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麦重大病虫防控技术方案
发布日期:2021-02-22 信息来源:江苏植保 作者: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江苏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

 

       2021年小麦病虫害以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蚜虫等“三病一虫”和恶性杂草为主攻对象,兼顾小麦条锈病,抓住关键时机和落实关键措施,切实提高防效,减轻危害损失。

1  小麦赤霉病

       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切实做到“用准时期、用对药种、用足药量、防足次数”。一是适期用药。首次用药须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一般发生地区一次用药全覆盖,对高感品种、生育期极不整齐和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重发地区两次用药不动摇;若小麦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二是合理选药。积极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替代多菌灵、多·酮等抗药性强的药剂品种,推进赤霉病防控药剂升级换代;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慎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单剂。三是科学施药。推广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自主飞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要用足药量和水量,确保防治效果,其中喷杆喷雾机亩用水量20~30 kg,机动弥雾、静电喷雾亩用水量15~20 kg。四是干燥入库。适时抢收,去除病粒,干燥入库,防止湿籽入库增加毒素污染风险。

2  小麦白粉病

       要掌握在发病初期主动用药防治。即小麦拔节孕穗期,对早发重发田块,病株率达5%~10%或病叶率达1%~5%的田块单独防治,压低病情发生基数;抽穗扬花期病株率达15%或上部3张功能叶病叶率达20%,结合赤霉病防控,一并用药进行防治,重发地区第1次防治后隔7~10天进行第2次防治。要用足药量和水量,喷匀喷透,药剂品种可选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腈菌唑、氟环唑等。结合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慎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

3  小麦纹枯病

       2月底至3月上中旬小麦返青拔节初期,纹枯病菌侵茎前、病株率达5%~10%开展防治;对重发田块,在第1次防治结束后7~10天进行第2次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己唑醇、井冈霉素等单剂或复配剂。要用足药量和水量,可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自主飞行植保无人飞机于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傍晚施药。

4  小麦条锈病

       在加强田间监测的基础上,对早期零星发生区,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打点保面,压低菌源基数,降低后期流行风险。在穗期病叶率达5%,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防治药剂可选用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醚菌酯等。

5  小麦蚜虫

       重点抓好穗蚜防治,对百穗蚜量达500头或有蚜穗率达5%~10%时,及时组织开展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虫胺腈、吡蚜酮等。

6  麦田杂草

       准确掌握防控时期。早春掌握在禾本科杂草齐苗后进行防治,阔叶杂草防治严格掌握在小麦拔节期前用药,小麦拔节后禁止使用除草剂;要在日均温5℃以上抢晴天用药防除,避免在低温寒潮前后用药,低洼积水田谨慎用药,以免发生药害。科学选择药剂品种。要根据草相以及抗药性等情况,选用对路药种。对以罔草、看麦娘属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唑啉草酯、异丙隆、三甲苯草酮等药剂防除;对以猪殃殃、繁缕等为主的阔叶杂草,可用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钠、双氟磺草胺、氟氯吡啶酯等药剂防除;对禾本科与阔叶杂草混生田块,可选择上述两类药剂组合用药;严禁选用长残留期除草剂,避免影响后茬作物。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