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蓟马类害虫发生严重,且抗药性强,全世界已记录的蓟马种类约6,000种,中国记录的蓟马种类约500种,蔬菜上的蓟马主要的有20多种,常见的蓟马为西花蓟马、花蓟马、烟蓟马、棕榈蓟马、端大蓟马。其中,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经常在不同作物上发生竞争取代的关系。烟蓟马又叫葱蓟马,主要危害葱蒜类作物,棕榈蓟马又叫节瓜蓟马,主要危害瓜类、茄果类作物,端大蓟马主要危害豆类作物。
1 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以锉吸式口器吸食嫩叶、嫩芽、花和幼果,叶面上出现斑斑点点,花器受害严重可导致花器脱落、早衰,被害叶片叶缘卷曲不能伸展,果实受害可导致果实细胞破裂,果实脱水、干化,随着果实的成熟,会形成木栓化的组织,还会传播病毒病,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造成经济损失。
蓟马具有寄主范围广、体型小、隐蔽性强、危害重、繁殖快、抗药性强、世代重叠严重等特点,所以通过这些年调查来看,危害日益严重,已经成为蔬菜上的顽固害虫。
2 蓟马越来越难防的原因?
(1)作物免疫力下降
随着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正因为土壤不健康,才会造成植物免疫力下降,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
(2)土壤缺素、积毒严重
因为长期连作造成土壤中根茎缺素严重,积毒严重。
(3)抗药能力增强
由于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甚至多种相同成分的药剂重复叠加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4)自然天敌作用降低
由于种植结构单一,蔬菜种植周期短,生态系统脆弱,加上大量天敌昆虫被化学农药杀死,导致天敌自然控制害虫的能力下降。
3 顽固性蓟马防治方案
加强监测,掌握动态,预防为主,初期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其他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1)提高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包括两部分,一是由科研人员研究并导入一些抗性基因,从而开发一些新的作物品种;二是对于种植管理来说,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2)诱集植物,在作物周围,种植一些引诱害虫的植物,例如就像在葱的周围种植开花的功能性作物,对蓟马具有引诱作用;在越冬季节要减少种植诱集植株,减少越冬蓟马的迁移扩散;用稻草覆盖苗床,抑制蓟马化蛹的作用。
(3)间套作,利用农作物的时间差、空间差,通过不同作物不同时间的搭配、组合,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光能,改善土壤,提高肥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以提高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2 物理防治
(1)高温闷棚,可利用夏季休闲期进行高温闷棚处理,棚内温度在40℃以上,并持续一周,大部分蛹和若虫都会被杀死。
(2)防虫网,在通风口、门窗增设防虫网,阻止外面的蓟马随气流进入棚室内。
(3)覆盖地膜,一方面可以提高地温,促进苗期生长,另一方面根据蓟马老熟若虫从植株上落入土中化蛹的特点,采取畦面覆膜措施,阻止若虫入土化蛹。
(4)粘虫板,利用蓟马趋蓝性,在棚内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蓟马喜欢在通风地带,可在风口悬挂诱虫带,可通过在蓝色粘虫板表面添加诱虫物质(昆虫引诱剂与缓释剂的混合物),缓释剂的作用是让引诱剂缓慢释放,从而延长粘虫板的效果。
3.3 生物防治
(1)捕食性天敌,捕食螨类是防治蔬菜蓟马最多的天敌之一,可通过在地面撒放剑毛帕厉螨防治蓟马地下虫态蛹,植株上撒放巴氏新小绥螨防治蓟马低龄若虫。
(2)病原微生物,在定植前将白僵菌颗粒剂撒入土壤中,让其在土壤中定殖,在土壤中可存活45天,抑制蓟马蛹的存活;叶片上喷施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可有效防治蓟马成虫。
3.4 化学防治
(1)灌根,可利用辛硫磷颗粒剂对土壤进行处理,定植前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等药剂进行灌根处理。
(2)喷雾,在蓟马发生初期,可以使用10%多杀霉素悬浮剂3,500倍液,或5%阿维·啶虫脒微乳剂4,000倍液,或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
(3)喷雾+灌根,在蓟马发生比较严重时,可通过喷施+灌根相结合进行防治,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如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结合喷雾防治。
(4)烟熏,对于保护地栽培,蓟马发生严重时,可使用异丙威烟剂熏烟防治,在傍晚时将大棚密闭,把烟剂分成几份点燃熏烟。
注意:蓟马在花期发生严重,所以注意在花期前进行用药,蓟马昼伏夜出,所以需要在傍晚用药,蓟马蛹会落到土壤中,所以叶部和地面要同时用药。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