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由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牵头起草的《水质17种杂环类农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1395—2024)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针对17种杂环类农药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也是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首次在有机污染物领域牵头起草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海水中2-羟基莠去津、去异丙基莠去津、多菌灵、吡虫啉、去乙基莠去津、啶虫脒、西玛津、氰草津、嗪草酮、2-氯-5-氯甲基吡啶、莠去津、三唑醇、扑草净、三唑酮、腐霉利、咪鲜胺和氟虫腈等17 种杂环类农药的测定。
杂环类农药是指具有杀虫、除草和除菌效果的各种杂环类化合物,因其广谱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是国内外广受关注的新型农药。研究表明,杂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具有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和致畸致癌风险。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我国杂环类农药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空白,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海水中17种杂环类农药的测定,为水环境杂环类农药的科学、准确、规范监测提供技术依据,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重要支撑。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