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重于上年 赤霉病和蚜虫呈大发生态势
发布日期:2019-04-01 作者: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

       32829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2019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全国小麦主产省(区、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和科研教学单位植保、气象方面的专家,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小麦品种布局和发育进程及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总体重于上年,赤霉病和蚜虫呈大发生态势;全国发生面积9.5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5.2亿亩次,虫害发生4.3亿亩次。

发生趋势

       (一)主要病害

       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大流行,黄淮北部麦区偏重流行,其他麦区中等流行;发生面积约1.5亿亩,需预防控制面积约2.5亿亩次。初次药剂预防适期为小麦扬花初期。其中,长江中下游为4月上中旬,江淮、黄淮南部为4月中下旬;黄淮北部和华北南部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西北大部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

       条锈病总体偏轻发生,四川沿江沿河流域、湖北大部、陕西南部和关中西部、河南南部、甘肃南部、新疆伊犁河谷等麦区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可达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00万亩。流行盛期,西南和汉水流域为4月上中旬,黄淮和华北南部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西北冬麦区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春麦区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

       白粉病总体中等发生,江苏沿淮、淮北和沿海局部、河南中北部及甘肃南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00万亩。发生盛期,江汉和江淮麦区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黄淮麦区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华北和西北麦区为5月份。

       纹枯病总体中等发生,江汉、江淮和黄淮部分麦区偏重发生,西北、西南麦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2亿亩。目前江汉、江淮麦区已开始侵茎,黄淮、华北和西北麦区发生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茎基腐病、根腐病发生区域扩大,叶锈病在大部分麦区普遍发生,全蚀病、叶枯病、黑穗病、胞囊线虫病等病害在部分地区会造成一定危害。

       (二)主要害虫

       蚜虫在山东、河北大发生,黄淮大部、西北中东部偏重发生,其他麦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亿亩次。为害盛期,江淮北部和黄淮南部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黄淮北部和华北为5月上中旬,西北麦区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

       吸浆虫总体偏轻发生,河北南部中等发生,河北南皮、河南驿城、西峡等地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田块;发生面积1,500万亩。成虫羽化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麦蜘蛛、一代棉铃虫、一代粘虫、灰飞虱、麦叶蜂、麦茎蜂、土蝗等在部分地区会造成一定危害。

预报依据

       (一)赤霉病菌源分布广、数量大,其他病虫基数较低

       赤霉病:常发区近年来连续重发,麦-稻、麦-玉米连作,田间秸秆存量大,菌源总量明显高于常年,满足大流行条件。其中,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稻桩株带菌率为2.6%7.9%,黄淮麦区玉米秸秆带菌率为0.5%4%,且单个稻桩或玉米秸秆带菌量也显著高于常年。据各地近期调查,赤霉病菌子囊孢子从南至北即将进入释放高峰期,与当地小麦抽穗扬花易感病期吻合度高。

       条锈病:目前已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8省(市)235个县发生309万亩,发生面积同比增加4%,发生期偏晚,发病程度是近5年最轻的一年。目前,西南麦区进入流行扩散期,平均病叶率,北部为0.1%2.9%,南部为16%35%,接近上年;江汉平原点片发生,黄淮南部、江淮及西北大部麦区零星发生。

       白粉病:大部麦区病情轻于近年,目前发生272万亩,同比减少24.9%。西南麦区处于发生盛期,平均病叶率为0.8%18%;江汉、江淮和黄淮大部平均病叶率为0.1%1.7%;西北麦区的甘肃和宁夏南部平均病叶率为6%7.9%,陕西零星见病;华北大部尚未见病。

       纹枯病:病情总体轻于上年,目前在江汉平原、江淮和黄淮麦区发生5,327万亩,同比减少18.7%。平均病株率一般为4.2%6.4%,大部麦区同比减少13%40%,河南、安徽淮北、山东南部等地发生较重,平均病株率在10%15%

       蚜虫:种群密度低于近年,目前发生1,505万亩,同比减少27.8%。西南麦区进入发生盛期,平均百株蚜量为89468头,同比减少24.2%47%;江汉、江淮和黄淮麦区平均百株蚜量为2.516.7头,同比减少52.3%69%,江苏徐州、四川南充、贵州黔西南等局部重发田块百株蚜量达1,0006,000头,云南马关最高百株蚜量达2万头。华北、西北麦区零星发生,平均百株蚜量一般在5头以下。

       吸浆虫:华北、黄淮、江淮麦区虫口密度低于上年,当前正处于幼虫上升活动期。春季淘土调查平均每样方虫量为0.22.9头,大部麦区同比减少47.6%92.3%,陕西同比增加8.3%。河南驿城、西峡和河北南皮等地最高虫量分别为每样方620头、55头和24头。

       (二)品种布局和小麦发育进程对病虫发生有利

       赤霉病常发区小麦品种布局无明显变化,易感品种种植比例高达90%,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麦区小麦生育进度差异大,扬花期极不整齐,致使易感病期拉长,遭遇连阴雨天气几率增加;且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常发区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进一步增强,防治效果降低,赤霉病流行危害威胁加大。黄淮海主产麦区小麦品种对条锈病抗性较差,感白粉病、叶锈病等病害的品种种植面积大,且连片单一种植,有利于病害发生。黄淮海麦区小麦抽穗扬花期与吸浆虫成虫羽化期吻合度高,有利于其产卵为害。

       (三)天气条件有利于中后期病虫害发生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4月份,大部麦区气温偏高0.52℃,华北东部、黄淮东部和江淮东北部等地气温偏高23℃,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降水偏多12成,局部偏多25成;5月份,大部麦区气温偏高0.51℃,黄淮、江淮等地偏高12℃,长江中下游、江淮降水偏多12成,华北、黄淮北部降水偏少12成,局部偏少25成,西北中东部麦区降水正常或偏少。天气条件有利于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赤霉病、条锈病的流行,以及华北、黄淮北部和西北中东部穗期蚜虫的繁殖危害,但对西北中东部麦区条锈病流行总体不利。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