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杂草防除工作有序开展
发布日期:2020-07-20 信息来源:江苏植保

       

        今年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3,263万亩,由于播栽方式多样,加之近期降雨多,给稻田杂草化除带来一定难度。但各地高度重视水稻田杂草防除工作,加强调查监测和宣传培训,科学指导农民开展针对性防除,确保稻田杂草防除工作有序开展。

1  主要工作措施

1.1  制定技术方案

        各地根据水稻种植情况、杂草发生规律,科学制定并下发《稻田杂草防除技术意见》。推广生态控草技术,采取“封杀结合”的化学除草措施,针对不同播栽类型田块,提出针对性的防除技术方案,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确保稻田化除工作科学、安全、高效、顺利进行。苏州市召开稻田杂草防控工作会议,下发《水稻大田杂草防除技术意见》;徐州市、常州市、泰州市及时下发“水稻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意见”。

1.2  开展宣传培训

        结合“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农民培训、专家讲座、现场观摩会等方式,积极开展稻田杂草防除技术宣传与培训。通过网络、QQ群/微信群、12316短信、明白纸等多种途径,宣传稻田杂草防除的重要性和除草关键技术,贯彻稻田杂草综合防治理念,发动广大水稻种植户科学除草。镇江市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强盛教授、时代楷模赵亚夫等就有机水稻种植和杂草防除开展培训。扬州市组织“六送”下基层活动,现场发放“稻田防除技术意见”“稻田不得超范围使用咪唑乙烟酸和甲氧咪草烟除草剂”等技术资料。南通市海安市召开二次育秧和移栽现场会,并在电视台“农家农事”栏目播出一期稻田化除的专题报道。

1.3  加强服务指导

        各地积极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开展杂草防除,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选择高效对路的除草剂配方,做到分类指导,引导农民精准施药,避免盲目用药,切实提高杂草防除效果。盐城市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服务53次,累计受益人数1,000余人。宿迁市结合病虫测报等田间调查,现场指导农户杂草识别及不同种类杂草防除技术,指导农户精准施药。淮安市组织植保人员与大户、服务组织挂钩指导,将除草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直接指导农户约3,100人次。

2  化除模式与进度

        各地根据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发布的《水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意见》,结合区域内水稻种植情况、田间草相等,推广生态控草技术,采取“封杀结合”的化学除草技术,对旱直播稻田推广“一封二杀三补”化除技术模式,对水直播稻田推广“一封一杀”化除技术模式,对机插秧稻田推广“一封一补”的化除技术模式。

        截止当前,全省稻田化除面积约4,580万亩次,其中封闭面积约2,939万亩次,茎叶化除面积1,641万亩次。南京市水稻种植面积129万亩,杂草化除面积221万亩次;无锡市水稻种植面积58万亩,杂草化除面积132万亩次;连云港市水稻种植面积312万亩,杂草化除面积394万亩次。

3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

        6月中旬以来,连续降雨造成部分地区水稻田漫水、串水,不仅导致部分田块无法及时开展封闭除草,同时对除草剂防效也造成一定影响。水稻田飞防除草快速增长,飞防用水量小、药液浓度高、易飘移,药害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要求各地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及时调查监测。加强对当前稻田杂草发生情况的调查监测,为近期开展茎叶处理做好技术储备。

        二是分类技术指导。对不同播栽方式稻田(直播田、机插秧田等)进行分类技术指导,针对性开展杂草防除。

  三是科学开展用药。根据田间草情选择对路药剂,适期施药,确保除草剂科学安全使用。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