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处理稻种对白叶枯病有预防效果
发布日期:2020-04-30 作者:江苏农业科技报 方雅琴

 

       白叶枯病是水稻上的细菌性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省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是主要初侵染源,李氏禾等田边杂草也能传病。白叶枯病病菌在水稻种子内越冬,播后由叶片水孔、伤口侵入,形成中心病株,病株上分泌带菌的黄色小球(菌脓),借风雨、露水、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病菌借灌溉水、风雨传播距离较远,低洼积水、雨涝以及漫灌可引起连片发病。晨露未干在病田操作造成带菌扩散。高温高湿、多露、台风、暴雨是该病流行的条件,稻田长期积水、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土壤酸性都有利于发病。一般中稻发病重于晚稻,籼稻发病重于粳稻,矮秆阔叶品种重于高秆窄叶品种,不耐肥品种重于耐肥品种。水稻在幼穗分化期和孕穗期易感病。

       播前合理用药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白叶枯病发生。目前没有药剂登记用于水稻浸种防治白叶枯病,中生菌素曾经登记用于浸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可以按3%中生菌素300倍液浸种。另外,近年来在我省杂交稻区细菌性条斑病也严重发生,生产上推荐在水稻播前用三氯异氰尿酸、“拌生源”4%咯菌·噻霉酮悬浮种衣剂、“碧生”噻唑锌等药浸种或拌种预防该病。用这些药浸种或拌种,对水稻白叶枯病也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湖南神隆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4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登记用于水稻浸种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用300600倍液浸种。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拌生源”含咯菌腈1.7%、噻霉酮2.3%,登记用于小麦防治根腐病、腥黑穗病,推荐每100公斤种子分别用制剂125175克、100175克包衣种子。用该药处理水稻种子,可以参考小麦上的用量。“碧生”噻唑锌用于处理水稻种子,一般每公斤稻种用20克兑水40毫升拌种,稍晾干后播种;或者先将稻种预浸812小时,再用“碧生”250倍液浸812小时,洗净后再用清水浸种12小时,催芽播种。

       从水稻白叶枯病的侵染途径可以看出,白叶枯病病菌还能通过带病稻草、残留田间的病稻桩和李氏禾等杂草传播,因而在水稻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药喷雾仍是防治白叶枯病的重要措施。目前登记用于水稻喷雾防治白叶枯病的药有代森铵、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氯溴异氰尿酸、噻菌铜、噻森铜、三氯异氰尿酸、辛菌胺醋酸盐、中生菌素等。其中,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在发病后施用效果较差。另外,春雷霉素、噻霉酮、噻唑锌、琥胶肥酸铜、碱式硫酸铜等药也能用于喷雾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喷药时要先喷未发病的区域,逐渐向发病中心包围,发病中心要相对重喷。在防治策略上要立足早治和用药保护的原则,发现一点打一块,发现一块打一片。已发病田块,要禁止串灌、漫灌和使用循环水,防止病害扩展蔓延,首次防治后57天再防治一次,确保防效。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