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组织12月油菜生产技术会商
发布日期:2022-12-30 信息来源:全国农技中心经济作物技术处

 

       冬至过,数九来,长江流域冬油菜即将全面进入越冬期。近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冬油菜主产省农技推广部门和区域专家集中开展了油菜苗情调查,并召开视频会商会,分析当前苗情和存在问题,提出冬前田间管理意见。14个承担油菜扩种任务的省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同志、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专家组油菜专家组部分专家参加会商,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农技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主持会议。

       会商认为,受夏秋连旱影响,今年油菜播期战线长、苗情差异大。进入12月,油菜主产区光温条件总体较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次出现有效降雨,苗情转化速度较快,一类苗显著增加、环比增加8.7个百分点,三类苗显著较少、环比减少6个百分点,其中,河南、云南、湖南油菜苗情转化速度最快,一类苗环比增加15个百分点以上。同时,苗架基础还不稳。目前,全国冬油菜主产区平均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42.1%和40.3%,同比减少1.9个和0.9个百分点,其中,湖南、江西两省受旱较重,苗情较差,一、二类苗比例同比减少13~15个百分点。同时,区域间、播期间、茬口间苗情差别仍然较大。长江下游长势最好,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7%,比长江中游多9个百分点。江苏、安徽等省11月下旬以来先后出现多次强冷空气过程,晚直播油菜生长转化慢,目前苗体仍偏小,仅有2~3片真叶,花芽和腋芽分化不足。

       会商分析,今年油菜越冬面临严峻形势,表现为“一早一晚、一高一低”。一早,即低温来的早。自12月上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造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普遍较常年偏低4℃左右,其中江苏、浙江、安徽旱情尚未完全解除又遇强寒潮,使油菜遭受旱冻叠加危害,目前受冻面积15%左右,且预报未来一段时间,该地区气温仍较常年同期偏低2~4℃,发生局部冻害的风险仍然较大。一晚,即雨水来的晚。今年华西秋雨偏弱偏晚,川渝地区东南部、云贵高原西北部目前有效降雨仍然不足,土壤处于轻度或重度缺墒状态,造成油菜田间脱肥、滞长和萎焉现象较严重。如重庆西部直播田块,受干旱影响出苗不齐,经多次补苗但仍然存在缺苗断垄、长势参差不齐现象。一高,即病虫害基数高。受秋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苗情复杂等因素影响,今年蚜虫发生基数明显高于上年,西南、长江中游部分产区田间虫量已经超过防治指标;霜霉病、菌核病在西南、江南陆续发生,发病范围明显大于常年。此外,根肿病也呈蔓延扩散趋势。一低,即封闭除草比例低。受干旱和迟播双重影响,今年油菜主产区封闭除草比例有所降低,特别是直播田块,播后田间除草不及时,导致草比苗好,春后化除压力较大,如河南全省防治杂草达到要求的田块占比仅为26%。特别是油菜新扩种区域对封闭除草重视不够,仍然有“菜压草”的老思想,导致草害问题比较突出。

       会商提出,针对当前油菜苗情复杂、天气多变、灾害高发等诸多不利影响,应坚持分区分类管理的原则,落实苗期“一促四防”田管措施,培育冬前壮苗,确保安全越冬。一是促弱转壮。对播栽偏迟、播栽质量差、干旱缺水明显的弱小苗,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行中耕追肥和补水。可在亩施5~10公斤尿素或速效氮肥提苗后,再施复合肥稳苗壮苗,并做好中耕松土和覆土壅根。有飞防条件的地区,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水溶性肥料等,促进早发壮苗。二是防冻抗寒。今年低温来的早、范围广,预防冻害是田间管理重点。要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壅蔸,提供高根系抗冻能力;要以水调温,在低温来临前适当灌水,提高厢面温度,减轻冻害影响;要及时化学调控,对生长过旺的油菜喷施烯效唑等调控剂,促进植株矮壮和根系发育,提高抗寒防冻能力。此外,可在急剧降温前喷施芸苔素内酯、新美洲星等增强油菜防寒抗冻能力。三是防渍降湿。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春季雨水多,越冬前期油菜尚未开盘封行,是清理疏通“三沟”的重要时期。要严格实行厢沟、围沟、腰沟“三沟”配套,达到沟沟相通、可排可灌,确保田内不积水,预防冬春季渍害。四是防病治虫除草。今年油菜病虫草害呈高发态势,要及时指导科学防治,推进专业化防治,最大限度减少病虫草害损失。对于虫害,可用噻虫嗪或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蚜虫,用溴氰菊酯或阿维菌素防治菜青虫。对于病害,应在霜霉病株率达20%时,选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乙蒜素乳油等喷雾;对于根肿病,及时清理病株,喷施生根剂、免疫诱抗剂等,提高植株抗逆性。对于草害,可用盖草能或烯草酮防除禾本科杂草,或进行浅中耕除草,抑制杂草生长。五是防旺保稳。对于油菜长势偏旺的田块,后期冻害发生风险较大,可用烯效唑或多效唑兑水喷雾控旺,并适当增加钾肥用量,如已出现早薹早花,应及时摘薹,提高抗寒性。同时,对于干旱或土壤酸性大的田块,可在蕾苔期喷施水溶性硼肥,防止春季出现“花而不实”。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