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用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
发布日期:2022-07-27 信息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徐旭

 

       7月15日,由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主办,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江苏农垦南京物贸有限公司、江苏省水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协办的稻瘟病生物农药应用发展研讨会在淮安召开。来自江苏省植保植检站、江苏省农科院、扬州大学及省内多个市县植保站的专家、农资经销商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研讨交流了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实用技术和田间防效,及生物农药在生产实际中下一步的推广应用策略。

       江苏省植保植检站测报科科长朱凤表示,稻瘟病属于我国一类农作物病害,近年来在江苏发生是相对加重的。对于稻瘟病这种气候型病害,尤其是穗稻瘟,一旦流行,基本上没有补救的措施。“江苏推行的是‘预防为主,查定结合’的防控策略,查生育期、定防治时期,查天气情况、定防治次数。阴雨天气多的话,在破口初期、齐穗期各防治一次;阴雨天气少的话,在破口初期重点防治一次就可以了。”朱凤说,生产上防治稻瘟病的化学药剂以三环唑、稻瘟酰胺、吡唑醚菌酯、稻瘟灵等为主,生物农药以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为代表。对于生产上稻瘟病的防治如何协调用药、如何减少化学农药的农残,保障生产安全和稻米品质安全,是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

       会上,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梁帝允研究员、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刘永锋研究员和扬州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陈夕军副教授分别作了《我国稻瘟病发生时空变化及药剂应用技术进展》《江苏省水稻稻瘟病流行动态及其绿色防控》《稻瘟病预警与防控技术》的专题报告,3位专家在报告中均强调了防治稻瘟病的重要性及使用生物农药的必要性。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陈夕军副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他参与的有关生物农药防控水稻病害的试验结果。他表示,有人会觉得生物农药防效较低,使用的意义不大。事实上,生产中不是单一地使用生物农药去控制病害,而是用生物农药去替换或与化学农药轮用,在保证防效的同时,可以减少农药残留问题。试验发现,4次都使用化学农药的综合防效是87.5%,把第一次药剂替换为生物农药、后三次使用化学农药的防效是87.4%,把第一和第三次替换成生物农药、第二和第四次使用化学农药的防效为86.6%。“由此可见,用生物农药科学替换化学农药,对于病害的防效及水稻最终产量,几乎没有差异。所以在生产上,可以有1~2次防治使用类似江门植保的‘加收米’2%春雷霉素这样的生物农药。”陈夕军介绍说,使用生物农药不只是对某个具体病害有防效,大多数生物农药还具有激发水稻自身免疫反应的功能,即促生与提高免疫作用。同时,对稻谷的出糙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等都进行了检测,发现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替换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稻米的品质。

       江门植保副总经理刘晓鹏重点介绍了公司生物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情况。“‘加收米’中的春雷霉素实际上是日本北兴株式会社的春日霉素,是春日链霉素菌的代谢物;而国产的春雷霉素为小金色放线菌的代谢产物。由于春日霉素与国内的春雷霉素在作用机理上有一定的类似,农业农村部在农药登记时就将春日霉素也按春雷霉素来命名,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日本北兴的春日霉素制剂和原药在国内只单独授权给江门植保,目前公司的‘春日’系列产品共有10个。”刘晓鹏表示,从产品标签上就可以发现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江门植保的“加收米”等春日霉素产品杀菌谱广,不仅可以用于防治稻瘟病等真菌性病害,还可以兼防细菌性病害;内吸性和耐雨水冲刷性好,药后2~3小时遇雨对药效无影响;混配性好,可与大多数药剂和肥料桶混使用。

       “公司现在在水稻上有9个登记产品,其中6款产品登记在水稻稻瘟病上,包括春雷霉素和三环唑两条产品线。”刘晓鹏介绍说,三环唑类的产品如“粮隆”20%三环唑悬浮剂,与普通三环唑有很大的区别。“粮隆”中的三环唑原药被研磨得更细,更容易通过水稻叶片上的气孔,被水稻内吸传导到各个部位,给作物全面的保护;“粮隆”中的助剂来自瑞士,能更好地协助三环唑参与水稻的新陈代谢,发挥唑类农药调节生长和给叶片增厚增绿的作用,提高水稻抗性和产量。两条产品线交叉的复配产品如“禾满”22%春雷·三环唑悬浮剂,是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优势互补的体现,保护、治疗双管齐下,可以很好地防控水稻稻瘟病。在剂型上,江门植保的水剂、悬浮剂产品能够满足飞防需求,而且系列产品对稻田鱼虾蟹安全,适合在水稻种植新模式和病虫害防治新方式上推广应用。

       江苏省植保植检站站长田子华江苏省植保植检站站长田子华表示,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需要生产企业发挥平台优势,提供好的生物农药产品;好产品要配合好的使用技术,要继续做好稻瘟病生物农药应用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加快技术集成;此外,要加强各方协作,强化行政部门、推广机构、科研院校、企业、农户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技术、产品的有机融合。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