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省小麦镰刀菌毒素得到有效控制,毒素抽检零超标
发布日期:2024-06-13 信息来源:江苏省农科院质量安全所 作者:董飞

 

       江苏省小麦陆续收获,小麦质量安全,尤其是毒素污染水平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要求,广受社会关注。5月下旬~6月上旬,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储粮南京质检中心、江苏省粮食与物质储备局粮油质检中心、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以及南京微测生物科技公司,组成3个调研组自南向北对我省沿淮及淮河以南麦区的小麦开展了收获前调查,并实时对小麦样品进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时间分辨荧光定量双联检测。

       调研组在苏锡常、宁镇扬泰、通盐淮宿等11市25县(市/区)开展了小麦现场调研,采集了98个百亩连片田块的小麦样品进行实时检测。结果表明,各地百亩连片田小麦中毒素零超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未用药防控的病害观察圃或对照区,呕吐毒素最高达到10,000 µg/kg,其中苏州、无锡等地对照区或系统观察圃发病严重,呕吐毒素平均2,850 µg/kg,远超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1,000 µg/kg)。其他各市观察圃或对照区呕吐毒素检出率较高,但超标较少,DON平均408 µg/kg。

       今年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长江中下游小麦产区雨水较多,国家气象中心预测江苏中南部、安徽大部、河南南部等地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高,农业农村部发布了赤霉病流行预警。为此,我省沿淮及淮河以南麦区各地农技部门严防死守,大面积推广使用小麦全产业链绿色防控技术,广泛使用高效杀菌剂以及无人机喷雾技术,全力以赴开展以“控病减毒协同”为核心的穗期防控。调研数据表明,使用高效药剂乐麦宝、麦甜、劲兴的田块覆盖率分别为61%、42%和31%,亩均用药防控2次,所有样品玉米赤霉烯酮均无检出,呕吐毒素无超标(检出率24%,最高674 µg/kg,平均127 µg/kg),小麦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有力保障。

       多年来,江苏省农科院质量安全所粮油安全团队联合江苏省植保站等单位,探明40年来镰刀菌种群结构及产毒化学型时空演变规律,揭示毒素污染高风险形成的影响要素,锁定控病减毒关键点,创建控病减毒协同的小麦全产业链绿色管控技术,制定农业行业标准《小麦中镰刀菌毒素管控技术规程》(NY/T 3856—2021),实现了赤霉病与毒素污染防控的同频共振。相关核心技术列入农业农村部粮油生产主推技术,并作为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大面积应用,保障了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粮食质量安全。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