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杀菌剂氟茚吡菌胺在我国首获登记
发布日期:2025-03-08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在中国农药信息网公示批准最新登记的300多个农药产品,其中,海利尔药业集团旗下恒宁生物登记的杀菌剂96%氟茚吡菌胺(inpyrfluxam)原药(仅限出口到柬埔寨)是该有效成分首次在我国登记。

       氟茚吡菌胺(inpyrfluxam)是由日本住友化学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自2020年上市以来,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高效性能,成为国际农药市场的关注焦点。其主要优点包括:

       广谱高效性:氟茚吡菌胺通过干扰病原菌线粒体呼吸链上的复合体Ⅱ,抑制线粒体功能,阻止其产生能量,抑制病原菌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该产品可防治水稻纹枯病、亚洲大豆锈病、小麦叶锈病、苹果黑星病等多种作物病害。其广谱性使农户能够通过单一产品应对多种病害,减少施药次数和成本。

       内吸性与渗透性:氟茚吡菌胺具有内吸传导和叶面渗透作用,能快速被植物吸收并均匀分布,提升药效持久性,尤其适合叶面处理和种子处理。

       抗药性管理优势:氟茚吡菌胺的化学结构(含茚基基团的吡唑酰胺)使其与其他SDHI类杀菌剂形成差异化,有助于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进一步增强抗性管理能力。

       复配应用的便利性:氟茚吡菌胺与苯氧菌胺、百菌清等其他杀菌剂复配后,可同时防控大豆上的四大病害(锈病、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减少混配误差,并提升施药效率。

       目前,氟茚吡菌胺全球市场前景看好。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加速农业化学品向低毒、高效方向转型,氟茚吡菌胺作为低环境风险产品,符合减药增效趋势,尤其是在北美市场将受益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随着传统杀菌剂抗药性问题加剧,农户对新型作用机理产品的需求上升。氟茚吡菌胺的独特化学结构(SDHI类)和复配能力(如与苯氧菌胺的协同效应)可有效延缓抗药性,成为抗性管理方案中的重要选择。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