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蚜控病正当时
发布日期:2022-04-26

 

来源: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江苏蔬菜产业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江苏省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专家指导团队

       蔬菜虫媒病毒病大多由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器害虫(螨)传播,一旦得病,基本没有补救措施。适时防治蚜虫、粉虱等传毒介体昆虫,是有效预防控制蔬菜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

       近期各地调查,蚜虫数量增加快,危害蔬菜种类多,局部蚜虫发生危害严重。如高淳调查,游子山社区小青菜、大棵菜、甘蓝、西瓜、甜瓜、草莓、四季豆、辣椒、番茄上均查见危害,部分种类蔬菜危害重,草莓单株虫量达到300头,辣椒(苗期)百株虫量300头,南瓜(苗期)百株虫量1,500头;亭湖调查,辣椒百株虫25头,同比上年增加123%;丰县、如皋、海门、通州、大丰等小青菜百株虫量分别为23头、163头、34头、115头、79头,大多地区均显著高于上年同期,并且目前田间以有翅成虫为主。

       当前正是防治蔬菜蚜虫迁入危害、控制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时期。一是防虫网覆盖避虫。20~25目防虫网能有效隔阻有翅蚜迁入,覆盖防虫网时要求严实,防止从漏洞或缝隙处迁入。二是黄板诱杀。有翅蚜具有明显趋黄性,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有翅蚜。黄板诱杀要求时间为有翅蚜迁入时段、诱杀面积不宜过小、密度为每亩20~30块,高度为黄板下沿高出蔬菜冠层15厘米。三是生物防治。按照每30平方米人工释放一个异色瓢虫卵卡,或用0.3%印楝素乳油、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2%苦参碱水剂、5% d-柠檬烯可溶液剂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四是科学用药。防治蔬菜蚜虫的农药种类较多,包括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溴氰虫酰胺、氟啶虫酰胺、氟啶虫胺腈等单剂和复配剂。

       使用化学农药时,要遵循科学、安全、有效、合法原则。一是选准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取得登记的对路农药品种;二是把准时间。防治蚜虫宜在有蚜株率10%左右的发生初期,蚜虫危害盛期喷药控制危害和防控病毒病效果均显著降低;三是严格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四是规范用药。不使用禁限用农药、不超范围使用农药、不超登记剂量用药、一个生长季节使用同一作用机理农药不超过两次、合理混用和轮换交替用药。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