麦分蘖期至小麦分蘖盛期,每亩可以使用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20ml,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 mL,或20%烯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5 mL/亩兑水进行叶面喷雾,以上药剂中加入0.01%芸苔素内酯乳油10~20 mL/亩效果会更好,喷雾时加入喷雾助剂农药导航1,500倍液、倍倍加2,000倍液、迈润750倍液,效果更好。使用无人机喷药的,可以按照农药导航10 mL/亩,或农健飞8 mL/亩,或迈飞20 mL/亩的用量添加。以上药剂可以同时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
② 在小麦生长过旺、容易倒伏的小麦品种或小麦倒伏常见的地区,建议在小麦拔节前使用调环酸钙进行控旺,在小麦分蘖末期或拔节前7~10天,用5%调环酸钙泡腾片30~40克,兑水30~40升,均匀喷雾。
③ 在小麦的破口前7~10天或者齐穗扬花期,可以用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40 mL/亩,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 mL/亩,或20%烯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20 mL/亩兑水进行叶面喷雾,以上药剂中加入0.01%芸苔素内酯乳油20 mL/亩,喷雾助剂的使用方法同上。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
如有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问题,可通过邮箱907775825@qq.com咨询李永平高级农艺师。
黄淮麦区小麦返青后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宋玉立
(宋玉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小麦病害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植物保护岗位专家;长期从事小麦病害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据农业农村部通报和专家分析,预测今年黄淮麦区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程度总体将重于上年,特别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存在偏重至大流行的风险。在小麦返青以后不同时期要做好关键防治技术,以保护小麦免受病虫害影响,保证小麦生产安全。
(1)返青拔节期是多种病虫害开始侵染或传播扩展的时期
工作重点是监测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有三点要注意:一是如果发现条锈病叶,应及时用三唑酮1,000倍液,对病叶及其周围喷雾,以防病菌传播扩散;二是茎基腐病、纹枯病和全蚀病等土传根基部病害如发生较重,可选用三唑酮、丙环唑等,按说明用量每亩加水50~100 kg配成水溶液,对着小麦植株基部喷淋;三是对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剂可以防治,气温升高后症状可自行消退,可以增施水肥,促进植株恢复和补偿,减少损失。
(2)抽穗扬花期是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如天气预报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有连续阴雨天气,则应及时进行防治。关键要抓好三点:一是最佳时期是小麦齐穗至盛花期,如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以后多次用药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二是选准药剂,可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叶菌唑、戊唑醇和多菌灵等杀菌剂,以及这些药剂的复配制剂按说明书用量使用;三是保证喷雾质量,要对准穗部均匀喷雾,保护穗子不受赤霉病菌侵染。对于感病品种且在连续多日阴雨天气条件下,应在5~7天后再喷一次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抽穗期是防治吸浆虫成虫的关键时期
在小麦抽穗达50%~70%时,用吡虫啉、顺式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等水溶液对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吸浆虫危害并兼治蚜虫等其他虫害。
(4)抽穗以后也是小麦白粉病、锈病、叶枯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可根据实际发生情况选用烯肟菌胺、嘧菌酯、三唑酮、烯唑醇和丙环唑水溶液喷雾。防治黏虫,当虫口密度达10~15头/平方米时,用灭幼脲、苦参碱和高效氯氰菊酯水溶液喷雾。
(5)抽穗以后是防治麦蚜的关键时期
当百株蚜量1,000头时, 可用吡虫啉、抗蚜威和啶虫脒等水溶液喷雾防治。
(6)灌浆期是籽粒黑胚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防治方法是用戊唑醇、丙环唑、腈菌唑等杀菌剂在小麦灌浆期均匀喷洒穗部;另外小麦蜡熟后及时收获减少雨淋等也可有效减轻小麦籽粒黑胚病的发生。
总之,小麦返青以后至成熟阶段,有多种病虫害发生危害,从减药增效方针考虑,一般控制在2次关键用药即可控制病虫危害:一次是返青拔节期以茎基腐病、纹枯病等根基部为主要防治对象,兼顾蚜虫和红蜘蛛等病虫害防治;另一次是扬花期以赤霉病为主,并兼顾和开展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一喷三防”,在这两次喷药时,要根据实际病虫发生情况,选用相应的药剂,添加微肥和生长调节剂混用,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益。
如有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问题,可通过邮箱songyuli2000@126.com咨询宋玉立研究员。
春季山东小麦田间病虫草管理正当时
刘峰
(刘峰,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农药学系主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化学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惊蛰时节,山东各地气温开始回升迅速,万物复苏,随着小麦返青和恢复生长,蛰伏许久的病、虫、杂草也重新开始了为害的节奏。此期建议农民在进行浇水和追肥等农事管理的同时注意检查苗情,结合植保措施加强对各种有害生物的管控,降低后期防治的压力。
(1)常年有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发生的地块,可以选择氟环·多菌灵、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有效药剂按登记剂量用水稀释后在拔节前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淋施药。
(2)金针虫为害重的田块,小麦“枯心苗”情况比较多时,可以选用毒死蜱、辛硫磷乳油等兑水喷淋到小麦的茎基部,有纹枯病和茎基腐病发生的可以与防病杀菌剂混合施药。
(3)麦田红蜘蛛发生和为害严重的春季干旱地区,可以选择阿维菌素、联苯菊酯、三唑酮·氧乐果等药剂防治,施药时注意小麦叶片正反面务必喷雾均匀。
(4)对于冬前错过杂草防除的麦田,返青拔节前是最有利的时机,选择小麦田登记的除草剂,严格按标签剂量和方法使用。注意事项:一是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日低温不能低于0℃,白天喷药时气温在10℃以上;二是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防止漂移药害;三是背负式喷雾器,用水量尽量在30 kg左右,以保证施药均匀。
如有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问题,可通过邮箱fliu@sdau.edu.cn咨询刘峰教授。
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技术
张连洪
(张连洪,博士,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植保产品开发部农药生测室经理,主要从事抗药性监测和诊断,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控技术研究)
2020年注定是个不平静的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逐渐得到缓解和控制,春耕生产也陆续开展。据气象部门的报道,2019年冬季是个暖冬,全国平均气温比往年高0.79℃。在这样的条件下,田间的植物病原菌的生存条件要好于往年,尤其是引起小麦茎基腐病和小麦纹枯病的病原菌田间压力很大。
(1)小麦茎基腐病介绍
该病害为近几年快速增长的小麦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小麦两熟轮作、秸杆还田较多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小麦出苗期就可感染,病菌最早可通过衰败的芽鞘侵入地中茎,向上扩展到分蘖节;小麦返青后,病菌向上扩展,在茎基节间形成茶褐色病斑,麦苗生长缓慢,严重时开始死亡;小麦灌浆期造成茎基部分蘖节处枯死,上部茎叶和穗得不到水分而死亡,出现枯白穗,田间拨除时极易从基部折断。重病田成穗大幅度减少,比正常田少50%以上,且穗小籽少。
(2)针对病害的发生特点和今年的天气条件,建议防控措施如下:
① 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深耕,可减轻50%以上的发病率;② 合理施肥、浇越冬水等健身栽培是减少田间发病及为害的有效农业措施。③ 种子包衣是小麦茎基病防治的有效措施。酷拉斯是先正达优秀的小麦种衣剂,内含的两个杀菌剂成分对小麦茎基腐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经河南农大2012—2016年试验,每百公斤种子用300~400 mL酷拉斯包衣,田间防治效果接近50%~70%。与目前常用的其它种衣剂相比,酷拉斯对小麦高度安全,在重病区加大使用量也不会对小麦产生药害。④ 小麦茎基腐病从播种到收获均可发病,种衣剂减少返青前发病,但返青后拔节前喷雾是综合防治的重要一环。先正达扬彩是目前小麦田表现优秀的杀菌剂,亩用70 mL,加水30公斤在小麦返青期喷雾,可有效减轻小麦茎基腐病为害,同时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等小麦中后期病害,增产效果明显。酷拉斯种子包衣和返青期扬彩喷雾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安全有效,经多年推广证明,防病效果好,增产效果显著。
如有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问题,可通过邮箱lianhong.zhang@syngenta.com咨询张连洪博士。
空中精灵防病虫,春耕防疫两不误
闫晓静
(闫晓静,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杀菌剂农药生物活性测定及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技术研究)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惊蛰已过,小麦逐渐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在防疫的“最吃紧”时期,空中精灵-植保无人飞机可以大显身手,做到抗“疫”不误春耕,人民作物两安全。
(1)植保无人机施药的最适时期:随着气温的增高,蚜虫、吸浆虫、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都将进入高发期,也到了防治的最适时期。按照往年的经验,最佳的防治时期在每年4月10~20日之间,根据不同地区温度和气候变化略有区别。具体判断指标是:在扬花10%,且连续阴雨天气时进行小麦赤霉病的第一次防治,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可以用植保无人飞机同时兼防蚜虫和吸浆虫;在百株蚜虫达500头时,白粉病和锈病病叶率为5%时需要进行小麦蚜虫和白粉病的防治。
(2)在利用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时,其施药参数为:针对赤霉病、穗蚜和吸浆虫的防治,其飞行高度一般设在1.5~2.5 m,亩施药量为1.5~2.0升;针对蚜虫、白粉病、纹枯病和锈病飞行高度一般设在1.5~2.0 m,亩施药量为1.0~2.0升。
(3)药剂可以选择:阿立卡(22%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剂)、敌杀死(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多彩(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5%吡虫啉乳油、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英威(5%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艾美乐(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福朗(12%联苯菊酯·吡虫啉悬浮剂)、施悦(35%吡虫啉悬浮剂)、扬彩(18.7%嘧菌酯·丙环唑悬浮剂)、稳腾(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尊保(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福连(30%戊唑醇·多菌灵悬浮剂)、麦丽(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己足(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45%咪鲜胺悬浮剂、12.5%腈菌唑乳油等。
(4)助剂的选择:可以使用倍达通、双俭、农健飞、一满除、蜻蜓飞来、拿敌稳等飞防专用助剂等。
如有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问题,可通过邮箱yanxiaojing@caas.cn咨询闫晓静副研究员。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