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21年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的通知
农技植保〔2021〕84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农技)站(局、中心):
为做好2021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强化预防措施落实,压低病虫发生基数,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的部署,我中心组织制定了《2021年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治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全国农技中心
2021年9月29日
2021年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治指导意见
开展小麦播种期及苗期病虫害防治,对压低病虫基数、减轻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确保全年小麦病虫害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秋冬季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制定如下防控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针对我国小麦秋冬季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状况,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的防控策略,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技术,种植抗病品种、推广药剂拌种、适期晚播、清除自生麦苗和田边杂草等措施,预防和控制秋冬季小麦病虫害,为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打好基础,确保我国小麦生产安全。
二、防控目标
力争全国冬小麦秋播拌种或种子包衣总体达到90%以上,条锈病越夏与冬繁菌源区、地下害虫和根部病害重发区,杜绝“白籽下种”;秋苗病虫统防统治率达到60%以上。
三、防控重点
突出重点地区、主要病虫、关键时期,切实做好病虫防控。
黄淮海麦区:以药剂拌种或包衣为重点,预防土传病害纹枯病、赤霉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孢囊线虫病、全蚀病和地下害虫;苗期以防治蚜虫、麦蜘蛛、吸浆虫为主,同时兼顾苗期锈病、白粉病和灰飞虱等病虫害。
长江中下游和西南麦区:以药剂拌种预防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为主,兼治地下害虫和蚜虫、麦蜘蛛、灰飞虱等,玉米田附近麦田关注草地贪夜蛾的防控。
西北麦区:以药剂拌种预防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地下害虫为主,兼治雪霉叶枯病(新疆地区)、麦蚜、红蜘蛛、吸浆虫等,控制条锈病菌源量。
华北麦区:以药剂拌种预防和苗期防治麦蚜、吸浆虫和地下害虫为主,兼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全蚀病和麦蜘蛛等。
四、关键技术
(一)种植抗(耐)病虫品种
条锈病常发区:选择对条锈病新小种较高抗性的品种,成株期发病的地区可选用慢锈性品种。条锈病越夏区:在不同海拔区域,种植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小麦良种,以控制条锈病的初始菌源量。小麦赤霉病、胞囊线虫病、小麦白粉病发生区:选择有一定抗耐的品种。小麦黄花叶病常发区和新发生区:选择种植对土传病毒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对于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区,选择品种要兼顾多种病害,尽可能选择多抗的品种。
(二)实施药剂拌种
病害发生较重地区可选择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等高效悬浮种衣剂进行小麦种子拌种或包衣。虫害较重的地区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悬浮种衣剂、辛硫磷等拌种或包衣。多种病害和虫害混合发生区: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配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拌种。条锈病越夏区及其周边麦区可采用戊唑醇等三唑类种衣剂包衣或拌种,预防苗期条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全蚀病发生区,重点采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和申嗪霉素拌种或包衣。其他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特别严重地区,采用对路的杀菌、杀虫二元或三元复配种衣剂拌种或包衣处理,必要时进行局部土壤处理,提高小麦抗病性、防止拌种药剂延缓出苗,可在拌种时加入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激活蛋白等免疫诱抗剂。
(三)强化绿色防控
赤霉病、根腐病、茎基腐病以及其他土传发生区要强化精耕细作、秸秆还田措施的应用,尽量深耕将粉碎的稻草或玉米秸秆埋于土壤中,减少病菌基数;胞囊线虫病严重发生区域或田块,要重点推广播种后和秋苗期镇压控病措施,有条件地区要结合出苗后冬灌、镇压麦苗;小麦条锈病越夏区要用人工铲除等方法清除自生麦苗;播种时期根据墒情,适期晚播,减少苗期条锈菌的侵染几率,减轻苗期病害,压低秋苗菌源量。鼓励采用生物制剂进行拌种和秋苗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
(四)开展秋苗防治
根据秋苗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蚜虫等发生情况,在病害发生初期,进行打点保面。在条锈菌冬繁区,加强病情监测,对早发病田进行药剂防治,化学药剂可选用三唑类杀菌剂喷雾防治;在纹枯病的苗期发生区,要加强监测,及早采用井冈霉素等进行防治;小麦黄矮病发生区,在拌种预防的基础上,可用吡虫啉、吡蚜酮等化学药剂或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治苗期蚜虫,预防病害的发生。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压实防控责任,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防控工作。
(二)强化服务指导
小麦秋播拌种时间紧、任务重,要组织做好防治药剂、拌种设备和防控器械准备。在秋播关键时期组派技术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开展技术指导,确保药剂拌种和防治技术落到实处。
(三)强化监测预警
要根据本地区土传、种传病虫和苗期病虫发生情况,明确秋播拌种防控重点对象。小麦出苗后,要在系统监测的同时,加强大面积病虫普查工作,准确、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分布情况,科学指导防控行动开展。
(四)强化示范带动
深入开展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绿色防控示范县和国家、省、市、县等各级示范基地作用,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药剂等绿色防控措施,实施苗期病虫害综合治理,促进科学防病治虫。
(五)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宣传秋播药剂拌种的重要作用,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推进秋播病虫防控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信息报送,及时调度各地秋播进展及拌种防治信息,促进秋冬季小麦病虫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