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对草甘膦和草铵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发布日期:2019-03-14 作者:刘刚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草研究室选择水稻田10种单子叶杂草和4种双子叶杂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明确了供试杂草对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的敏感性差异,以便为将来抗草甘膦和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中的杂草防除提供依据。

       结果显示,不同杂草对2种灭生性除草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8%草铵膦可溶液剂在最高剂量下对供试杂草达到药害5级所需时间分别为513天和49天,杂草对草甘膦的反应速度比对草铵膦慢,杂草对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8%草铵膦可溶液剂的ED90值分别为5.126.05 kg/hm22.492.87 kg/hm2。对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较不敏感的杂草有稗草(二氯喹啉酸抗性和敏感性生物型)(Echinochloa crusgalli L.)、杂草稻(泰州、益阳、茂名生物型)(Oryza sativa f. spontanea)、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碎米莎草(C.iria L.)和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e Roxb.);对18%草铵膦可溶液剂较不敏感的杂草有稗草(二氯喹啉酸抗性和敏感性生物型)、硬稃稗(二氯喹啉酸抗性生物型)(E. glabrescens Munro ex Hook f.)、光头稗(E. colonum L.)、长芒稗(E. caudate Roshev.)、异型莎草、碎米莎草、耳叶水苋(Ammannia arenaria H. B. K.)和多花水苋(A. multiflora Roxb.)。

 研究人员指出,在抗草甘膦和草铵膦水稻商业化生产中需要密切关注对草甘膦和草铵膦较不敏感杂草的种群动态,并探索相应的杂草防除策略。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