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八届除草剂科技大会”上,山东农业大学王金信教授介绍了我国麦田杂草抗性发展概况,分析了杂草抗药性机理,提出了麦田杂草抗药性治理策略。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金信
王教授介绍说,小麦田杂草对ALS抑制剂和ACCase抑制剂两大类除草剂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抗性,区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杂草(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等)还对两者产生了多抗性。麦田主要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牛繁缕、猪殃殃、麦家公等对苯磺隆产生不同程度抗性。主要禾本科杂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等对甲基二磺隆产生较高抗性,对精噁唑禾草灵产生了不同程度抗性。
王教授认为,杂草抗性产生机理主要有两方面:(1)靶标抗性机理。结合域单个氨基酸变化就可影响靶标酶与除草剂的结合,从而导致抗性的产生;单位点突变即可导致高水平抗性发生(对同类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产生抗性);交互抗性因突变位点、氨基酸替代种类、杂草、除草剂品种不同而存在多样性;同一种群甚至同一植株可能存在多靶标抗性。(2)非靶标抗性机理。非靶标抗性是一个数量性状,持续的除草剂选择压或杂草间抗性基因的重组,使抗性基因不断积累,从而产生抗药性。代谢抗性为主。抗性模式不可预测。多基因协作。常与靶标抗性共存。可对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产生抗性(多抗性)。
目前,抗性杂草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靶标抗性中靶标突变多样性(新氨基酸取代仍在出现)及其导致的交互抗性多样性;非靶标抗性引起的杂草(多)抗性;抗性杂草中靶标抗性和非靶标抗性同时存在现象;土壤处理难以保证有效防治;新的替代药剂研发难度较大。抗性杂草综合治理是一项集成技术,治理策略需要考虑农艺措施(轮作、深翻耕等)、及时铲除存活杂草、加强抗性监测、收集杂草种子、使用增效助剂、经济阈值,以及除草剂交替应用和混用。
王教授就药剂提出抗性治理方案:选用无(弱)交互抗性除草剂,采用除草剂混用或轮用,改变传统施药方法(土壤处理),研发新的替代药剂,选择有效助剂。对于除草剂混用,建议阔叶杂草采用双氟磺草胺+2甲4氯+唑草酮、双氟磺草胺+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双氟磺草胺+氟氯吡啶酯(锐超麦)等;禾本科为主杂草采用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炔草酯、氟唑磺隆+炔草酯、甲基二磺隆+炔草酯+氟唑磺隆;禾本科+阔叶杂草采用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甲基二磺隆+甲碘磺隆钠盐、氟唑磺隆+炔草酯+双氟磺草胺。对于土壤处理剂,可以考虑采用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二甲戊灵、噁草酮、砜吡草唑、环庚草醚、异丙隆、乙草胺,或者使用复配剂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拜宝玛)或采用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异丙隆混用。
小麦田优秀新药剂包括以下五类:
(1)极长侧链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
极长侧链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代表品种为砜吡草唑(pyroxasulfone)。其由日本组合化学开发,商品名Fierce、Sakura,国内尚未登记。砜吡草唑用于苗前土壤封闭,适用作物包括小麦、黑麦、大麦、花生、大豆、玉米、棉花、马铃薯、向日葵、甘蔗,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有效,对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封闭效果好,活性是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的8~10倍。水溶性低,淋溶风险小。
(2)色素合成抑制剂
色素合成抑制剂代表品种为二氯异噁草酮。其由富美实公司开发,开发代号F9600,作用机理为色素合成抑制剂,靶标未知,导致白化。目前二氯异噁草酮正在田试中,用于小麦田,土壤封闭使用,主要防除一年生杂草,包括阔叶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禾本科杂草。
(3)新型激素类
新型激素类除草剂重要品种有氟氯吡啶酯(halauxifen-methyl ),商品名锐活,由陶氏益农公司开发。复配剂锐超麦,包含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两种有效成分。单剂和复配剂用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
(4)PPO抑制剂
PPO抑制剂是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的一类除草剂,作用速度快,但安全性较差,用于防除阔叶杂草。适用于小麦田的主要品种有唑草酮、吡草醚、异丙吡草酯、唑酮草酯、吲哚酮草酯。
(5)HPPD抑制剂
该类除草剂作用机制新颖,作用靶标与已商品化的除草剂靶标不同,也是抗性风险最小的除草剂类别之一,且杂草产生抗性慢。截至目前,全球仅有8个生物型2种苋属杂草对HPPD抑制剂产生抗性,且均表现出非靶标抗性,HPPD抑制剂主要通过多样的间接作用起到杀草效果,产生抗性难度大。其兼具茎叶活性和土壤活性,持效性良好。在小麦田中应用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品种有磺酰草吡唑(pyrasulfotole)、双唑草酮、氟吡草酮、环吡氟草酮等。
目前,HPPD抑制剂用于小麦田除草存在三大困难:(1)低温情况下使用效果差;(2)通常情况下,对冷季型禾本科杂草防效差;(3)建立在小麦和冷季型禾本科杂草之间的生化选择性比较难。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