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实新型SDHI类杀菌剂——氟茚唑菌胺
发布日期:2025-07-21 作者: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 陈燕玲

 

       氟茚唑菌胺最初是由意大利意赛格和美国富美实联合开发的一种新型SDHI类杀菌剂,属于吡唑-4-酰胺类化合物,2017年获得英文通用名fluindapyr,2019年获得全球首个登记,2020年,富美实从意赛格收购了该产品,掌握了其所有权。

       氟茚唑菌胺,英文通用名:fluindapyr;开发代号:IR9792、F9990;IUPAC化学名称:3-(二氟甲基)-N-[(3RS)-7-氟-2,3-二氢-1,1,3-三甲基-1H-茚-4-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CAS登录号:1383809-87-7;分子式:C18H20F3N3O;相对分子质量:351.37;结构式如图1。

图1  氟茚唑菌胺结构式

1  作用机理及应用

       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将氟茚唑菌胺归类为第7类杀菌剂。

       氟茚唑菌胺属于SDHI类杀菌剂,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其通过干扰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体Ⅱ上的三羧酸循环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阻止其产生能量,进而导致生物体衰竭死亡,达到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效果。

       氟茚唑菌胺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它适用于农业和林业上的多种作物,包括谷物、果蔬、大豆、玉米、坚果树、草坪和观赏植物等,防治包括壳针孢属、链格孢属、核盘菌、炭疽病菌、灰葡萄孢菌、尾孢属、棒孢属等引起的病害,如亚洲大豆锈病、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花枯病、菌核病、炭疽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同时,氟茚唑菌胺在试用的过程中还能够提高作物产量。

2  登记概览

2.1  国内登记

       2024年,青岛恒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97%氟茚唑菌胺原药登记(登记证号EX20240292),仅限出口至柬埔寨。

2.2  国外登记

       目前,氟茚唑菌胺已在巴拉圭、美国、巴西、阿根廷、韩国、乌克兰等地取得登记,制剂产品主要以混配为主。

2.2.1  巴拉圭登记

       2019年12月,氟茚唑菌胺在巴拉圭获得了全球首个登记——Zaltus(100 g/L氟茚唑菌胺+100 g/L四氟醚唑)。Zaltus为乳油制剂,防治大豆上的亚洲大豆锈病,根据病害发生程度,推荐用量为0.7~0.8 L/hm2。芽后30天,或者在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进行第1次预防性用药;14天后再重复用药1次。

2.2.2  美国登记

       2021年5月14日,氟茚唑菌胺在美国获得登记,原药为98%氟茚唑菌胺原药,制剂有:

       F4412-1(15.7%嘧菌酯+10.5%氟茚唑菌胺+15.7%粉唑醇悬浮剂;其他名称:Adastrio™)用于玉米、小麦、高粱、黑小麦、大麦、大豆等,防治叶斑病、炭疽病、锈病等。

       F4413-1(15.7%氟茚唑菌胺+26.2%粉唑醇悬浮剂)用于玉米、小麦、高粱、黑小麦、大麦、大豆等,防治叶斑病、炭疽病、锈病、玉米褐斑病等。

       F4406-1(20.9%粉唑醇+20.9%氟茚唑菌胺悬浮剂)用于杏树、核桃树、碧根果树及其他坚果树,防治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叶锈病等。

       F4406-1 T&O SC Fungicide(20.9%粉唑醇+20.9%氟茚唑菌胺悬浮剂)用于高尔夫球场草坪、公共区域草坪及室内或田间种植的花卉、观赏性植物等,防治炭疽病、叶斑病、锈病、霜霉病等。

       F9944-74(42.4%氟茚唑菌胺悬浮剂)用于坚果树和除水稻外的谷物,防治叶斑病、枯萎病、穿孔病等。

       F9944-74 T&O SC Fungicide(42.4%氟茚唑菌胺悬浮剂)用于高尔夫球场草坪、公共区域草坪及室内或田间种植的花卉、观赏性植物等,防治炭疽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霜霉病等。

2.2.3  巴西登记

       氟茚唑菌胺在巴西的登记有96%原药和6个制剂,且制剂均为混剂,分别为:

       Ferus®(15%氟茚唑菌胺+15%嘧菌酯+18.7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用于咖啡、玉米、大豆,防治咖啡锈病、炭疽病,玉米叶斑病、锈病,大豆白粉病、锈病、疫霉病等。

       Fluarys(14%丙硫菌唑+14%氟茚唑菌胺乳油)用于防治大豆锈病。

       Onsuva®(24%氟茚唑菌胺+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用于棉花、玉米、大豆,防治赤霉病、霜霉病、炭疽病、锈病等。

       Resuris®(4%氟茚唑菌胺+50%百菌清悬浮剂)用于亚麻、玉米、大豆,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等。

       Rustop®(24%氟茚唑菌胺+24%嘧菌酯悬浮剂)用于咖啡、玉米、大豆,防治锈病、叶斑病等。

       Zaltus®(10%四氟醚唑+10%氟茚唑菌胺乳油)用于咖啡、玉米、大豆等,防治锈病、炭疽病、霜霉病等。

2.2.4  阿根廷登记

       氟茚唑菌胺在阿根廷的登记有96%原药和4个制剂,制剂均为混剂,具体为:Fidresa®(11%丙硫菌唑+9%氟茚唑菌胺乳油,用于防治谷物的叶斑病、褐斑病、锈病等)、Onsuva®(30%苯醚甲环唑+24%氟茚唑菌胺悬浮剂)、Fidresa SE(11.1%丙硫菌唑+8.9%氟茚唑菌胺乳油)和Verivem SE(30%苯醚甲环唑+24%氟茚唑菌胺悬浮剂)。

2.2.5  韩国登记

       氟茚唑菌胺在韩国的登记产品有89个,均为混剂,配伍产品有嘧菌酯、粉唑醇、异噻菌胺、氟虫腈、精甲霜灵等。具体复配制剂为13%嘧菌酯+5%氟茚唑菌胺、20.9%氟茚唑菌胺+20.9%粉唑醇、8%氟茚唑菌胺+4%精甲霜灵、1%氟茚唑菌胺+1%异噻菌胺+0.6%氟虫腈、2.5%氟茚唑菌胺+2.5%异噻菌胺+1.5%氟虫腈。

2.2.6  乌克兰登记

       2025年6月,氟茚唑菌胺在乌克兰获得登记,产品为Tremisia®(氟茚唑菌胺+粉唑醇),用于油菜、向日葵和小麦。

2.2.7  其他

       除此之外,今年早些时候氟茚唑菌胺还在菲律宾获得有条件批准。未来随着监管决策的推进,富美实预计将在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和印度推出氟茚唑菌胺产品,进一步扩大该杀菌剂的全球覆盖范围。

3  市场潜力

       SDHI类杀菌剂是全球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之后的第三大类杀菌剂,也是近年来销售额年复合增长最快的杀菌剂品种。据IHS Markit预测,2025年SDHI类杀菌剂的销售额将突破30亿美元。作为一款新型的SDHI类杀菌剂,富美实对氟茚唑菌胺寄予厚望,预估年全球销售额峰值将达到3.5亿美元,市场增长潜力大。

       氟茚唑菌胺本身具有广泛的杀菌谱,常被用于多种农林作物上的多种病害的同时防治。

       氟茚唑菌胺混配性良好,配伍产品众多,如嘧菌酯、粉唑醇、异噻菌胺、氟虫腈、精甲霜灵、苯醚甲环唑、丙硫菌唑、四氟醚唑、百菌清等,与其他产品的混配,不仅药剂之间形成有力补充,进一步扩大防治谱和应用范围,而且可以延缓抗性产生。在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下,具有重要价值。

       氟茚唑菌胺的国际市场拓展良好,富美实已在巴拉圭、美国、阿根廷、巴西、韩国、乌克兰等多个国家成功商业化了含氟茚唑菌胺的产品,还计划在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和印度推出氟茚唑菌胺产品,且与科迪华达成合作,将共同向美国玉米与大豆种植者推广基于氟茚唑菌胺的杀菌剂产品,进一步拓展其在国际市场的覆盖范围。

       目前,氟茚唑菌胺还处于专利期,其化合物专利预计2031年到期,待专利到期后,相信会有更多的氟茚唑菌胺相关产品在国内登记并上市,中国市场份额也将提升。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